徐鋒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是重點。但是,現(xiàn)在很多學生寫的作文總是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讓小學生的習作富有個性是核心素養(yǎng)下習作教學的價值追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個性觀察,積累習作素材;引導廣泛閱讀,積累個性語言;營造習作情境,引導個性習作;突顯主體地位,引導個性評價。
[關(guān)鍵詞]小學作文教學;個性化;積累;表達;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4-0078-02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寫作是一種通過語言文字來展開交流和表達的非常重要的方式,寫作的過程便是對自我和世界進行認識的過程,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所以,寫作應該是一個人的個性化行為。我在教學實踐中曾經(jīng)研究過小學生個性化行為,希望通過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比較好的教學方法,進而讓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在這里我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寫出來,以供參考。
一、引導個性觀察,搜集習作素材
習作的素材是來自于生活的。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要讓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去生活里面找尋習作的素材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
有一次學校要進行班級文化檢查,一位教師讓一些學生在上學的時候帶一盆菊花來對教室進行裝扮。學生利用帶來的菊花將教室裝扮成了展覽館。學生們圍在一起討論著菊花,非常開心。教師抓住機會,在作文課上讓學生基于菊花進行寫作。學生都非常高興。在展開寫作之前,教師先基于幾個方面和學生們進行了溝通。
話題一:你的菊花是從哪里弄來的?
話題二:從家里將菊花帶到教室,肯定不容易吧?在來的路上和別人解釋過吧?那個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在路上遇見同學之后,大家會進行怎樣的交流呢?
話題三:大家來比一比,看誰帶來的菊花最好看!
這樣的溝通就是一次個性觀察的引導,由此,學生搜集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寫作興趣得到激發(fā)。
二、引導廣泛閱讀,積累個性語言
通過閱讀可以積累語言,激活思維,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升。一位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不但鼓勵學生多進行閱讀,還舉辦了很多活動來引導他們進行閱讀。在這位教師的班上每隔兩周便統(tǒng)一組織學生去圖書館借書一次,同時要求學生兩周后將所借之書讀完。班內(nèi)還開設了圖書角,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換書籍進行閱讀。為了讓學生的閱讀和作文興趣得到激發(fā),班級還創(chuàng)建了“閱讀與習作”社團,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學習。
小學生在選擇閱讀內(nèi)容時是非常盲目的,所以,教師要對他們的閱讀內(nèi)容選擇進行指導,不但要尊重他們的選擇,還要讓學生盡量將一本書讀完,兒童的閱讀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興趣,因此對整本書進行閱讀可以讓兒童的閱讀興趣得到培養(yǎng)。
為了讓閱讀質(zhì)量得到提高,教師要讓學生嘗試著寫讀書筆記,進而讓學生的語言儲備得到豐富,同時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好詞好句好段的摘抄,也可以寫讀后感,等等。
通過整本書閱讀能夠讓學生接觸很多的作品,這樣學生便可以基于個人喜好來進行學習和吸收。通過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如果閱讀的語言形式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生就會進行模仿。通過模仿慢慢變成了創(chuàng)新,逐漸的學生就會有了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形式。
三、營造習作情境,引導個性表達
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教師要對學生充分地了解,并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對他們進行培養(yǎng)。
首先,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問題進行不同的指導:如果作文存在平鋪直敘的現(xiàn)象,就讓他們鍛煉詳略得當和語句精煉的能力;如果作文不知道寫什么,就對他們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yǎng);如果作文缺少情感,就引導他們感受生活;如果作文有“流水賬”的現(xiàn)象,就引導他們?nèi)绾螛?gòu)思布局謀篇。學生作文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不要直接說“這樣寫是不正確的”,要問他們“這樣寫的原因”,這樣教師才能夠進行更好的引導。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來對他們的習作進行審視。
其次,對學生的個性表達進行培養(yǎng),要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①創(chuàng)設積累和運用知識的情境。讓學生基于詞句來舉一反三,對他們的遣詞造句能力進行培養(yǎng)。例如,《泉城》一文中有“有的……有的……有的……”這一句式。學生對這句話有所理解之后,教師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課間,操場上很熱鬧,有的……有的……有的……”讓學生基于此進行思考,然后寫作。這樣,不但讓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還讓他們學會了觀察。②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例如,引導學生感受親情:如果你生病了,家人會如何反應?他們會如何關(guān)心你?通過情境來讓學生得到感染。在學校,創(chuàng)設互助的氣氛讓學生學會相互幫助;舉辦競賽活動,讓學生對校園生活進行感知。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社交、情感能力,使他們的生活得到豐富,寫作素材得到積累,促進了個性表達能力的提升。
四、突顯主體地位,引導個性評價
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習作評價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學中,教師要突顯學生在習作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評價。
1.引導個性自我修改
有人講過,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人們周圍有很多感人的事情,只不過學生沒有留意。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對周圍的事情進行觀察,在平時的生活中找尋美。
例如,一位學生寫了《一輛三輪車》這篇作文,文中對自己的爺爺進行了描述:“爺爺經(jīng)常騎車帶我到外面玩,我和爺爺都非常開心?!边@一寫法非常平淡,無法將人物形象凸現(xiàn)出來。所以,筆者對他進行了啟發(fā),讓他想一下他是怎樣玩的,整個過程中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感受。他在思考后重新進行了寫作:“那天起床后,爺爺帶著我來到了公園,我玩得非常開心,不管我怎么玩,爺爺都只是看著我,照顧我。玩累了,爺爺帶著我去吃了早餐,并只讓我吃利于健康的食品,我感到了爺爺對我的深深愛意?!边@次學生所使用的語言非常樸實,但是將爺爺?shù)拇认橥昝赖乇憩F(xiàn)了出來。
2.引導個性互評互改
學生相互之間年齡相仿,他們有很多共同話題,教師要適當?shù)刈寣W生之間進行相互點評。這樣,學生基于個人的審美觀點和他人展開了交流,不但使自己的思維得到了啟發(fā),還提升了習作能力。例如,一名學生寫了《功夫》,另外一名學生是這樣評價的:“可以看出,文章是源自于生活的,你的作文里面包含了自己真實的體會?!边€有一名學生是這樣評價的:“讀后,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題目便吸引了我,讓我想到了一個小品——《功夫》?!睂W生基于個人視角點評了文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但學會了如何寫作,還明白了這樣寫的原因,慢慢地便學會了自行創(chuàng)作、自行批改。
總之,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寫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教師開展作文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基于學生的生活來引導他們進行習作練習,讓他們學會在作文中釋放自己的情感,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寫出生動的優(yōu)秀作文了。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