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除了要有滿腔的激情,還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班級管理工作其中一項就是要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到位的心理輔導,即從心開始。
【關鍵詞】教師;學生;班級管理;心理輔導
記得,剛步入社會的我,充滿朝氣和激情,立志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和班主任。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工作的深入,我發(fā)現(xiàn)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容易;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光有滿腔激情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和到位的心理輔導,即從心開始;還有就是越挫越勇的精神。因為,在你付出的過程中,常常未必就會有好的收獲。
記得那年當班主任,我?guī)У氖歉咭恍律?。面對一群朝氣蓬勃的學生,說心里話,我有點底氣不足,畢竟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并不是很豐富。果然,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班里的事情是一件接著一件地發(fā)生,讓我身心俱疲。首先是班干的選拔,由于面對的是新生,我對學生的了解不多,這對班干選拔有一定的困難。最終,在一片吵雜聲中,我唯有安排了一位女生當代理班長。普通心理學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人的性格具有穩(wěn)定性,也具有可塑性⑴??伤苄哉f明性格可以通過培養(yǎng)人為地加以改變,我相信以我的能力我可以改變她,讓她成為一個稱職的班長。
高一的校園活動特別多,最開始的是新生軍訓活動,然后就是新生廣播體操比賽、校運會、元旦文藝節(jié)目表演、五四歌詠比賽等等。每個班級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這位女班長的組織與協(xié)調。同時,她還擔任了多項校務職務,如學校廣播員、學生會干部、年級各大型會議甚至校級活動的主持人。在千頭萬緒的工作重壓下,有時她難免會因力不從心而心生埋怨,在我面前訴起苦來。我總是及時肯定她的付出,鼓勵她相信自己。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班里慢慢開始出現(xiàn)不少問題。其中有一件關于學生與學生因相處不和諧而引發(fā)的糾紛讓我印象最深刻。
記得,那天下班剛回到家,我就接到班長打來的電話,說我班一女生與另一女生在學校樓道里發(fā)生爭執(zhí),并將對方打傷了,打人者還揚言要找校外的朋友來泄憤。經驗不足的我聽完班長的敘述,感到事態(tài)嚴重,為了避免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便立即趕回學校處理。在沒有很細致了解事情經過的情況下,我就將情況上報了學校。事后,學校將這一事情作為校園典型事件進行了嚴肅處理。而被處分女生的母親過后打電話給我,說學校處理不得當,處理得過于嚴重了,這對她的女兒不公平。我這才想起自己在事后,還未及時對事件雙方進行心理輔導,事情就這么過去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里,我看到一個男生正和與一個女生在聊天,由于當時他們是背對著我,所以他們并未覺察到我的到來。學校明文規(guī)定不允許異性之間有過密的交往,所以出于職業(yè)的本能,我向他們輕輕地走了過去。然而,讓我愕然的不是他們的交往,而是談話的內容,男生所說的話題就是關于上次打人事件的內容,大致意思是他們這次利用老師,把那個打人的女生擺平了,讓他們感覺大快人心。那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成了學生解決糾紛的棋子。看來單純的是自己,而不是他們;自己太低估這幫學生的心機了。
然而,事情并未因此而結束,被處分的女生從此記恨了所有她認為對付過她的人,當然也包括了那位認真負責的班長。以致,為班長后來的班級管理工作埋下隱患?,F(xiàn)在想想,當時那件打人糾紛只是同學之間的小爭執(zhí)而已,我若能耐心地聽雙方解釋,做好雙方的思想工作,也許她們可以做一對朋友,起碼不至于是仇人。高一第一學期就在這樣尷尬的狀態(tài)下走向尾聲,但一切并沒有這樣平靜地過去。
一天第八節(jié)自習課,班長又來找我,說她自己壓力很大,同學不信任她,學習也受到嚴重影響,她再次希望辭掉班長一職。對于這么能干的班干,我怎么舍得放手,當然是想方設法地盡力挽留。為了穩(wěn)住她的情緒,我委婉地勸她靜下心來,不要用敵視的眼光看待同學。誰知話音剛落,她竟然大發(fā)雷霆,然后拂袖而去,留下一臉茫然的我。過后,我才知道原來她因為我無心的 “敵視”二字刺激了她,并且認為我跟同學們一樣不理解她。如今回想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到位的心理輔導是多么無知地傷害了一位熱心公務的學生。
過后,我心中不禁疑惑,一個那么優(yōu)秀的學生為何性情會如此地反復?在與這位女生進一步的聊天后,我了解到她有一位追求完美的母親,母親自小就對她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她出一丁點錯。母親過高的要求讓她倍感壓抑又矛盾:一方面她要不停地追求完美,另一方面自己又經常覺得力不從心,卻又停不下腳步。就此情況,我又跟她的母親進行交談,從她母親那里了解的卻是另一番情況,她的母親說她的女兒生性比較敏感,家里人已經意識到這點,所以對她已經不敢有太多的要求,但是不知她為何還是會動不動就歇斯底里地發(fā)脾氣。我想這是因為最初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到后面演變成為習慣,而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
新學期開學了,我依然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我對自己之前的班級管理工作進行了細致地反思。我想問題已經存在,懊悔是于事無補的,我不能讓事態(tài)就此蔓延下去。于是我分別與幾位當事人談心,了解她們的委屈與困惑,并引導她們認識錯誤,走出困境。接著,讓她們與班長當面解開誤解,理解班長的工作與職責。然后,在班里樹立學習標兵,掀起學習趕超風;還樹立德育標兵,對好人好事進行大力宣揚,對損害班級榮譽的行為及現(xiàn)象,及時制止。在每周的班會上,由班長帶頭對上周班級工作進行匯報,總結經驗與不足。讓大家明白到班級的每一點進步與每一個同學的努力息息相關。就這樣,班級正氣慢慢抬起了頭,將橫行的邪氣壓了下去,班級管理才逐漸走上了正軌,
這一年的班級管理工作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總是會出現(xiàn)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發(fā)生發(fā)展往往是我們不能掌控的。面對這些棘手的問題,曾今的我認為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不要讓事情變得更糟。如今,已經工作了十幾年的我,不再激情四射,但我有了一份篤定的心情去面對工作中所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因為我相信只要能夠從心做起,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作者簡介:陳愛蓮(1978.11-),女,廣東省清遠市人,大學本科,語文中學一級。
參考文獻:
[1]周文.《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萬瑋.《班主任兵法.集體篇》. 華東師大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