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磊
摘要:高等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促使著更多新興教育模式在高校相關課程中得以廣泛應用,并不斷發(fā)揮其教學意義。合作教學作為一種通過學生分工協(xié)作自主完成對教學目標進行探索的模式,在籃球等集體體育項目中具有很高的實際應用意義。本文通過對合作學習模式作以簡要介紹,提出幾點合作學習應用于籃球教學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籃球教學;合作學習;思考
我國廣泛的群眾基礎及實際國情使得籃球這一集體項目成為在高校學生中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之一,近些年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的蓬勃發(fā)展就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但在實際體育課程的籃球教學中,很多學生由于身體素質限制無法完成教學目標,而運用合作學習這一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一、合作學習模式簡介
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將課堂主動權由教師轉移到學生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僅作為引導者及教學流程的把控者,而主要學習內容則是由小組內學生通過分工協(xié)作、互幫互助而完成。學生通過這一教學過程,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及團隊責任感,因而在很多學科教學過程中得以廣泛應用。而將這一教學方法應用于體育課堂中,首先就要注意小組分組方法,目前的體育課堂中廣泛應用的分組方法有如下四種:
第一種就是按體育課隊列進行分組,這種分組具有簡單明了的特點,因而得以最廣泛使用;第二種則是將學生按照身體素質進行劃分,將統(tǒng)一身體素質等級的學生劃分為一組,這種方法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比較意識,利于使組內學生共同達到同一標準。第三種則是將身體素質差異較大的學生分在一組,但每組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數(shù)量近似,這種方法適用于開展團隊體育項目,使各組間形成對抗競爭關系;最后一種則是將項目完成較好的學生與完成較差的學生分為一組,使每組內形成一個小課堂,完成較好的學生通過示范及手把手指導幫助學生完成規(guī)定動作,從而使整個小組成員均能完成課堂要求。
二、籃球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方法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就是合作意識的養(yǎng)成,當前的高校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性格較為自私,合作意識較為淡漠。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籃球這一團隊型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可以采取實際操作及播放視頻的形式使學生認識到籃球運動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幫助合作意識的養(yǎng)成。同時,在分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時刻把握學生學習狀態(tài),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導。還應及時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建議,從而對教學模式進行適當優(yōu)化。此外,體育教師在課下也應該主動對這一教學模式的開展進行探討,互相借鑒先進之處,促進這一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適應籃球教學內容。
(二)設立層次化教學目標
籃球作為一項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項目,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較高的水準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教學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對于不同體育能力的學生進行區(qū)別化教學。可以根據(jù)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設立幾個不同的課堂目標,例如“雙手胸前傳球”、“單手肩上傳球”、“行進間傳球”技術學習等,素質強的學生完成要求高的目標,素質較差的學生完成較低的目標,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產生拼搏意識,能夠通過自身努力達到預定目標,有助于幫助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建立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師對課堂內容合理規(guī)劃
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主體雖然在學生,但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制定及教學過程的掌握同樣是這一教學目標能否實現(xiàn)目的的關鍵。首先,教師在課前應制定好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標、規(guī)劃教學流程、完善教學內容,保證課堂內容不會偏離教學目標,使學生在一定的框架內進行合作學習。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實時把握課堂節(jié)奏,對于發(fā)現(xiàn)的課堂問題要及時遏制,并找尋原因從而予以解決。對于課堂內容的時間掌握應做到靈活且符合規(guī)范,真正是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意義得以最大化體現(xiàn)。
(四)建立個性化學生體育檔案
合作學習模式中建立的學習小組不僅是一種課堂學習組織,還可成為教師了解學生體育能力的途徑?;@球這一項目對學生各方面體育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因而教師可以通過籃球教學過程掌握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蓪W生以小組為單位建立體育檔案,這一檔案不僅能使教師掌握學生的體育能力,還能幫助教師在以后的其他體育項目的教學中更具針對性的開展教學,使學生在體育課程中最優(yōu)化地實現(xiàn)身體素質的合理提高,促進高校體育課程朝著專業(yè)化、科學化、個性化的新型課程目標發(fā)展。
三、結束語
體育作為提升人民身體素質,促進個人生長及身體水平符合要求的一項重要工作,在當今的社會更具實際作用。高校作為培養(yǎng)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的搖籃,在體育教學中也應力求使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符合要求。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的自身特點為出發(fā)點,不斷嘗試新型教育模式,減輕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畏懼感及厭惡感,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使高校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均衡發(fā)展的全能型人才,更好地為我國各項社會主義事業(yè)而服務。
參考文獻:
[1]張艷. 合作學習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1): 129-130.
[2]閆藝. “分層—合作—研究性”教學模式在普通高?;@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 四川體育科學,2014(05):111-116.
[3]賈琳. 高?;@球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再思考[J]. 商,2014(25):257.
[4]馬俊文. 淺談合作學習法在高?;@球教學中的運用[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08):103-104.
(作者單位: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