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賢
摘要:體操訓練是人們用來提高身體素質和強化體能的重要方法,但是在運動訓練中往往會因為很多不良的因素造成運動損傷,例如:體操動作不規(guī)范,訓練不專業(yè),身體素質較差以及機械設備存在安全隱患等,本文目的是通過分析體操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原因提出一些合理性預防損傷的方法,并針對運動損傷提出了一些處理措施,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體操教學;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質量,對于體操運動技術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目前體操運動的特點是更新速度快,且操作難度較大。由于現在體操的動作難度較大,所以體操訓練的過程中就難免出現一些運動損傷,這些創(chuàng)傷帶給運動員的不僅是身體上傷害,還會對其心理產生影響,懼怕體操訓練帶給自己的傷害,進而喪失了對體操的喜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就要采取科學性的訓練方式,減少運動損傷帶給運動員的傷害,以此來提高運動員的成績,激發(fā)運動員對體操的熱愛。
一、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
(一)身體素質不達標
體操運動員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在進行體操訓練時,運動員除了要承擔自己的體重外,還要具有充足的身體力量,例如,在單杠練習時,手臂和腰部要具有力量,否則在旋轉時就難以承擔自己的體重,造成肌肉拉傷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指導教師在進行該訓練前要進行一些準備活動,例如,俯臥撐,仰臥起坐等訓練。通過準備活動來讓運動員適應高強度的訓練,增加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損傷。
(二)思想上不夠重視
目前,教練員和運動員并不注重訓練中的安全問題,不具有安全意識,把訓練時的運動損傷看成理所當然,認為達到訓練標準,在進行訓練時運動損傷是正常現象,在進行訓練前教練員也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不教授學生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訓練過程中也沒有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以此來禁止學員之間相互打鬧,從而導致紀律的松散,紀律的松散會導致學生出現動作散漫,隨意,注意力不集中等諸多問題,進而造成體操訓練中的運動損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教練與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嚴格的管理。
(三)訓練方法不科學
運動員在剛開始訓練時,并沒有受過專業(yè)的指導,所以就不能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然而,動作的熟練程度可以有效的減少運動損傷,所以在進行訓練前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的知識設計動作,從目前的情況看,由于運動員的訓練方法不科學,在進行吊環(huán)項目、跳馬、單杠等高強度的訓練時,造成運動損傷的幾率增加。
(四)場地的機械器材存在問題
在進行體操訓練時,通常會借助相應的訓練器材,例如跳箱,單雙杠等,器材的質量、擺放、安裝,都會對運動員的安全問題產生影響,所以教練員在進行的器材的選擇時,要對器材進行合理的擺放,在進行器材的安裝時也要細心謹慎,避免器材出現問題對運動員造成損傷,影響運動員的人身安全。
(五)不具有保護與幫助的意識
體操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體操教學的特點就是要具有保護與幫助的意識,如果運動員缺乏保護與幫助的意識,那么在實際的體操訓練中,就會容易出現運動的損傷,目前許多學生并不注意觀察老師的保護,幫助的方法,導致學生在進行練習時,因為保護和幫助的方法不當,很難保護和幫助其他同學的安全問題,使許多學生因為保護和幫助方法的不正確對他人造成運動損傷,所以在體操訓練中,教師應教導學生加強保護和幫助的意識,并掌握保護和幫助的正確方法,減少在訓練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1]。
二、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在體操訓練中要著重注意運動損傷的預防工作,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問題,輕者影響運動員的身心健康,重者則會危及運動員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見,在體操訓練中開展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運動損傷的預防。
(一)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與自我監(jiān)督
當發(fā)現自己身體不適時,如感覺肌肉酸痛或頭暈乏力時,要及時對訓練強度和訓練狀態(tài)進行調整,絕對不可以在疲勞狀態(tài)下依舊進行大量高強度的訓練,這樣會容易在訓練中出現運動損傷,要加強自我監(jiān)督,積極預防運動損傷的情況的出現,學習相應預防損傷的知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訓練時教練員也應時刻觀察學生的身體狀況,如發(fā)現問題應及時終止訓練,調整該學生的訓練強度,減少意外的發(fā)生。
(二)合理的安排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進行體操訓練的前提,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準備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對體操訓練的適應性,對人的生理作用也有一定的影響,可以激發(fā)人們的潛能。在體操訓練前進行準備活動,可以克服人們的懶惰意識,使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變得集中,積極投入到訓練當中,提高學生運動效率,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收獲大量的體操運動知識。
(三)制定嚴格的課堂紀律
教練員在上課時不僅要考慮教學內容,還要制定嚴格的課堂紀律,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要制定嚴密的管理條例組織教學。使學生在一個有秩序的課堂上提高自己的體操水平。嚴格杜絕課堂上出現嬉戲打鬧,動作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不嚴謹的課堂紀律極容易出現問題,造成運動的損傷,有可能會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要給予說服教育,所以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養(yǎng)成訓練時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要給予說服教育,科學性的加以指導。
(四)合理性的安排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要以學生為主體,要根據學生實際的身體狀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由于學生具有差異性,在身體素質,興趣愛好,運動技能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師要因材施教,對學生做到區(qū)別對待,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差別對待,以學生為主體,針對每一個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避免因訓練強度大對學生造成運動損傷,嚴重還會影響學生的自尊心[2]。
(五)引起思想上的重視
在進行體操訓練的教學時,應注重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健康運動的意識,要把訓練中的安全問題放在首位,指導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在訓練過程中,采取適當地措施來減少運動損傷問題的發(fā)生,另外在教學中,也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適當地教學方案進行教授,激發(fā)學生學習體操的興趣。
三、運動損傷的處理措施
(一)口服止痛藥
在進行體操訓練時造成運動損傷,一般傷口都會產生劇烈的疼痛,這時學生就需要口服止痛藥,例如市面上常見的止痛片,跌打丸等,這些藥都會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所以學生在訓練時造成運動損傷時,教練員應指導學生保持鎮(zhèn)定,外出就醫(yī)。
(二)冷敷加壓法
冷敷加壓法是在傷口受傷時的應急措施,這種方法具有止血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消除傷口的腫脹,冷敷加壓法就是先把傷口用涼水清洗,緊接著采集一些冰塊,將冰塊敷在受傷部位,然后對傷口進行包扎固定,在處理傷口時,還要注意要將受傷的部位抬高,避免傷口繼續(xù)出現流血的情況。
(三)局部刺血祛瘀法
這種療法在體操訓練運動損傷中并不常見,因為這種療法的病人一般傷勢較重,導致血管破裂,血管破裂會對其周圍的肌肉組織造成影響產生淤血,由于這種療法比較危險,所以在進行局部刺血祛瘀法時,要對治療工具進行嚴格的消毒,避免傷口收到感染,另外,也要注意避開傷口周圍的大動脈,避免發(fā)生意外使傷情加重[3]。
(四)外服中草藥
對一些在體操訓練中,造成局部部位受傷的患者,可以采用外敷中草藥法,這種療法可以消腫化瘀,也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但是有些特殊體質會對中草藥過敏,所以醫(yī)生要時刻觀察患者的反應,看是否有過敏現象的存在,一般消腫止痛的中草藥有姜黃粉,生枝子分等,中草藥的使用可以提高傷口的愈合效率。
在進行體操訓練時,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學生損傷的程度也各不相同,課前活動與課后活動都容易出現運動的損傷,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受傷程度進行及時的處理,避免意外的發(fā)生。
四、結論
造成運動損傷的因素有很多,教練員和學生都要提高相應的安全意識,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在體操訓練中出現運動損傷,在課上要避免出現動作錯誤其次還要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其次還要在體操訓練之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避免出現意外情況??偠灾?,在進行體操訓練時要采取合適的措施預防運動損傷。
參考文獻:
[1]陳翀,洪偉文.體操訓練中預防運動損傷的方法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16):64-66.
[2]沈丹.體操訓練中預防運動損傷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6(28):115.
[3]郭忠.體操訓練中預防運動損傷的方法研究[J].卷宗,2015(6):600-600,601.
(作者單位:汕尾市海豐縣業(yè)余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