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芳
摘 要:科舉制起源于隋文帝,成為國家選拔人才非常重要的手段。經過上千年的演變,成為今天的高考,高考被很多人認為是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次考試。中國教育體制改革已經說了三十多年了,而為了幫助更多的人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yè)、為國家培養(yǎng)各個領域的精英人才,高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高考綜合改革,一個已經喊了很多年要打破應試教育的牢籠還是遭遇到了很多的阻力。
關鍵詞:高考;綜合改革;高中教學;新模式
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學可能出現(xiàn)很多新問題,2014年9月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標志著新一輪高考改革正式啟動。新高考改革方案實行綜合評價,那么此次高考改革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考綜合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是一個久經磨難而又不斷自我救贖的國家,古代中國經歷過自己輝煌的時刻,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文明從河姆渡河畔開始,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經歷了大大小小幾百次的朝代更迭,文明也在這個過程中日趨完善。到了宋朝的時候,中國的文明程度已經達到了同一時期世界其他文明的標桿,而隨著明清閉關鎖國、天朝自居的錯誤認識導致了國家地位的衰退。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不可避免的情況。經過了不堪屈辱的中國近代史,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強國富民,育人為先”,近百年的屈辱,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歷史,同時也是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的經濟水平已經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跟建國之初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據(jù)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人們日益發(fā)現(xiàn)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國家的發(fā)展也脫離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對教育層次的需求也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層次,學生要想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高考就成為橫在高中學生求學生涯的“攔路虎”,所以高考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考綜合改革是國家想要實現(xiàn)發(fā)展的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經歷了他這個年齡所不應該承受的經歷。想要在如今這個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能夠占有一席之地,只有不斷努力,不斷拼搏,勇攀高峰。就像梁思成說的那樣:“少年強則國強”。只有我們每一個青年都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那么我們國家的發(fā)展一定能夠突飛猛進。當前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已經到了一個較為平穩(wěn)的階段,想要再取得更加長足的發(fā)展,只有在教育上下功夫。當前正是我國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深水期,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教育體制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對它有耐心。
高考改革又是教育體制改革的試水區(qū),做好高考體制改革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又有意義的事情。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為了適應高考改革的形式,我們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學習相關文件,熟知相關政策,確保我們的學生能夠在高考中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探索教學新模式成為現(xiàn)在教學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保證我們的上課質量,另一方面又要緊跟當前高考改革的步伐,雙重壓力讓我們的老師原本不多的空閑時間更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但是這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局面,正像電視節(jié)目《將改革進行到底》中說的那樣:“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改革史詩”,改革的勝利不會向我們走來,我們必須像勝利走去。
就向當年鄧小平書記說的那樣,改革需要的不是隔靴搔癢,而應該是刮骨療傷,我們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來保證高考綜合改革的順利推行。改革必定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我們的一線教育工作者能夠及時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我們的學校相關領導和學校的主管部門要加強溝通,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最好能夠對我們的課堂實行動態(tài)監(jiān)測,盡最大可能的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消除在萌芽階段。我們的校方領導需要有一種“海納百川”的心態(tài),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解放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包袱,讓他們真正放下束縛,努力做到敢干事、能干事、干好事。
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快轉變自己傳統(tǒng)授課的模式,緊跟改革的步伐,不讓自己的學生掉隊。畢竟新的授課方式的確定是需要時間的,但是高考不等人,早一點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我們的學生在高考中能夠取得好成績的把握就大一分;高考的重要性前文已經講過,在此就不再贅述;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適應能力,能夠盡快從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跳出來,轉變教學思想,緊扣高考考點,以“一切為了高考”為目標,確保自己的上課質量和上課水平;同時要保持敏銳的政策洞察能力,確保自己的授課內容和教學模式能夠與學生們的需求相匹配。
本人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已經幾年時間了,長期工作在一線,與我們的學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看到國家大力推廣高考綜合改革,我是非常欣慰的,畢竟這樣的改革是本著“因材施教”出發(fā)的,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有更大的機會進入更為深入的教育水平,接受大學知識的洗禮。
通過多年實踐,在不斷的教學中積累也在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自我教學工作,讓他們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們自己的上課積極性;另一方面,積極與兄弟學校相關課改人員取得聯(lián)系,加強溝通,共同探索更加完美的可改方案。
語文教學改革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就像我們的革面前輩們說的那樣,我們現(xiàn)在是摸著石頭過河,只能盡可能的保證每一步能夠走得腳踏實地。這個過程可能會犯很多錯誤,但是我們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應該放下心理負擔積極的投身探索新型教學模式中去,為早日實現(xiàn)高考改革的成功貢獻自己的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