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昂
摘 要:課堂是知識傳播、能力培養(yǎng)的陣地,其組織有效性直接影響著英語教學實效。相比于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課堂提問以良好的互動性、針對性,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距離,是英語教學不可多得的有效方式之一?,F實中,受多重因素影響,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不盡如意,所發(fā)揮的效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間。本文基于對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影響因素的分析,就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提升路徑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英語教學 課堂提問 提升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11(a)-0155-02
課堂提問是一個知識應用和再加工的過程,對教師與學生提出了不同方面的要求,促進了彼此深入了解,對提升教學有效性作用顯著。尤其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主導地位確立,著重強調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以提問為載體的師生對話交流中,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實踐能力等得到了全方位檢驗,同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精神集中,進而打造高效課堂。新時期,英語課堂提問已然得到了師生廣泛認可,其有效性提升至關重要。
1 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影響因素
課堂作為教學的基礎載體,是教與學的有機融合互動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雙向配合。課堂提問是一種溝通方式,能夠加深師生間的良好關系,同時有助于彼此了解,對提升課堂教學實效作用顯著。尤其對于英語教學而言,其本身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尤其需注重互動交流作用發(fā)揮。而課堂提問則為師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有助于引導學生表達,從而培養(yǎng)和鍛煉他們的語感。但是在具體工作實踐中,受多重因素影響,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并不佳。例如,部分英語教師對課堂提問的目標定位模糊,相關內容設置沒有重點,加之表述不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理解歧義,從而導致教學偏離主航道。另有部分教師受制于傳統(tǒng)思維影響,普遍采用直接性的課堂提問,知識點之間缺乏連貫,相關情景引入缺失,增加了學生探究難度,甚至帶給學生迷茫的感覺,對教師的回應自然不主動、不積極。
2 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提升路徑
作者基于上述分析,有針對性地總結了以下幾種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提升路徑,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明確目標指向
英語課堂提問的目的有很多,可以是簡單地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是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進而輔助教學,還可以是引導學習差的學生主動地融入到英語課堂中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不同的提問目的提問內容也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提問前明確好目的再進行針對性的提問,從而使每次的提問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使學生更愿意與老師進行互動。比如在活躍課堂氣氛這一方面,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盡量做到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在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方面,教師的問題就可以提得稍微有點難度或是針對某個學習重點進行提問,做到優(yōu)等生和中等生都有機會作答,這樣才能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理解程度。在激發(fā)學習興趣方面,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比較有趣的問題,將平時排斥學習英語的困難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能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來。如此,在不同的目標導向下,英語課堂提問的側重點有所差異,其功能價值發(fā)揮將更加精準,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入其中,相關工作的有效性自然提升。
2.2 引入先進科技
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引入和應用,為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提升提供了全新路徑。在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上,教師只能以口述或板書的形式向學生提出問題,內容枯燥,并且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影響了教學實效,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學生參與興趣。而多媒體應用,以其豐富的信息承載以及多元的信息呈現特點,備受學生喜愛,還減輕了教師教學負擔。在新的技術環(huán)境支持下,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功能優(yōu)化,通過圖片、聲音、動畫等方式,全方位展示英語提問,引導學生更加快速、精準地了解問題核心,進而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有效避免偏離教學主題現象。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為主線,善于從生活中截取素材,并進行合理的搭配重組,以直觀印象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形成其腦海中清晰的概念,加深他們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在遇到特殊需求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學題材背景,將知識隱喻其中,由學生自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提問有效性。
2.3 完善評價機制
教師在傾聽完學生的回答后,首先應做的是鼓勵與表揚,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不應該將重點單純地放在答案的對錯上,過度否認而忽視學生答案中的其他閃光點。現在的學生自尊心很脆弱,教師如果沒有保護好,很容易給其造成傷害,打擊孩子自信心的同時也會為以后課堂提問工作的開展埋下隱患。長此以往,學生會對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不再感興趣或者是感興趣而不敢回答,害怕老師的不鼓勵不贊許態(tài)度,造成課堂氣氛沉悶低沉。當然,對學生的鼓勵并不是一味地不分對錯盲目認同,錯誤的答案老師在鼓勵學生積極作答的同時也要及時進行正確的知識引導,避免學生走入不正確的理解誤區(qū)。提問的主要目的還是讓學生能夠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所以教師還應在提問的最后進行總結,對的予以鼓勵,錯的及時糾正,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完善的評價機制應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以保證反饋信息的全面性、真實性、客觀性,如此才更易于學生接受。因此,教師要注重對課堂提問中學生行為表現進行總結,并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鼓勵其自行改進。
2.4 加強師資建設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主導地位確立,其綜合業(yè)務素質水平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實效。因而,加強師資專業(yè)化建設至關重要。從另一個維度上講,英語課堂提問亦是一個知識加工、應用的過程,對教師綜合素質提出了挑戰(zhàn)。在新的教育發(fā)展時期,學校必須要重視師資隊伍專業(yè)化建設,積極組織科研培訓活動,不斷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涵養(yǎng),及時傳遞先進思想理念,包括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寓教于樂等,開拓他們的思維視界,強化其創(chuàng)新意識、優(yōu)化意識,分享業(yè)界成功經驗,全方位提高教師能力素質。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提升,對教師素養(yǎng)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其作為組織者、實施者,理應重視自我完善,以實現自己的職業(yè)價值。因此,教師個人應加強自主學習,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如心理學、行為學等,善于分析學生個性差異,在充分尊重其自主性的基礎上,建立師生良好互動關系,以提高學生對英語課堂提問的響應積極性、主動性。此外,學校還應建立健全師資考核機制,將課堂提問有效性納入日??己讼到y(tǒng)中,理性分析教師現存不足,有針對性地組織教研培訓,并給予優(yōu)異教師適度獎勵,營設良好學術氛圍。
3 結語
總而言之,提升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重要一環(huán)。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加之英語課堂提問體系構成復雜,其有效性影響因素眾多,本文做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希望學術界的大家持續(xù)關注此課題研究動態(tài),綜合解讀英語課堂提問現狀,理性分析其有效性影響因素,繼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優(yōu)化建議,全方位提升其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重霄.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英語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問題意識分析及策略培養(yǎng)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4): 37-43.
[2] 呂婷婷.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中國外語,2016,13(1):77-83.
[3] 劉煒.語言課堂教師啟動問題與提問的界識研究[J].語言教育,2016,4(2):12-17.
[4] 謝麗麗.淺析大學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完善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6(20):1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