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學教育和教學改革的進行,傳統(tǒng)的大學教學研究有一定的缺點,因此產(chǎn)生了學校教學研究。學校教研機制的建立,需要更新教研室的功能和作用,改變教學研究人員的工作思維和工作方式,以學校為基本,對教研人員做出具體的指導,同時教研人員也能動性地提升教研水平。
關鍵詞:教研室;學校教研;作用
一、 教研室的作用
武漢東湖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有四個教研室,分別是軟件工程教研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研室、物聯(lián)網(wǎng)教研室、計算機基礎教研室。每個教研室都承擔著以下一些工作:
1. 教學工作。主要是對每個專業(yè)的教學工作以教研室為單位進行安排,以及對教學工作的指導。包括開學檢查教學日歷、教案,期中檢查作業(yè)的批改,期末檢查試卷的批改等。
2. 學科建設工作。教學大綱的修改,都是以教研室為單位進行分配和安排,落實到每一個人,完成教學大綱。
3. 教學質量的管理。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每年都會有優(yōu)質課堂的評比,校級優(yōu)秀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等,都是以教研室為單位進行。促進教學效果的改進,相互學習,互促進步。
4. 教學研究工作。學校每年都有校級教學研究項目的申請,以教研室為單位進行。
總之,教研室在以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深受我們學校老師的歡迎。但是,教研人員在教研活動中大多是被動的,處于配角位置,教研人員的主動性不高,有待提高思想。其次教研人員的數(shù)量不足,教研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計算機科學學院教研室4個,每教研室4人,每個人的教研水平不一樣,教研人員需要了解學科新動態(tài),提高教研水平。三是目前我們學校的教研工作主要放在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進等,缺少學生積極性的提高,興趣的增加。四是缺少對教研水平的評價。熱心于考試,注重于結果,缺乏對教研水平的評價。
因此,隨著大學教育和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師們需要的是實際的具體的指導,需要推進教研工作方式與內容,這樣才能將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有效地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才能解決課程改革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的一系列實際的問題,在這一應用背景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便應運而生了。隨著學校教研的發(fā)展,急需要求教研室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工作方式,學校努力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
二、 教研室在教研工作中的作用
新形勢下,學校教研是學校教研發(fā)展的一種選擇。因此,教研室需要從學科的實際出發(fā),認真做好本學校教研的規(guī)劃工作,并指導和參與學校的教學研究,引導學校建立合理的教研制度,當然教研室主任在起著很大的橋梁作用。
因此,教研室在教研工作中有以下一些作用:
1. 學習與宣傳學校的教學研究,讓教師從情感上接受學校教研的理念。深刻認識學校教研是學校的最重要的體現(xiàn),學校教研項目也是為了申請省級教研項目做準備,是創(chuàng)辦學校特色的重要支撐,也是學校教研水平的體現(xiàn)。全體教師要起積極能動作用。
2. 輔助學校建立有效的管理辦法,推動學校教研的立項。①健全管理制度,學校教務處負責教研項目的立項,期中檢查,結項等工作,對教研項目進行動態(tài)追蹤;②建立學校教研責任制度,從學校、教務處到每個老師,都有參與教研的責任;③建立教師學習制度,鼓勵教師進行學位深造,出國留學,掛職鍛煉,網(wǎng)絡培訓等,努力讓學校成為真正的學習型組織;④建立教師集體合作教研制度,讓教師們共同成長,教研項目一個主持人,多個參與人;⑤建立專業(yè)引領制度,讓教師在教學中得到專業(yè)支持;教師主要從事專業(yè)研究,計算機專業(yè)的主要從事計算機學科的教學研究,一般不跨學科;⑥建立課題研究制度,形成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教師需要了解最新課題的研究動態(tài),研究新熱點、新課題;⑦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比如教研成果獎勵,每學年開展優(yōu)秀教研室、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優(yōu)質課堂的評選活動,促進學校教研的發(fā)展;⑧建立學校教研的評估制度,對每個教師的教研能力有一個評估標準,帶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上進心。
3. 建立教研室與學校的共同發(fā)展關系。教研室要幫助教師提高教研意識,參與教研,教研室的教研氛圍對教師有很大的影響,使教師在教學和教研中進步。
4. 通過互動式、課題式等教研活動,給教師提供學習教研新動態(tài)的機會,提高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5. 教研室內部結構的改善,注重教師的進修和培養(yǎng),比方參加教研課題講座,教研的網(wǎng)絡培訓,有針對性地進行,不斷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和專業(yè)水平,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學校教研中的作用,保證教師把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研究工作中,逐步形成開放的教研人員激勵機制,建設一支積極為課程改革和教學方法改革貢獻力量的教研隊伍。
教研工作本身就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因為理論具有超越現(xiàn)實的解放思想的魅力,而實踐是理論的立武之地。而學校的教研“為了學校,基于學?!笔菇萄信c科研有機結合,學校需要對教研的發(fā)展做出科學的規(guī)劃、長遠的發(fā)展,找準學校自身的定位,選擇好的課題和好的切入點,并科學地組織實現(xiàn)。因此,教研室工作必須更新觀念,積極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教研室要加強與學校的聯(lián)系,重在參與教研,有效指導教師教研,強化教研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和教師,使教師的教研成果應用于課堂,從而達到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與此同時,使學校具有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fā)展、自我創(chuàng)新的機制,使教師有提高自身教研水平的能力,達到提高教研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金劍秋.校本教研的新形式:片區(qū)教研活動[J].教育科學論壇,2006,(12):15-17.
[2]何燦華.實現(xiàn)教研方式轉變 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紹興市越城區(qū)文教局教研室舉行“校本教研”論壇[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10):50-52.
[3]周菲.校本教研如何才能“校本”[J].人民教育,2005,(02):82-85.
[4]高峽.校本教學研究的發(fā)展與面臨的問題[J].教育科學研究,2005,(06):36-38.
作者簡介:
胡平芳,講師,湖北省武漢市,武漢東湖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