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銀春
【摘 要】《浙江省初中語文教學建議》“教學組織與實施”中第11條“閱讀教學應該依據(jù)文本內容和深層含義設計開放性的拓展遷移,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閱讀能力。有效拓展遷移應立足文本,與文本內容形成有機的聯(lián)系,應注意合理性、實效性、多樣性,具有學科特色?!钡?2條“閱讀教學要重視和加強讀的訓練,力求在課堂內達到讀通、讀懂、讀好三個層次的要求。朗讀與默讀并重,能根據(jù)教學需要并結合教學情境指導學生的朗讀、默讀、誦讀?!钡?3條“古詩文學習的重點是誦讀積累,同時能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感受意境。通過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引導學生背誦《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優(yōu)秀詩文推薦篇目?!?/p>
【關鍵詞】課堂教學;朗讀;形式
《浙江省初中語文教學建議》“教學組織與實施”中第11條“閱讀教學應該依據(jù)文本內容和深層含義設計開放性的拓展遷移,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閱讀能力。有效拓展遷移應立足文本,與文本內容形成有機的聯(lián)系,應注意合理性、實效性、多樣性,具有學科特色?!钡?2條“閱讀教學要重視和加強讀的訓練,力求在課堂內達到讀通、讀懂、讀好三個層次的要求。朗讀與默讀并重,能根據(jù)教學需要并結合教學情境指導學生的朗讀、默讀、誦讀。”第13條“古詩文學習的重點是誦讀積累,同時能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感受意境。通過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引導學生背誦《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優(yōu)秀詩文推薦篇目?!?/p>
一、如何在語文課堂中進行有效的朗讀教學
1.重設計。
(即在什么時候讀)(1)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朗讀訓練的安排要合理,目的要明確。什么時候進行感知性的朗讀,什么時候進行理解性的朗讀,什么時候進行表現(xiàn)性的朗讀,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教學目標、課文特點、學生實際等因素作細致而科學的安排。(2)時機,要巧妙靈活把握。把握住朗讀訓練的恰當時機。一般在學習課文重點句或重點段落時進行朗讀訓練。朗讀訓練時機的把握將直接作用于訓練的效益,何時安排讀,怎樣讀,要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和教材風格的不同精心設計,合理安排。
2.尋形式。
借助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讀出意境、情感、思想。讀課文的方式很多,如可采取全篇讀、分段讀、重點句段讀等;形式多種多樣,如提問接讀、學生齊讀、小組讀、個別讀、表情朗讀、分角色讀、輪讀、領讀、分合讀、自由讀等,來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學生是朗讀的主體,教室里不應該只有一個朗讀的主角。但“讀”是一項被引領的創(chuàng)造,我們要尋求朗讀的最佳形式,因文而異,因情而異,因人而異。細觀名師課堂,他們的過人之處也體現(xiàn)在能根據(jù)文路找到獨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在教學過程中用好了這些方式、形式,能使我們的課堂增色不少。如在教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時,有一句“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花開的熱鬧,突出調皮的特點。可采用輪讀的方式,連讀幾次,在A還沒有結束B就接著搶讀。其中的熱鬧、調皮在讀中就讓學生有了充分的感受。再如《石壕吏》的第二自然段,可采用提問接讀的方法,(l.老婦三個兒子怎樣?2.家中情況?3.最后怎么交差?)老婦的哭訴內容層次就可一清二楚,既避免枯燥的解說,又使學生清楚明白,容易掌握情節(jié)。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進而進行想象吏、婦的對話朗讀,在讀中就能充分感受到吏的“一何怒”,婦的“一何苦”。
3.需范讀。
(這里指老師的范讀)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讀。摹仿是兒童的天性,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有的學生摹仿出來的東西一點也不亞于老師的“原汁原味”。學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那么讀書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聽到一位朗讀能力很強的教師執(zhí)教的《雷電頌》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教師的范讀,她讀課文時,聲音時而低沉,時而高昂……當場所有的學生和聽課教師都鴉雀無聲,伴隨著她的朗讀,每個人都仿佛回到了屈原的時代。當學生讀課文時,他們也能初步地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由此可見,教師的范讀不容忽視。
范讀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講前范讀。一般適合于情境教學的文章。像《海燕》《風箏》《聞一多先生的說與做》等。二是講中范讀。適合于范讀課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像《生命 生命》《紫藤羅瀑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三是講后范讀。具有一定的欣賞性,品位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注意,要選擇寫景狀物的文章。如:教學《雪》這篇課文時,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范讀重點段,學生閉眼,靜靜地感受,頭腦中形成一幅美麗的雪景圖,從而達到一種境界,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
二、小結
“好文自應瑯瑯讀”,“教學千法讀為本”。語文教學要抓語言,語言教學要抓語感,語感教學要抓朗讀。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說:“課堂上的朗讀,小而言之,是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的極為重要的正確途徑;大而言之,是教學改革和教師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培養(yǎng)文明的高素質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背踔姓Z文學習,朗讀理應成為語文課堂上悅耳動聽、美妙迷人的樂章。
中學語文教材所選文章多為典范作品,文質兼美,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多些朗朗讀書聲,讀出背影中凝結的父子深情,讀出濟南冬天的宜人溫情,讀出初春時節(jié)的新鮮活力……我們要讓學生動口動心地讀,讀出語文的美,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積極、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浙江省初中語文教學建議》
[3]《中學語文教學》,2007年第8期
[4]李福灼,歐陽芬主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ji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