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永
摘 要: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資源,師生互動也可以產生課程資源。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動態(tài)的、不斷發(fā)展的過程,課堂教學同時是師生智慧碰撞、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的過程。在發(fā)展變化過程中將會出現(xiàn)大量的生成性資源。教師要挖掘利用“意外”資源、捕捉開發(fā)“亮點”資源,精巧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生成資源;互動;高效課堂
一、背景現(xiàn)狀分析
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老師常常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按預設教案上課,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支配、牽動著課堂。教學是不斷生成的。因此,在我們語文教學中,老師如何挖掘利用生成資源并且精巧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尤為重要。筆者認為,教學過程是生命被激活、被發(fā)現(xiàn)、被欣賞、被豐富、被尊重的過程,因而課堂不僅是預設的、生成的,而且是可開發(fā)利用的。
二、動態(tài)生成教學的含義及意義
“生成”在《辭?!分械慕忉屖恰白匀恍纬伞?。靜態(tài)的文本意義上的課程只是一種假設,在學習環(huán)境中與學生共同建構知識和經(jīng)驗才真正具有課程的意義。一個主動參與、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需要教師根據(jù)自己對各種信息的捕捉和把握,引導學生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知識的構建與再創(chuàng)造中,在互動生成過程中不斷向深層開掘,使課堂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覺,進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這就需要教師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與學生共同“生成”新型的語文課堂。
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具有以下幾方面價值意義:
(一)能夠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眲討B(tài)生成式課堂為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了有利條件,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學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積極地動手、動腦、動口,學習處于最佳狀態(tài)。
(二)能夠推動師生的雙向互動
教師在課堂上努力把問的權利、想的時間、講的機會還給學生,讓孩子靈動的心靈在自由的空間誕生,縱橫千里,使學生產生新的頓悟,新的方法,體驗探究的快樂感、從而使三維目標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教學真正成為高效互動過程。
三、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的特征
堅持以師生生命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目標;強調預設與生成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倡導師生對話與建構的教學過程;重視挖掘與利用鮮活的教學資源;凸顯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教學智慧。
四、實現(xiàn)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的策略
(一)節(jié)外生枝,促進動態(tài)生成
生成與預設是教學中的一對矛盾統(tǒng)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上教與學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要求教案不再是線形的,也不再是“飽滿”的,要敢于留出足夠的空白,還學生思維的空間。學前預設時應多一份彈性的設計,少一分僵硬的形式。從而將“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引向精彩,同時也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到成就感,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二)互相平等,挖掘動態(tài)生成
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們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思考、靈感參與課堂教學。教師絕不能居高臨下或獨霸課堂,要挖掘利用“意外”資源,盡量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動手、動腦、動口,教師捕捉開發(fā)亮點資源,而應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
(三)多維互動,利用動態(tài)生成
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促使生成。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可以成為學生式的教師,學生可以變成教師式的學生,彼此溝通,分享快樂,共同成長。
(四)精巧構建,凸現(xiàn)動態(tài)生成
在不斷即時生成的課堂中,只有老師充滿睿智的調控,及時捕捉那些無法預見的教學因素,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智慧,才能讓我們的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新動力。
1.有效利用“錯誤”
在現(xiàn)實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預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滿意的,對學生精彩的生成答案是驚喜的,但是對那些尷尬的答案往往重視不夠,甚至心有不悅,棄置不顧。一些課堂的“尷尬”資源,應使之成為亮麗的教學資源。學習《絕句》后,我讓學生到黑板上畫一畫詩。有一學生畫“兩個黃鸝鳴翠柳”時,我發(fā)現(xiàn)班上大部分孩子都很認真地看著黑板,而有一男孩卻有些心不在焉,于是,他被我叫上講臺畫“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個小男孩上來以后,在黑板上抓耳撓腮地想了一想,竟然在翠柳上面畫了兩根白線,然后就走了下來,我和其他孩子都很納悶,這是什么意思呢?于是要他解釋一下,他大嗓門地說:“這不就是一行白‘路上青天嗎!”啊?原來他把白鷺理解成白色的路了?孩子們看看黑板,看看他,都哄堂大笑起來。這位小男孩被大家笑得莫名其妙,很多孩子舉著手說:“我來!我來!”我忍不住笑,對孩子們說:“不急,我們讓他自己來發(fā)現(xiàn)?!毙∧泻⒌椭^拼命看著。忽然,他自己也笑了,跑上講臺擦掉那兩條粗粗的白線,畫上了一行白鷺。而我更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首詩在默寫的時候沒有一個孩子寫錯,也許,從那個美麗的錯誤中受到教育的應該是全體學生吧,只有當孩子真正意識到問題時,那問題才能夠真正被解決。在教學中,一個孩子的小小錯誤,就是一種資源,知識的獲得最終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學。
2.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
勤學好問是學好語文的重要因素,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通過課堂生成,巧妙解疑,從而獲得發(fā)現(xiàn)的喜悅,探究的興趣,頓悟的驚喜,思考的快樂。例如,教學《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文,有學生質疑:面對爸爸的遺像,雷棣在想什么?他心里想對爸爸說什么?
師:這個問題很有探究價值,大家把自己當成雷棣,此時心里定有千言萬語……(學生的情感閘門被打開,思維火花被點燃)
生:爸爸,所有的人都知道您是為了和平而犧牲,您永遠都是我的驕傲,我將以您為榜樣,做一名出色的維和戰(zhàn)士,為世界和平作貢獻。
生:爸爸,我需要您的愛,需要您那雙有力的大手,需要您那溫暖的臂膀;我好想再聽聽您的聲音……您放心,我一定會完成您未竟的事業(yè)。
面對孩子的困惑,老師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誘導孩子自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成為真正的感悟者、表達者??梢姡灰毿牟蹲?,精心籌劃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就能成為優(yōu)化預設、促進生成的寶貴資源。
3.善于孕育新知
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見”,作為教師應善于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和變動著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活的教育資源,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讓擦出的火花燃燒起來。
例如,教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插圖段落:我讓學生想象畫面,哪些字詞聽起來揪著大家的心?普羅米修斯還遭受到哪些苦呢?
烈日炎炎,山上50度的高溫,他_____________?
寒冬臘月,北風刺骨,沒有御寒衣物,他_____________?
漫漫長夜,雷電轟鳴,暴雨抽打,他______________?
如此預設,看似微不足道,卻是神來之筆,學生的積極性被喚醒,智慧被點燃,情感被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發(fā)揮。這也體現(xiàn)了新課改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教學理念。
五、反思總結,提升動態(tài)生成
正如葉教授所說:“課堂是師生人生的一段重要經(jīng)歷,是他們生命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蔽覀円诜此贾胁粩嗵岣?,不斷優(yōu)化,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我希望在我的課堂上不僅能煽起驚人的風暴,還能漾起“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輕柔,生成更多精彩的瞬間,讓我的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參考文獻:
[1]胡慶芳.精彩課堂的預設與生成[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1.
[2]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