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朗讀是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好手段,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老師可以通過朗讀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與課文之間產生心靈共鳴,讓學生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能夠積極參與課文朗讀,朗讀教學還能幫助學生開發(fā)他們的思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朗讀能力,能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建議
小學語文的開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小學生,使其了解并掌握語文的基本知識,學習語言,開發(fā)其語言的能力。在這之中,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最主要的途徑就是朗讀語文課文,我們常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事實上,讓小學生朗讀語文課文的過程,就是讓小學生鍛煉語言的過程,是一種語言實踐的過程,課文的內容很豐富,辭藻很優(yōu)美,小學生反復朗讀后,這些優(yōu)美的辭藻,豐富的內容,就會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對其以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目前現(xiàn)狀
讓學生學習并理解語言的魅力是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目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其增強語文語感,使其能夠積累到豐富的語言能力,開發(fā)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在語文朗讀的過程中獲得情感上的熏陶,增強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使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得到升華。因此,在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過程中,老師們的教學方式,不能僅僅要求學生達到課堂朗讀的數(shù)量,還需要保證學生的課堂朗讀質量。讓學生能在課堂朗讀的過程中做到自主學習,高效學習,讓他們表現(xiàn)出自己特有的個性,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天分,讓學生能夠在課堂閱讀中體驗到朗讀的樂趣。但是從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方式來看,老師們僅僅只是將課堂朗讀當做一個課堂過渡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過課文后,便開始為學生分析其句意、語意,在這種形式下,學生無法充分理解課文中的精妙之處,只是機械性朗讀,無法在朗讀的過程中獲得樂趣,自然也就會對朗讀失去了積極參與的興趣,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表現(xiàn)力就會變低,所以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會變低。
二、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有效性的一些建議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應該是設計有層次的教學方案,在能夠保證教學資源的情況下,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最好,最完善的資源,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發(fā)揮其語言能力。具體說,就是老師應該了解每個學生心理特點、能力水平,在了解學生的特點和能力的情況下,為學生設計相對應的朗讀教學方案。與此同時,在課堂朗讀的教學當中,其內容還是要最大限度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盡可能為學生展示出課堂朗讀內容的趣味性,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另外,老師應該多制訂幾種教學策略,以免一種教學策略太過枯燥無聊,還應該注意要多觀察學生的學習反應,綜合學生的反饋,再不斷更新教學方式,從而提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使課堂朗讀變得高效。
三、關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有效性的一些策略方法
(一)初次朗讀,感知全文
要想理解一篇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就需要學生反復閱讀,仔細品味文章中的深刻含義,而第一次的朗讀是最重要的。老師應該在學生初讀文章時,告訴學生應該如何感知全文,如何把握文章的整體意思,通過學生朗讀課文,教會學生學習字詞的含義,讓學生在通讀全文之后理解掌握文章的大致內容。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次朗讀時,要保證學生字詞的發(fā)音都是正確的,并能很好地掌握每個字詞的含義。
老師可以根據(jù)文章的內容,在學生朗讀之前,提出一些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從而在朗讀過程中獲得思考的能力。另外,老師還應該讓學生多朗讀幾遍文章,短的文章自主朗讀大概5~6遍,長的文章應該自主朗讀3~4遍,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比較差,在朗讀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在這個時候就應該適當給予學生一些幫助指導,讓學生在遇到不懂問題的時候,用筆圈出來,做上標記,以便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討論。例如《愛如茉莉》這篇課文,老師可以在朗讀之前先安排幾個問題給學生“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什么事情?這篇課文的哪些細節(jié)讓你感動?你們誰能站起來生動地朗讀一下這篇文章?”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朗讀,學生之間互相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誰有錯誤,及時指出。
(二)再讀深思,欣賞文章
學生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很強,所以在第一次朗讀完文章后,一定會有各種問題,老師不要直接給學生講解問題,這樣會使學生失去對朗讀文章的興趣,這個時候老師應該要求學生再次朗讀,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讓學生在再次朗讀的過程中深思,仔細欣賞文章,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在再次朗讀的過程中,老師要教會學生梳理思路,讓其能在再次朗讀中獲得欣賞文章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葛東民.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學周刊,2015(32):172.
[2]婁洪菊.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20):23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