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雪平
摘 要:人文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體系的組成部分。陶行知的人文教育包括主體教育、生活教育、快樂教育、民主教育、個性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用陶行知人文教育思想指導數學課堂教學,教師應該做到:營造快樂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讓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實施人性化評價,讓學生擁有自我尊嚴;開展個性化活動,讓學生感悟人生真諦。
關鍵詞:數學教學;人文教育;滲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20-079-1
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實施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陶行知一貫主張“兒童應該是快樂的”“應該把兒童苦海創(chuàng)造成一個兒童樂園”,也就是要把過去那種“苦學苦練”的課堂變?yōu)檩p松愉快的兒童樂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人。
一、營造快樂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有些教師往往認為教學《認識分數》這節(jié)課很簡單,其實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知識的內涵,必須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設法讓學生動起來卻不容易。在學習分數前,教師可以先這樣說:“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的白紙,你能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嗎?”學生當然說:“能!”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把話鋒一轉,說:“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加大一些難度行嗎?”學生說:“好!”,于是教師可以巧妙地引出:“你能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嗎?”這對學生來說這是一種挑戰(zhàn),學生的熱情會一下被激發(fā)起來,課堂的氣氛也會熱烈起來,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這樣始終給學生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氣氛中不僅收獲了知識,而且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讓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
生命力的張揚是人文教育的動力。生命只有在真實的生活中才能實現其自身價值,離開了生活,人的生命就象離開水的魚從而失去了生存的依托。因此,構建生活化的學習情境是彰顯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生命活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因此,教師特別要注意挖掘數學教學內容內在的人文價值,使學生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過程中體驗數學本身的魅力。例如:在教學《統(tǒng)計的公平性》的第一課時,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1)如果你是商場經理,考慮到商場的利益,你會怎樣設計轉盤?(2)如果你是一名消費者,你希望這個轉盤怎樣設計?(3)如果按照公平性原則,你又是怎樣設計這個轉盤的?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方案,設計作品。最后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闡述設計理由。這樣的方案設計,讓學生體驗了學習的快樂和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公平意識,寓教于樂,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社會規(guī)則的自我約束能力。
三、實施人性化評價,讓學生擁有自我尊嚴
我們以往對學生的評價,過多地關注學習結果,忽視對學生數學思考、解決問題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考查;過多地關注學生之間成績的差異,而忽視了每個學生個體的進步和發(fā)展。這種重結果、重甄別的評價,是一種無視每個學生內心感受、缺乏人文關懷的冷冰冰的評價。因此,教師應該以民主作風和平等待生的精神作為評價的指導原則,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肯定他們的學習結果,還應該允許學生質疑辯解。在學生對新學習的知識作出猜想時,可以肯定地說:“人類歷史上許多重大的發(fā)現最初都源自于猜想”,當學生對問題做出不同層次的回答后,可以運用以下的評價語言:“你真會動腦筋”、“你真了不起,說得太好了”、“你的觀點太有創(chuàng)意了”、“你的見解讓人耳目一新”在得到教師這些體現著人文思想的評價語言后,學生會更加暢所欲言。只有這樣的充滿人文精神的評價,才能給數學課堂永遠注入活力。
四、開展個性化活動,讓學生感悟人生真諦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要實現“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雙手”“解放頭腦”“解放嘴”“解放空間”“解放時間”,這是實施人文教育的重要保障。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積淀,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的主陣地是課堂,但由于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很多內容在課堂上無法展現,因此,我們可以把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延續(xù)到課后,通過開展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課外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動手做、動眼看、動腦想、動嘴說,在學數學、做數學的同時,體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具體而言,教師的練習設計要活潑多樣,內容上要體現個性化和生活化,要形成“立足課堂、放眼課外、重在深化”的設計風格;教學方法要生動活潑,要讓學生用眼睛去發(fā)現,用腦子去思考,用心去體會。例如學習統(tǒng)計知識后,可以指導學生統(tǒng)計自己家一個月的各項支出,制成統(tǒng)計表,并寫出感想。一位學生寫到:“不統(tǒng)計不知道,一統(tǒng)計嚇一跳!沒想到我們家一個月支出的錢這么多!爸爸媽媽掙錢真的很不容易,以后我再也不亂要東西了,我還要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給他們買一件禮物?!彪m然只是簡單地統(tǒng)計了一些數據,卻使孩子從心靈深處受到了教育,呈現了數學的獨特魅力。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更多地關注科學知識和人文精神的結合,我們的數學課堂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場所,而是一片充滿著濃郁情感的“動感地帶”,是一個充盈著旺盛生命活力的舞臺,是一片閃現著燦爛人性光輝的美麗天空!
[參考文獻]
[1]段繼揚.創(chuàng)造性教學通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2]張文質.迷戀人的成長——20位教師的課堂發(fā)現.華東師大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