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秀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而課堂教學改革則是重要突破口,它涉及學生核心素養(yǎng)、良好習慣與人格的培養(yǎng)。大連春田中學英語學科創(chuàng)新地開展課前展示,實現(xiàn)小組互助學習方式,將時間真正還給學生,同時注重課堂禮儀培養(yǎng),這與國家立德樹人的宏觀培養(yǎng)目標相匹配。經(jīng)過一年的改革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心和愛心,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了溝通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同時,通過豐富多樣的英語學科活動,調動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使教學行為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態(tài)度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前展示 小組合作 課堂禮儀 立德樹人
一、初中英語教學問題概述
英語課堂教學是英語教育最基本的形式,長期以來,相當數(shù)量的教師仍基本保持著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學生較少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嚴重地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隨著課程改革地不斷開展,“教師滿堂言”的教學模式有所改觀,但田慧生認為,到現(xiàn)在影響課堂的,則是一種捆綁式的文化。其實質是教師對學生不放心、不放手,學生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思考空間,學生真正的自主非常有限,自主學習和自主發(fā)展難以實現(xiàn)。
二、大連春田中學深化英語教學改革初探
大連春田中學英語教師從英語學習規(guī)律和英語教學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需求出發(fā),認真把握《標準》的要求,倡導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模式,開展一系列符合教學規(guī)律、學生感興趣的英語學科活動。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初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英語課堂改革之路。
1.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田慧生認為,“在《教育規(guī)劃綱要》兩萬多字的篇幅里面,‘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這句話是最大的亮點之一?!苯處熞槊總€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同時也是一線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要牢牢把握的價值取向;同時,教師需要明白英語教學不是語法和單詞的簡單堆砌,它更強調語言技能的形成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都應明白教育應該“指向人性”,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并給予直指人性、符合實際的表揚與鼓勵。目前,大部分教師對于課堂教學改革還會存在這樣的顧慮,“課堂教學改革就意味著前期的混亂和犧牲,繼而是學生成績的下降?!?而實際上正如田慧生所說,只要我們思路清晰,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把握事物發(fā)展本質,回歸到人性上,即使改革,成績也不會錯的。
2.英語教學改革舉措。
(1)立德樹人與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突破口,它直接涉及到學生核心素養(yǎng)、良好習慣與人格等的培養(yǎng)。因此,大連春田中學英語教師將“課堂”作為改革的主戰(zhàn)場,課外活動作為助推器,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小組合作學習。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學生需要良好的伙伴來做他們的伴侶,與他們交流相處獲得友誼,消除孤獨,活潑身心,這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知識點的講解,因此,在有限的45分鐘內,很難讓每個學生有足夠“說”的機會,這樣導致了只有少數(shù)積極分子參與會話,大多數(shù)人只是旁聽者的局面。而對班級進行合理分組,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愛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團隊意識,提高其溝通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大連春田中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模擬小班化的教學情境,意圖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核心”的模式,努力創(chuàng)設合作交流與語言運用的機會,為組內的每位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
課堂禮儀習慣培養(yǎng)。應試教育下,“唯分數(shù)論”這種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而其實我們忽略了在中學生成長中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學生禮儀的培養(yǎng),而大連春田中學則將學生道德禮儀培養(yǎng)放在了平日的課堂教學中,力圖將“立德樹人”理念貫穿課堂始終。1)課前主持。要求標準:正副主持在鈴聲響起后,在講臺下一同先給任課教師鞠躬,再向全班同學行禮;主持人介紹自己和助手,然后二人再站在指定位置;凡是課上在座位上發(fā)言的同學,需要向左或向右邁出一步,端正站于相應過道處,兩手自然垂直于身體兩側;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需要配合相應的手勢,問題回答完后鞠躬,以示尊敬。2)課前問好。要求標準:教師喊:“上課”,全體同學起立(雙手自然垂放于身體兩側;位于過道同學則向過道一側邁出一步,中間同學立于中間課桌的中間
處),一名同學“今日格言”,全班大聲朗誦黑板左側或上方的格言,教師則喊“請坐”。3)課堂討論。要求標準:進行課堂討論時,在積極主動聽別人講時,要積極提出問題,組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同學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給予幫助。組長、課代表要多鼓勵有困難的同學!
(2)英語學科活動。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展,通過豐富多彩的、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和學習的課外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實現(xiàn)《標準》中“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p>
英語教學只關注語言知識,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與國家立德樹人的宏觀培養(yǎng)目標不匹配。因此,新一輪的英語教學改革,教育工作者應更關注課堂,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和愛心,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同時通過豐富多樣的英語學科活動,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將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求知,讓教學行為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態(tài)度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