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梅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靈魂”,而群文閱讀則是“靈魂”中的閃光點。為了讓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群文閱讀實施得更好,教師需要對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進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找到讓這二者結合得更好的相關策略,使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作用得以完全發(fā)揮。
【關鍵詞】初中語文 群文閱讀 課內(nèi)閱讀 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086
初中語文教學的關鍵就是“閱讀”,通過閱讀教學的不斷推進,“學生、教師、文本”這三者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讓學生能夠迅速地積累起相關的閱讀經(jīng)驗,使學生能夠在不斷的閱讀中獲得持續(xù)的提升。當然,要讓學生的提升顯得更為明顯,那么必須要讓學生的閱讀面得到有效的擴展,即學生不光要搞好課內(nèi)閱讀,還要注重課外閱讀,并且在課內(nèi)外的閱讀中將群文閱讀模式予以合理的運用。下面我們就初中語文群文閱讀中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的結合策略進行相關的研究。
一、“立足課堂、發(fā)力課外”,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yǎng)
要想使用群文閱讀的方法來讓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yǎng),就要先對學生的基本閱讀需求進行了解。此時,初中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對學生的閱讀需求進行深入的調(diào)查,隨后再結合多方的研究結果來進行細致的分析。其中調(diào)查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對學生的閱讀時間、閱讀書目、閱讀偏好、閱讀習慣、喜歡或厭惡閱讀的具體原因等方面進行詢問,以求掌握到學生閱讀相關問題的第一手資料。通過調(diào)查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喜愛閱讀的,但是閱讀書目雜亂、閱讀時間不固定、閱讀的選擇多為漫畫等消遣類圖書、閱讀的相關習慣并沒有養(yǎng)成。為此,在具體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在群文閱讀中將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那么就要先確定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初步目標,以具體的閱讀內(nèi)容作為當前教學引導的關鍵,做到“立足課堂、發(fā)力課外”,使得課內(nèi)外閱讀能夠在相互之間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令二者呈現(xiàn)出互為補充的態(tài)勢,這樣群文閱讀的效果才會得到更好地發(fā)揮。
(一)閱讀始于“趣”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中,要想讓學生的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效的結合起來,那么必定要先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激發(fā),運用多種巧妙的手段來使將學生的閱讀欲望喚醒,使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閱讀熱情,以此為契機來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閱讀課上有較為突出的表現(xiàn),并能夠對課余時間進行合理的利用,使閱讀開始從課內(nèi)向課外進行轉移,此時學生將會充分享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
1.初中語文閱讀課要由學生喜歡的文章來進行展開。
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在課外去閱讀一些和課文有所關聯(lián)的文學作品,特別是一些中外名著,讓學生學會在大量的閱讀中進行積累。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歡來選擇出一組文章來進行閱讀,還可以組織學生來談論為什么會喜歡這些文章,在閱讀的最后進行討論交流,既對文章進行簡單的評議,又將彼此的積累進行適當?shù)慕涣鳌?/p>
2.以班級為單位來搭建閱讀交流的平臺。
隨著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不斷實施,學生的閱讀興趣呈現(xiàn)出一種逐漸提高的態(tài)勢。此時教師若要做到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有效的引導,并使其轉化成為學生閱讀的實際動力,那么就需要在班級上建立一個圖書角,在課間或課后對學生開放。同時,為了讓圖書的種類得到有效的補充,除了班級使用班級經(jīng)費來購買圖書外,還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圖書互換或圖書捐獻,讓學生自發(fā)的來對圖書角的圖書進行擴充,并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互動。當學生在如癡如醉的進行閱讀時,其閱讀的積累正在不斷地增加,并且在閱讀平臺的有效刺激下,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調(diào)動,使學生從“喜歡閱讀”轉變?yōu)椤皭凵祥喿x”。
(二)閱讀起于“習慣”
初中閱讀教學要想變得更為有效,那么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閱讀氛圍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能夠將閱讀變成一種習慣,在習慣的引導下將知識進行不斷地積累。也就是說,教師要考慮到閱讀時間和閱讀量之間的關系,以便讓閱讀時間和數(shù)量得到保證的前提下,讓閱讀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般而言,學生每天在早讀課上起碼要進行20分鐘左右的閱讀,中午也要在正式進行課堂學習前進行20分鐘的閱讀,這樣才能讓學生的精力保持在一個最佳的狀態(tài)之中。特別是早讀,這是學生在開始一天的學習前進行的閱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大聲朗讀的方式來進行閱讀,以便讓學生的思維開始變得活躍起來。
(三)閱讀盛于“拓展”
初中語文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生對文本的研讀,也就是帶著研討的目的來進行閱讀,以便讓學生找到閱讀中的“關鍵點”,使得課內(nèi)閱讀開始慢慢的向著課外閱讀延伸,從而學生在課內(nèi)閱讀中獲得的文本知識才能得到有效的鞏固、豐富和拓展。同時,教師還要對課內(nèi)閱讀文本的相關特征及學生的特點進行全面把握,以便讓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閱讀的選材工作能夠得以順利進行。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才會有一定的目的,在這種目的的指引下學生的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的愈發(fā)的緊密起來,此時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在群文閱讀中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依‘法導讀、內(nèi)外結合”,是群文閱讀得以順利實施
方法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初中語文群文閱讀也需要講求一定的方法,這樣才能夠讓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得以有效的結合,故教師在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時,可以讓學生使用“精讀法、選讀法、瀏覽法、摘錄法、批注法”來進行閱讀。其中,精讀法主要針對一些有價值的國內(nèi)外中短篇作品,要求學生做到眼、耳、口、手、心均到;選讀法主要用于快速閱讀,讓學生能跳過教學中的一些旁枝末節(jié),從而讓文章的中心能夠被牢牢地掌握;瀏覽法主要用于較長的作品,只是簡單了解即可,無需深入;摘錄法的主要依靠的對所讀文章摘抄,讓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筆記得以有效的提升;批注法主要是對所讀文章的深入學習,能夠讓教師做到開卷有益。
三、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為了讓群文閱讀中的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得到有效的結合,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將課內(nèi)閱讀教學和課外拓展融為一個整體,讓所學的課內(nèi)閱讀知識開始向課外閱讀延伸,同時課外閱讀所獲得的益處又開始對課內(nèi)閱讀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這樣才能夠讓初中語文群文閱讀以“課堂相關內(nèi)容”為核心,開始慢慢的向著課外閱讀拓展,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持續(xù)不斷地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