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
摘要:教育是一個復雜長期的過程,家庭、社會都會對人產生重大的影響,學生在學校中得到的教育是最系統(tǒng)的,并且是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人生發(fā)展具有導向作用,所以教育一定要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得到人文修養(yǎng)的提升,不僅僅是語文知識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價值,掌握語文能力,本文圍繞“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語文;實施策略
小學教育屬于學生啟蒙階段的教育,期間學生所形成的習慣和觀念對其一生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只是一味地將既定的知識和教師的思維方式一股腦地倒給學生,學生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fā)揮,在學習上處于非常被動的位置,同時也失去了學習興趣,這會讓他們對學習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那就是學習就是為了考試的,而不會理解學習可以帶給自己多么大的提高。因此,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價值,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更加積極地面對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能力,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的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加以合理地運用,能夠大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一、 科學合理分組,做到一視同仁
既然是小組合作學習,那么對學生的分組當然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的思維邏輯簡單,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他們對于事物評定的標準非常的簡單,就是好和不好,考試成績高的學生就是好學生,而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就是差學生,他們會因此產生一些心理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班級的學習氛圍。所以教師在分組時,一定要注意學生心理上的活動,不能夠簡單根據(jù)成績來進行分組,這樣就會讓學習課堂變?yōu)橐徊糠秩嘶钴S的課堂,而另一部分人無法參與,也就做不到整體的提高,既然是小組合作學習,那么小組綜合實力的平衡是非常關鍵的,教師在分組時,要盡量保證每個小組的實力是比較平均的,讓每一個小組都能夠有完成學習任務的實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習內容的不同進行小組變動,防止班級中出現(xiàn)以小組為單位的小團體,打破了班級團結的氛圍,比如:要進行故事續(xù)寫的活動,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分組,讓每一個小組自行討論出一個邏輯連貫、情節(jié)精彩的故事。比如:要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平時的課堂活躍表現(xiàn)進行分組,讓小組中外向活潑、能夠展現(xiàn)自我的學生去帶動組內比較內向、平時不太能夠表現(xiàn)自我的學生。這樣在每一次的語文小組活動中,學生都能夠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讓他們在更適合的環(huán)境中得到更好的成長。
每個學生都是潛力股,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去觀察他們,了解他們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進行小組分配時,有意識地讓他們能夠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如:有的學生特別喜歡講話,在課堂上也無法控制自己,此時如果教師強加制止反而會讓學生產生畏懼的心理,甚至會讓學生在講話的時候變得謹小慎微,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利的,教師可以在小組學習中,讓這些學生在小組內盡情地發(fā)言,有意識地讓他們把喜歡說話的習慣用在更加適合的場合,事后再進行引導,變劣勢為優(yōu)點,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
二、 豐富教學手段,引導助力成長
小組合作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方式都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的,所以教師要豐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加熱情地投入到語文課堂的學習。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之間比拼的方式,如進行小組成語接龍的比賽,每次選出一個成語之星,看看哪個小組接的成語最多。通過組外的競爭和組內的團結,讓學生調動所學的知識和課外知識的儲備,并且能夠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小組合作也有許多種合作的方式,教師要善于運用,運用豐富的手段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歡樂有趣。
其次,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時,是以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為主的,所以教師不能夠有過多的干涉,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要做一個局外人。相反的,教師需要有更加敏銳的覺察能力和充分的耐心,去發(fā)現(xiàn)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并且在不干涉學生的獨立學習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自己做到問題的改正,這會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三、 進行有效評價,鼓勵學生提升
學生的學習動力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外界的肯定,包括教師的肯定、家長的肯定,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對學生做得好的地方給予充分的鼓勵,讓學生延續(xù)好的作風,知道好和不好的評價標準。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要在不挫傷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總結,幫助學生積極地進行改正,讓錯誤成為完善自我的一個契機,讓學生能夠堅持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教師就是要幫助他們完善探索的過程,提高探索的能力,學生在小組合作時,遇到一些難題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結合大家的力量共同解決,而不是固執(zhí)地堅持己見,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懂得多方面地思考問題,掌握與他人合作的技巧與方法,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完善自我的人格。
小結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能夠大大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能力,讓教育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培養(yǎng)新時期的人才,所以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教師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運用策略。首先教師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讓每一個小組都能夠在努力的前提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其次,教師要豐富教學手段,讓小組合作學習以更多的形式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最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評價,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平群.試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開展[J].學周刊,2013(26).
[2] 張桂霖.淺議合作學習——課改調研隨筆[J].黑河學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