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摘 要:自信心是完善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幫助小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形成科學的思想價值觀念,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自信心是非常必要的。對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方法加以探討和分析,以期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引導作用,促進小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發(fā)展
小學生的思想懵懂,抗挫折能力普遍較差,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極易產(chǎn)生畏懼和退縮心理,這對于他們的成長發(fā)育是十分不利的。小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身上肩負著重大的職責和使命,而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一直是廣大小學班主任積極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課題。下面將論述班主任在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和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科學評價,樹立自信
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都具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肯定,尤其是來自班主任的表揚會讓他們獲得成就感,進而超水平地完成學習任務。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對學生作出科學、客觀的評價,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我,這樣他們在戰(zhàn)勝自我的同時就會收獲強大的自信。比如說在提出問題以后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無論學生的發(fā)言正確與否都要給予鼓勵,當學生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時要耐心等待,始終用微笑來面對學生,長此以往,會使一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逐漸敞開心扉,他們會主動親近班主任,并對班主任產(chǎn)生信賴感,鼓起勇氣來完成班主任交代的各項任務,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自信心。
二、尊重信任,培養(yǎng)自信
教師要對學生給予足夠的尊重,用情感來感化他們,與學生保持平等對話,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學生提出的有益于教學改革的想法要大膽實行,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來制訂教學計劃,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教學中有所收獲。有些學生喜歡唱歌,有些學生喜歡跳舞,還有些學生喜歡朗誦,教師要為這些有不同愛好的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將他們的閃光點不斷放大,在快樂的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如果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怯場和失誤,這時教師不能催促或表露出失望的情緒,而是要說:“這次活動你表現(xiàn)得很好,但是我相信經(jīng)過勤加練習后,下次你的表現(xiàn)會更加出彩?!睂W生聽到教師鼓勵性的話語就會恢復信心,更加努力地練習,在下次表演時也會有所突破。
三、支持鼓勵,發(fā)展自信
小學生普遍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他們做事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度”,很難長時間地專注于一件事情。學習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學生具備細心、耐心、恒心等優(yōu)秀的品質(zhì),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并能夠從學習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有些學生因為性格的原因不愿意在課堂發(fā)言,成為角落里的小透明,看到他人的精彩表現(xiàn)會非常羨慕,同時自己又缺乏信心。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如下策略:與家長保持密切的溝通,在學校由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回家后由家長來監(jiān)督他們完成,如果他們完成的好就給他們畫一朵小紅花,完成的一般就畫小藍花,在課堂上由教師檢驗他們的學習成果。當這些“小透明”有了小紅花以后,他們就會消除怯懦心理,更加積極地回答問題,課堂表現(xiàn)也會越來越出色。
四、挑戰(zhàn)自我,增強自信
集體活動是鍛煉學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徑,班主任可以經(jīng)常組織一些適合于全班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自信心,如體育活動和班會。學校會定期開展各種體育競賽,教師要與學生一起訓練,指導學生合理安排訓練時間,保持訓練強度的適中,在集體活動中學生之間的情誼愈發(fā)深厚,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也在不斷地增強,當班級獲得榮譽時每個學生都會由衷地感到自豪。在班會中教師不能過多地干涉和參與,要讓學生自己組織和安排各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將學會分工合作,每個學生都有著明確的職責,他們的潛能將會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班會的成功開展意味著學生自信心的逐漸累積,這給他們提供了積極進取的動力。
五、完善自我,保持自信
每當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教師都要耐心地給他們講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接受成功和失敗兩種結果的心理準備,不要因成功而忘乎所以,也不要因失敗而喪失自信。成功了,要善于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尋找成功的竅門;失敗了,更要認真吸取失敗的教訓,分析失敗的原因。當學生經(jīng)過自身努力獲得成功,教師給予鼓勵,他們會感受到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的體驗。經(jīng)過不斷總結經(jīng)驗,逐步增強學生抗挫折的信心,今后遇到困難就不會束手無策,而會深信自己有能力,可以調(diào)動全身心的力量來積極想辦法克服,最終走向成功。
小學階段是學生認識自我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重要階段,能夠為將來的學習生活和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和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自信來迎接未來人生的種種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任紅賓.淺談怎樣當好班主任[J].才智,2016(34).
[2]李瑋,楊曉峰,王炳元.蒙古族小學兒童自尊、學校適應及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