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摘 要】當前,受到升學率等因素影響,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不被重視,教學條件差異較大,講授式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最終使得初中信息技術存在著低效的教學現(xiàn)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存在問題,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全面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問題;改革對策
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知識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21世紀,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信息技術能力已經成為了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作為國家新生的一代,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其信息技術能力自然備受關注。而在當前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由于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使得信息技術的教學一直未能受到足夠的關注,信息技術的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信息技術課程,由于教學硬件設施的不完善,使得教師的教學一直停留在理論的層面。本文結合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闡述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對策。
一、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問題
1.受升學率因素影響,信息技術課程不被重視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實施了許多年,但是,由于受到考核評價制度、升學率等因素的影響,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在初中階段的課程中一直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尤其是在農村地區(qū)的中學,由于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后,缺乏現(xiàn)代教育理念,缺乏與時俱進的教育觀,使得學校領導、教師以及家長都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注重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同步成長。正是因為這樣的教學理念,嚴重影響了阻礙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程的良性健康發(fā)展,同時也影響了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2.教學條件差異較大,理論課程占據主要成分
教育不公是當前國家教育領域面臨的普遍問題。中西部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使得無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軟件建設上,都存在不少差距。以信息技術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要想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夯實的硬件基礎設施作為支撐。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農村地區(qū)為例,信息技術的硬件設施缺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硬件設施的缺失,使得很多教師的信息技術課程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位置,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原本就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顯得更加無趣,同時,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應當實踐操作的課程,這種理論化的教學,無疑會讓信息技術的課程形同虛設,最終使得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效率低下,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3.講授式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人們越發(fā)認識到這種講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誠然,教師長期的知識灌輸,學生長期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會極大地束縛學生的思維,影響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而在當前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面對一輪又一輪的新課程改革發(fā)展,教師們的教學思想依然巋然不動,依然是采用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這種知識的灌輸,難免會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索然無味,難以激發(fā)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對策
針對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技能作為21世紀學生成長和發(fā)展應當具備的基本技能,應當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那么,在當前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怎樣的教學手段,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提升呢?
1.轉變教育觀念,重視信息技術
思想是決定行動的指南。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而言,學校領導層、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決定了信息技術課程是否能夠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教師應當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觀,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徹底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應試教育理念,在課程教學中,學校以及教師應當將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個橋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程,訓練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同時,為了確保信息技術課程能夠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學校領導層應當將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納入考核范圍,通過這種考核的方式,提升教師以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知,為促進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改革奠定基礎。
2.夯實基礎設施,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而言,教師要想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技能和信息素養(yǎng),需要大量的硬件設施作為支撐——計算機。因此,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基礎。同時,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立足于理論知識講解的教學模式。首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應當盡可能選擇一些實用性、操作性強的知識,避免過多的給學生講解計算機基本知識,因為這種基礎知識的講解,會讓學生覺得越發(fā)的索然無味,而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基礎知識的講解滲透到實踐操作課程中,強化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知和理解;其次,當前的信息技術課程存在著明顯的課時不足現(xiàn)象,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課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幫助,堅決避免信息技術課程被擠占的現(xiàn)象發(fā)生。
3.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教學形式上,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很多的。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上搜索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新型的、高效的教學模式,如微視頻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游戲化教學的運用以及多模式運用等等,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積極地參考這些有效的做法,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適時創(chuàng)新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徹底改變傳統(tǒng)枯燥無味的教學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的興趣,為全面促進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在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的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作為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當前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結合這些存在的問題,通過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任彥平.初中計算機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1(19)
[2]馬飛.如何搞好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J].新課程:教師,20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