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與現代化生活節(jié)奏的變革,慕課帶來的是閱讀習慣的變革、學習習慣的變革、同時也帶來了教學習慣的變革。慕課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網各絡技術使得教學在空間、時間上實現最大限度的無限的延展。本文對精品課程網站融合慕課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以期在輔助課程教學過程中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慕課;精品課程網站、翻轉課堂、教學
慕課作為一種在線精品課程通過網絡傳輸的形式被認為是于2011年秋天正式風行。美國將2012年稱為是“慕課元年”。2013年慕課在中國內地正式風行。同時慕課平臺的供應商也紛紛崛起,與名校聯合,開始進行慕課飛速發(fā)展的新時期。
1.“慕課”作為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的催化劑
“慕課”是英文MOOCs的音譯,即“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的英文簡稱,隨著國外“慕課”大潮的涌入,2013年我國高校紛紛加入國外“慕課”陣營之中,5月清華、北大加入美國在線教育平臺edX,7月復旦與上海交大分別與全球最大在線課程聯盟Coursera簽署合作協(xié)議。9月23日,北大的《民俗學》等4門課程在edX上線,成為國內第一批在國際在線教育平臺發(fā)布的課程。
在國外“慕課”浪潮的推動下,國內高校在努力嘗試著建設中國式“慕課”,探索在線跨校選修、學分互認的教育機制。2013年3月上海高校課程共享中心的優(yōu)質課程向其他高校學生開放,中國式“慕課”從此拉開帷幕。從運行情況來看,第一學期運行有2400多個學生在7門課上進行了學習,而第二學期的課程量翻了一倍,達到14門,選課人數將近三千人。4月下旬29所國內知名高校在重慶大學成立“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目前已有87所高校加入聯盟,首批開設共享課程30門,學生可以在線跨校修讀共享課程,通過考核合格后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已有1800人次學生完成所選課程學習。9月上海高校課程共享中心組織召開“中國式‘慕課長三角論壇”,8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代表共同探討在信息化時代下,中國大學所面臨的變革,并交流建設中國式“慕課”的實踐心得??梢?,在國外“慕課”浪潮的助推下,高校正在響應劉延東副總理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號召: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業(yè)投資建設、學校持續(xù)使用”的開放課程建設與使用模式,一股中國式“慕課”建設熱潮在高等教育領域悄然興起,這將對精品課程建設產生深刻影響。
2.精品課程網站中融合慕課元素的方法
2.1以知識點為核心劃分教學視頻、試題、論壇等
首先對最重要的視頻資源進行研究。我校目前的精品課程網站提供了優(yōu)秀主講教師的授課視頻,這些視頻都是以45分鐘為單位在課堂錄制完成。學生如果對課堂講授的知識不能掌握,可在精品課程網站上看這些視頻,相當于再上一次課。但大二的學生基本沒有這樣的時間,因此,如果將視頻劃分為若干知識點,則學生可以通過章節(jié)或查詢方式快速找到自己未掌握的知識點,然后學習對應的視頻,就能夠快速地重復學習需要學習的部分,而不會把時間花在整個45分鐘的視頻中。在實踐當中,我們發(fā)現可以將一節(jié)45分鐘的課劃分為5個左右的知識點,有些相關性特別強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合并。其次,從測試上來看,目前網站中的測試題是針對一章的內容進行劃分的,這樣的測試和課堂作業(yè)有點重復。當學生對某個知識點有困惑的時候,如果能夠學習對應的視頻,然后完知識點相對應的測試題,就能夠快速掌握這個知識點。因此,新的設計是以知識點為線索劃分測試題,將一些以考察知識點為目的的測試題歸并到對應的知識點。另外,對于綜合性的測試內容,可以在課程之中或期末測試部分給出。同理,論壇也以章節(jié)和知識點進行劃分,這樣可以快速查找到關于知識點的所有討論信息。
2.2融入和改進翻轉課堂的方法
以知識點為線索只是第一步,進一步提升精品課程網站的效果,需要將慕課中最重要的翻轉課堂教學法融入到精品課程網站中。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法是慕課的靈魂,在精品課程網站中,同樣可以完成基于翻轉課堂的設計,區(qū)別在于教學的順序不同。在慕課教學中,學生首先在線上學習教學視頻,然后在線下做作業(yè),然后通過論壇等途徑和教師進行線上交流。慕課教學如果人數較多,那么線上的交流就會存在較大的問題。很多論壇的提問數量很大,教師和助教沒有足夠的精力回答所有的問題。在精品課程網站中,由于只針對課堂上的學生,因此教師是有精力完成翻轉課堂的,關鍵是給學生合適的研討題目。針對使用精品課程網站實現翻轉,本文設計了如下的流程:
2.2.1對每一章的內容給出討論題,并將其作為精
品課程網站該章的第一個節(jié)點。這些討論題并不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而是提供給學生進行思考,給學生在課堂上課的時候提供線索。因此,這些討論題要有設計性,要能夠結合實際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2.2常規(guī)課堂教學階段。
將課堂教學劃分為常規(guī)的課堂授課和研討課。本階段是常規(guī)課堂教學階段,因為有討論題的鋪墊,學生是帶著問題學習的。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課程并非非常難懂,因此可以去掉學生課前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不能把成績的提高都建立在學生花費大量時間的基礎上。
2.2.3線上初步討論階段。
在常規(guī)課堂之后,學生可以在線上根據知識點對未完全掌握的部分進行查漏補缺。之后,學生將有能力完成概念型、流程型的討論題。對于應用型的或需要學生創(chuàng)新的討論題,學生需要查找資料,并和同學及老師進行交互,這個過程可以在針對于這些題目的討論區(qū)完成。我校采用的是選課制度而非按專業(yè)分班,論壇為學生的研討提供了理想的平臺。在討論區(qū),教師是引導者的角色,學生之間可以自由討論。討論的參與度建議記入討論成績。
2.2.4研討課階段。
線上討論后,研討課就具備了充分的條件。學生將自己的成果拿到討論課上來,通過PPT等上臺充分展示出來。討論課上對于別人的答辯,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研討課的最后,教師可以給出參考答案并進行總結。
2.2.5線上的進一步研討。
研討課不應該是終點,對于問題的討論可以在線上繼續(xù)。通過討論課,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有了提高,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就會產生,因此可以在線上進一步討論,給出全新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張成武:“慕課”浪潮推動精品課程轉型升級[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4-03.
[2]龐國彬、許小桐:“慕課”來襲:我國高校國際化課程體系的構建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4-03.
項目基金:
項目來源:2016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 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項目名稱:黑龍江省高?;谀秸n的教學模式和實踐路徑研究
課題編號:16G4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