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蓓
摘要: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yè)重要的基礎課程。隨著音樂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教學需求的提升,傳統的視唱教學與考試現狀存在的不足,并與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課堂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密切相關。本文以南京曉莊學院音樂學院定向師范專業(yè)為例,從教學和考試方面對視唱部分進行改革,從改革的前期準備、具體改革措施、改革成效等方面討論視唱考試改革的成效和重要性,以此來不斷推動高校音樂教育的長期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音樂師范 視唱練耳 考試改革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22-0083-02
一、視唱考核改革總體思路及預期目標
該課程考試從教學至今一直采用傳統的考試方式,即以演唱的形式,考生抽取一條新譜,準備兩到三分鐘時間,然后進行讀譜視唱。由于視唱的表現形式,是屬于實踐的形式,對于音樂師范類學生在將來的教學工作領域中的運用廣泛,彈唱尤為重要,可以調整和拓展的空間較大,所以該考試改革主要正對視唱部分進行。將視唱考試的視與唱與即興伴奏伴奏相結合,從傳統考試的演唱一條新樂譜,改革成為用自彈自唱一條新樂譜,演唱樂譜的同時,為樂譜配上和聲功能,將彈和唱完美結合。該考試形式在傳統單一的視唱的基礎上,加上了即興的鋼琴伴奏,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幫助在音準方面比較薄弱的學生。有了固定音高作為依靠,右手可以在鋼琴上彈出旋律線條,鋼琴基礎較好的同學甚至可以左手根據旋律的走向配出相應的和聲功能,不但視唱的音準方面有了固定音高依靠,還鍛煉了學生即興伴奏的能力,同時對于和聲功能的運用也起到強化作用。用自彈自唱的視唱考試方式代替?zhèn)鹘y的視唱考試,是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和開發(fā)。試想學生在考試當中就算是抽到的同一條考試曲目,但自彈自唱給予曲目極大的的自由發(fā)揮和創(chuàng)作的空間,讓學生在一條樂譜中發(fā)揮充分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得彈與唱完美結合,也可以說讓學生利用彈來幫助更好的唱。
該課程考試改革,從總體的平時訓練過程來看,強化了學生固定音高的概念,對于調性的感覺更加穩(wěn)定,對于和聲的功能的判斷更加的清晰,也有助于音樂感覺的培養(yǎng),最終達到綜合能力的提高。尤其對于音樂師范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以后的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中,對于新樂譜的自彈自唱的即興伴奏歌曲何其重要。
二、課程考核改革思路與具體措施
由于視唱考試從傳統的清唱一條視唱曲目,變更成為了即興的自彈自唱一條曲目,在提高了考生的綜合能力的同時,較之于以前的視唱考試,無疑是加大了考試的難度,關系到學生彈和唱的配合度的問題,也考驗學生的現場對于一條旋律的應變能力。所以對于視唱考試曲目的選擇,相對于傳統視唱考試的曲目,總體而言應稍降低難度,調式調性不變的前提下,要求視唱旋律相對清晰,節(jié)奏節(jié)拍不能過于復雜,旋律長度在8-12小節(jié)以內。相對于傳統的視唱考試,采用書本上的視唱曲目作為考試曲目,考試改革以后的視唱曲目,可以建立題庫,一部分可以由教師自主命題。另外在既有的視唱曲目選擇上可以加入中國民歌、流行音樂等在曲庫當中,拓展視唱曲目的范圍、提高學生對于視唱學習的熱情,從傳統視唱的照本宣科,曲目彈唱結合,極大地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和實踐能力。與鋼琴、即興伴奏、和聲、民歌有機結合,使得視唱練耳與其他音樂課程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具體措施:
該課程考試分為視唱和練耳兩個部分:視唱部分部分占百分之七十,練耳部分占百分之三十。由于視唱考試部分是此次考試改革的重點,計劃如下:
按照教學大綱的的進度要求完成一條相應調式調性的視唱曲目(第一學期視唱C大調a小調曲目,第二學期視唱G大調e小調曲目,第三學期視唱D大調d小調曲目,第四學期視唱降B大調A大調曲目)。
考試現場抽取相應調號的曲目,三到五分鐘準備時間,由兩名以上老師監(jiān)考,考生現場即興自彈自唱完成考試曲目。視唱部分要求音高、節(jié)奏、分句準確并有樂感;伴奏部分,為視唱旋律進行簡單伴奏,要求和聲功能準確,可以采用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琶音或節(jié)奏型變化進行伴奏。
練耳部分保持傳統的聽記單音、音程、和弦、節(jié)奏、旋律五個部分,暫不作大范圍調整,只把原有的占考試成績的百分之四十,降低到百分之三十,以便發(fā)揮視唱部分的實踐意義。
在教學過程當中,每周都有2-5條視唱曲目,學生可以選擇一條進行自彈自唱,作為過程性考核的作業(yè),每名學生每學期不得低于五次在課堂演唱,作為平時成績。
三、關于視唱教育考試改革取得成效
由于視唱課程是屬于音樂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程,開課時間時間長,自彈自唱的考試方法的貫徹和實施跟視唱練耳的教學緊密相連,通過兩年的視唱練耳學習,自彈自唱貫徹其中,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視唱練耳積極性。具體來說,學生在兩年的視唱練耳學習過程當中,完成到三個升號調的自彈自唱旋律;旋律節(jié)奏使用基本常用節(jié)奏節(jié)拍;伴奏和聲功能準確、清晰;彈唱完美結合,并且做到聲情并茂。視唱考試的考試內容實在6條視唱作品并配上伴奏,考試時抽取一條。全體學生都能夠完成考試內容,個別同學在配伴奏的過程當中,會出現大小調主三和弦模糊不清,或者伴奏音型混亂、伴奏音量無法控制、超過視唱音量、伴奏音型較為單一枯燥等問題,但整體對于視唱的自彈自唱掌握較好,尤其是對于視唱的音準和唱和彈之間的協調問題,視唱的音準、節(jié)奏的掌握都有長足的進步。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多聽、多彈、多感受,培養(yǎng)音樂的感覺,把平時聽到的旋律唱出來,分析旋律調式調性以及節(jié)奏規(guī)律、旋律特點,養(yǎng)成良好的聽音樂的習慣,加強和聲與鋼琴的學習與運用,這樣有助于視唱練耳的提高。
四、關于視唱教育與考試改革的進一步思考
從20世紀蕭友梅先生把西方的專業(yè)音樂體系帶入到中國以來,視唱練耳這門學科隨之進入,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fā)展日趨成熟,但在傳承和發(fā)展的過程當中需要我們從事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工作者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實踐過程當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阻力。視唱練耳考試改革必定伴隨教學上的革新與變化,可能會給教師和學生帶來多方面的不適應,比如:唱與彈的協調配合問題、和聲功能判斷問題、鋼琴基礎薄弱問題等,只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和課后的勤加練習,各科課程齊頭并進,困難是肯定可以克服的,視唱練耳的水平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表面上看視唱采用自彈自唱的形式,要利用其他課程作為基礎為之效力,例如鋼琴、和聲、即興伴奏等,但實際上則不然,學生在練習鋼琴過程當中難免枯燥乏味;學習和聲理論的過程有時覺得不知所謂而感到迷惑彷徨;在改革后的視唱自彈自唱中,是這幾門課程都適得其所,并且可以完美的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化學反應,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了音樂學習的積極性,為音樂理論課程提供了實踐的平臺,在將來的工作當中也是大有益處。
視唱教育考試改革的實施對于整個視唱練耳教學能起到前所未有的變化,首先在視唱練耳的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師生雙方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得學習視唱練耳在師生良好互動下進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極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在教學中體現了視唱練耳與其他理論課程相結合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注重和聲理論知識的累計、樂感的培養(yǎng)、鋼琴伴奏能力的提高,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自彈自唱能力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綜合,進行了啟發(fā)、討論式的教學,促進了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在視唱的自彈自唱學習過程當中,還需要一些相關基礎理論科目和鋼琴基礎上下功夫,才能較好的輔助視唱的學習;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能使學生更好的演唱視唱曲目,使得彈唱發(fā)揮游刃有余;加強訓練,提高整體音樂素養(yǎng),從學習生活中的音樂作品中分析旋律、節(jié)奏、調性等特點,用課堂學習中去,在將來的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最大的能動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