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善綱
摘 要:新的課程改革與教育改革指出,要鼓勵教師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讓教與學兩個方面都能夠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初中物理教學如何結合新的課程改革,開展合作學習,提升教學質(zhì)量,是物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下面筆者將從合作學習的意義出發(fā),探討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施。
關鍵詞:初中教學;物理教學;合作學習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更加自主、開放與創(chuàng)新,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讓合作學習貫穿教學活動始終。
一、合作學習引入初中物理教學時需要遵守的原則
(一)效果性原則
在引入合作性學習時,首先需要遵守效果性原則。效果性原則要求在引入合作學習時要求對學生開展評價活動,通過評價活動的開展,了解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調(diào)整,保證初中物理教學的順利完成。效果性原則還要求引入合作學習時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于合作學習引入的建議和意見,對于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應積極的采納,提升合作學習引入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原則
其次,在引入合作學習時還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學生在思維方式、理解能力以及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中學物理教師在引入合作學習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個人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是對合作學習的完善和補充,學生由于性格原因不愿與他人溝通交流,無法發(fā)揮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這就需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其他的方法,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效果。
二、合作學習的價值與意義
學生學習是依據(jù)自身的知識基礎有效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學生學習是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發(fā)展是通過教與學相互作用實現(xiàn)的,而交往式的教學活動將教學組成有效的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交際,產(chǎn)生學習需要,學生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交往活動與認知活動相互之間是不可分割的,交往是學生認知與學習的催化劑。合作學習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是處于平等地位的,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個體意識是得到尊重的,教學氛圍比較濃厚,個體承擔學習任務,也要承擔集體的學習任務,將自己的進步與發(fā)展與集體聯(lián)系在一起,有利于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第二,合作學習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一是目標開放。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發(fā)展,有利于促進學生德育與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二是形式開放。合作學習是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學習方式比較靈活。三是內(nèi)容開放。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會受到課堂與學習材料的束縛,合作學習結合生活實踐,有利于對知識進行縱向思考。
第三,合作學習具有創(chuàng)新性。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在小制作中實施合作學習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jù)教材組織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搜集信息,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許多知識的學習需要組織小組合作探索學習,通過多種渠道獲得信息,進行小實驗。例如,學習信息傳遞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土電話的小實驗,看看哪一個小組制作得比較好,哪個小組的通話效果更好。這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都會提高,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在土電話的制作過程中,有的學生準備材料,有的進行演示,有的展示電話效果,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井井有條。
(二)在演示試驗中進行合作學習
新課程明確指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那么進行演示實驗是最好的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發(fā)展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例如,在學習“阿基米德定律”的時候,學生對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認識模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合作進行探索,對影響浮力的因素——液體密度、液體體積、物體密度、物體體積、物理性狀等,進行猜想與假設。這種基于探索的心理會讓學生積極思考,認真探索,人人動手,進行各種數(shù)據(jù)的分析比較,最后歸納出結論: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只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
(三)對合作學習開展評價
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樹立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利用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讓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方式。 合作學習的運用是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時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內(nèi)部成員之間的互相評價以及初中物理教師的總體評價。
自我評價是學生對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包括自身在小組合作中的獲得的進步以及存在的不足,對出現(xiàn)不足的原因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自己;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主要通過口頭評價、表格評價兩種方式進行。口頭評級是直接進行評價,口頭評價的操作簡單,但是口頭評價容易引起學生之間的矛盾。表格評價則是對學生進行表格發(fā)放,學生根據(jù)表格中的內(nèi)容進行填寫和選擇,最后對表格的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分析,表格評價的劣勢在于工作量大,操作不便。因此需要結合情況采用合適的評價方法。
四、結束語
初中物理教學引入合作學習還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效果性原則以及因材施教原則。遵守這兩個基本原則,能夠提升合作學習引入的效果。初中物理教學在引入合作學習時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開展小組活動、對合作學習開展評價以及提升初中物理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通過這些策略的采用能夠更好的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
參考文獻:
[1]李保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6(17):161-162
[2]林昌發(fā).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引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03):78-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