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彥平
摘 要:在互聯網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在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多數淪為分數的“機器”,一個學生的品學只能以該學生的成績?yōu)闃藴省T谶@樣的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只注重成績的好壞,沒有真正的在高中語文當中學到很多的知識,更不要說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審美情感;培養(yǎng)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現在越來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和素質教育,怎樣將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穿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所有高中語文教師努力的目標,因為現代的社會,對于孩子的成長,并不是最后的成績就能決定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得到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這樣的學生才能在日后的社會中立足。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讓學生在平時的閱讀文學作品和寫作技巧訓練時運用多種方式和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提高學生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目標,讓學生不再是應試教育的機器。高中語文以其自身獨特的特性和散發(fā)的魅力,激發(fā)高中生的審美情感,使高中生通過自身的感受,去理解、獲得培養(yǎng)審美情感的方法。但是,對于生活經驗不是特別豐富的高中生來說,關于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也不是特別的出眾,因為他們的審美能力不足以使他們對審美情感的好壞作出正確的判斷,到底怎樣才能真正的得到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在這里,就需要教師作為“中介”,引導學生正確地發(fā)現書中的審美點和值得學習的地方。那么,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情感呢?
一、 高中語文審美情感培養(yǎng)的必要性
美育教育其實是學生對于審美接受的過程,在高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中通過美育教育,使學生能得到審美的培養(yǎng)。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很關鍵的,一定要在課文教學中滲透著美育教育,才能通過這樣的教育提高學生對于審美教育的理解程度。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fā)高中生對一個事物、一篇課文的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能力的第一步,要是都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怎樣談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語文的美滲透在語言文字中,美,在語言文字中流淌,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有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長期地孕育著中國文化,使中國語言成為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語言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培養(yǎng)高中生的審美情感是大勢所趨,讓他們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不被日新月異的社會所淘汰,這是高中語文教學中關于審美情感培養(yǎng)的必要性。
二、 通過聽、讀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感受能力
在語文課堂中,最原始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讀,學生聽,在這樣一個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也可以進行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聽和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方法,讓學生直觀地去感受課文中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從課文中找到能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的地方,從而進行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yǎng)。高中語文教師的作用,其目的在于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提出一種導向,教師的讀和學生的聽形成相互呼應,引導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高中語文教師營造的氛圍中,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的審美情感培養(yǎng)。例如,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這樣一篇文章——《荷塘月色》,其用平易近人的語言進行描寫,單單是課文很難引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那我們應該怎樣讓學生能被課文所吸引?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先朗讀課文,不是沒有任何感情地將它讀完,而是身臨其境地讓自己和課文融為一體,這樣的朗讀必定會提高學生對于課文的關注度。讓學生在作者平實的語言中感受到其所要表達的情感,只有在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下,才能通過情感的共鳴,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的目的。實踐證明,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激發(fā)學生學習一篇高中語文課文的關鍵,要是教師自己都不能被課文所吸引,那么怎樣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吸引他的段落或者句子呢。另外還要樹立美的意識,學生美的意識在教師對于學生美的激發(fā)后才能顯示出來,潛移默化逐步確立起來是很關鍵的。
古語曰“口耳相傳”,就已經將聽和說的重要性在語文的教學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了,通過這兩種方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是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應該要努力做到的。
三、 審美情感形成的關鍵:放飛思想,拓展源頭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位同學的個性都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個性的發(fā)展,可以讓學生的思想發(fā)散出去,獨立地形成自己的風格。在高中語文的閱讀和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直觀的讓學生以自身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去理解課文當中出現的情景,文章的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感學生的感知也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的生活體驗是不一樣的。在閱讀課文時,學生應該辨別地去吸取文中的可取之處,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有“移情”,即用學生自己的情感價值觀去評價課文中的人和事,這應該是語文學習中比較高的境界了,動用了價值觀、情感、自我認知多種因素。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學習語文知識可以獲得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生活知識,是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一個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的重要方法。
放飛思想,是將學生長期被束縛的思想得到解放,讓他們不必局限在固有思想當中去思考和解決,而是自己形成一套思維方式來理解、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拓展源頭,古詩說“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是真正地闡釋了“拓展源頭”的含義,拓展源頭要更加地貼近現實生活,與現實生活“接軌”,如果和現實生活發(fā)生“脫軌”,那么任何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學和審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審美教育也是對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融合審美教育和平常的語文教學于一體,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注重對他們感悟美的人格的培養(yǎng),不僅僅能欣賞美,更能夠分辨美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出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審美情趣、較高的審美能力以及美好的形象。在語文教學的潛移默化中,逐漸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感情得到升華,情操得到陶冶,這也是語文教育教學的極致所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