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曉鳳+李天暢
【摘要】在當今的社會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單一的課程教育,而是一種由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參與,面對全體大學生進行的素質(zhì)教育體系。但是時至今日,尚未形成科學完備的教育體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在社會層面,我們暫時無法控制和干預,作為學校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發(fā)揮學校和家庭的作用。
【關鍵詞】全員育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102-02
一、建立全員育人的心理健康防御機制的意義
在學校方面,我們一直強調(diào)建立四級防御體制,即學校、院系、班級、宿舍,而對于這四級防御體制的認識,很多人還停留在學校層面包括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與關注,以及心理中心架構的完善;院系層面即是輔導員和兼職心理老師的心理疏導;班級、宿舍層面即分別發(fā)揮健心委員、宿舍長對情緒異常學生的關注。通過這種四級防御系統(tǒng),的確取得了明顯效果,但校園自殺事件仍然頻頻發(fā)生,據(jù)統(tǒng)計,2017年廣東省高校中已有14例非正常死亡,情況不容樂觀。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強調(diào)高校心理危機預警預防干預能力的同時,我們忽視了“全員參與”這個重要理念,殊不知僅僅有領導重視、專職心理教師、輔導員、學生的參與是遠遠不能達到預期目標的。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大學生自殺原因主要包括精神疾病和心理沖突、感情因素、學業(yè)就業(yè)因素、家庭因素,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后,想要順利的完成學業(yè),這也跟專業(yè)教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應該挖掘更多的資源,比如專業(yè)教師、宿管老師,保安等等,盡可能的發(fā)動每一個能夠接觸到學生的教職員工,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在家庭方面,我們往往是學生出現(xiàn)問題了,才想著聯(lián)系家長,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如何能將預防工作做的前一點,讓家長意識到心理問題的嚴重性,主動的與學校配合顯得更為重要。
二、建立全員育人的心理防御機制的途徑和方法
1.全院動員,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危機的預警預防工作機制
(1)學院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以院長為組長的心理問題預警工作小組。制定心理危機重點關注對象的納入標準:人格與精神異常者、失戀者、多門課程考試不合格者、家庭沖突者、人際關系緊張與孤僻者、非常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者、患有重大疾病者等。
(2)宿舍-班級-學院-心理輔導中心信息互通機制。
(3)校醫(yī)-心理督導中心-輔導員心理互通機制。
(4)家長法定監(jiān)護人-輔導員信息互通機制。
(5)利用好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信息,建立教務處-學生處心理互通機制(對多門功課不及格的學生及時采取幫助措施),優(yōu)化與改進課程自主選修和考試制度,允許多次補考。
(6)各專業(yè)教師參與思想與心理健康監(jiān)護機制。
(7)宿管員-輔導員-分管書記信息匯報機制。
(8)轉(zhuǎn)介-治療與康復監(jiān)控機制(復學需要提交正規(guī)的醫(yī)院臨床治愈的證明)。
2.全面建立學校的四級預防機制,真抓實干,落實到位
一級預防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宣傳欄、借助學校的微信平臺、各種心理活動的開展,在學生中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常識,使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增強學生心理健康自我調(diào)節(jié)的能力。同時,向全體學生普及精神癥狀與異常行為的識別能力。尤其是陰性癥狀的識別。
二級預防是班里健心委員,新生輔導員、班導師助理,通過學校進行集中培訓,使他們掌握一些心理健康常識以及解決簡單心理問題的小技能,起到“宣傳、觀察、咨詢、疏導、聯(lián)絡”的作用。
三級預防是學生工作人員和專業(yè)教師。學院要組織分管領導、輔導員、班導師、宿管老師等學生管理人員和教師全員接受精神衛(wèi)生法和基本的精神疾病識別知識的專題培訓,使每一位能夠與學生接觸的教職員工都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具備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四級預防有賴于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充分發(fā)揮心理測評系統(tǒng)的作用,對學生心理測評分層分段化,提高工具選用的針對性,提高行為觀察與測評的綜合評估作用,及時分析與妥善處理測評結果。
3.加強學校高危場所的安全措施
(1)高樓下水泥地外移,變?yōu)檐浀椎木G化地。
(2)高樓走廊的防護改造。
(3)樓頂門加上一把小鎖。
(4)學校內(nèi)和周邊水域的安全性改造。
4.完善家校合作機制,建立家長知情同意機制
首先,在每一位新生來校的時候,就告知學生家長,讓家長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其次,在發(fā)現(xiàn)學生有異常狀況的時候,邀請學生的家長來校,一起商討解決的方案;第三,對心理問題的學生的后續(xù)跟蹤,要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密切關注該生的動態(tài)。
另外,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精神異常情況,輔導員要立即向分管領導匯報,并以可及可行的方式盡快告知學生家長。凡符合危機干預對象的應按既定程序進行處置,其中包括請專家初步會診、專科診斷、必要時的醫(yī)學鑒定、與家長簽訂知情同意書。
5.傾注愛心,積極干預,幫助心理問題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
(1)對發(fā)現(xiàn)問題的學生,輔導員要對其進行密切的關注,并給予其一定的心理知識的指導和幫助。
(2)專業(yè)課老師也需積極的參與進來,對完成學業(yè)有強烈要求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幫助。
(3)家長對問題學生的全程跟蹤,并及時與老師反饋信息。
參考文獻
[1]仲穩(wěn)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理論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11,(3):68-69.
[2]李坎帥,蔣洪旭,孫樹貴.大學生心理健康評估與干預體系研究[J].社會研究,2016(6):89-91
[3]高云鵬,孫曉靜,王良印.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預警機制[J].學園,2014,(15):50
[4]楊素華.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科學,2013,(5):63-64
作者簡介:龍曉鳳(1981-),女,河南光山人,碩士,從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天暢(1989-),女,湖北天門人,碩士,從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