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摘要】本文闡述了大學圖書館文化的內涵、價值,并以遼寧裝備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淺析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大學圖書館文化;圖書館價值;方法與途徑
【課題項目】遼寧省遠程教育學會課題《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方法與途徑研究》階段性成果(2016XH03-4)。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043-01
大學圖書館是高等院校開展教學教育活動的最重要場所之一,對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有著關鍵的助推作用,通過提供各類實體和電子載體,傳播知識與信息,圖書館為高校教育活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因此,進行其文化建設的探索,已然成為了大學發(fā)展建設的應有之義。
一、大學圖書館文化的內涵
20世紀80年代,受西方企業(yè)文化的影響,圖書館界提出了圖書館文化的概念,并對圖書館文化的內涵、基本功能及理論構架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各類解讀中,筆者認為應當結合時代特點,進行內涵的闡述:“大學圖書館文化應當是一種以高等教育為背景,以各種知識資源包括實體資源和電子資源媒介為載體,以館員與師生的互動為基礎,以提升自身知識技能和能力素養(yǎng)為主要目的,以人為本為核心所形成的一種得到廣泛心理認同并主動遵循的群體意識、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
二、大學圖書館所承載的價值
大學圖書館作為學校文化傳播與交流的主要渠道,而圖書館文化又恰恰是圖書館價值實現(xiàn)的基礎與前提,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視角下的圖書館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文化之價值、社會之價值和服務之價值。
1.文化傳承價值
大學圖書館最基礎的是文化價值,對圖書館而言至關重要的就在于信息能夠得到交流和傳播,同時大學圖書館既要保證知識、信息的自由,又要尊重讀者對知識的自由獲取和個人觀念的自由表達,這對于文化建設尤其重要。
2.社會教育價值
大學圖書館是相較于高校教師教學活動傳授的實體化的有載體的展示型知識匯集場所,其具有最權威和廣泛的知識儲備,最開放的知識選取模式,因此圖書館成為了培育人才的一個重要場所,因此承擔起知識傳播和教化的職能,一方面圖書館通過其儲備進行知識文化的傳播,對讀者進行文化洗禮和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圖書館自身的發(fā)展建設提升,讓讀者在圖書館中得到感情的釋放和心靈的升華,從而讓人們彼此和諧相處,促進社會和諧。
3.服務發(fā)展價值
大學圖書館的服務價值主要體現(xiàn)其服務職能,主要表現(xiàn)在多元化信息服務的提供,學習方向的引導,對于讀者隱私的保護以及對于知識的更新和學習交流順暢的保障等方面。而大學群體又是一個知識能力層次較高的群體,硬件和軟件的合理升級,無紙化、電子化、信息化提供服務均可以得到較好的使用接受,從而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三、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方法與途徑
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應該從圖書館文化的內涵著手,結合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從圖書館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等層面展開。 裝備學院圖書館是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圖書館分支館,2006年建成并正式啟用,是一個集“借、閱、藏、學、研”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圖書館。圖書館一直秉承“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的服務理念,倡導“愛崗敬業(yè)、和諧奉獻”的館訓,堅持多種渠道推進圖書館的文化建設工作。
1.加強文獻資源文化建設,切實為教學科研服務
裝備學院圖書館一貫以“讀者第一,優(yōu)化服務”為指導思想,堅持以理論性、貼地性、連貫性、前瞻性、延續(xù)性等相聯(lián)系的原則,圍繞專業(yè)設置為中心,進行配套資源完善工作,利用學院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不斷推進圖書館與學院的同向提升,力求以最優(yōu)質的資源和服務,來為廣大師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學院圖書館工作人員開展多渠道調研工作,力求采編工作得到最優(yōu)效果,依據學科特色和讀者需求,與書籍合作方密切聯(lián)系,充分而主動地開展工作:一是通過調查問卷進行文獻資源需求調研,調整資源配置方案;二是開展學院采購現(xiàn)場會;三是組織開展公益性圖書展覽活動;四是利用互聯(lián)網媒介拓寬溝通渠道,廣泛進行意見匯總,保障圖書館建設科學開展。
通過一系列舉措,學院圖書在硬件的配置上和軟件服務上都有了一個質的提升,為學院的教學科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場所和載體。
2.加強服務文化建設,打造新型服務平臺
在保證學院圖書館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花費的前提下,裝備學院圖書館通過合理規(guī)劃,對閑置空間進行了新的規(guī)劃,既提升了圖書館的空間利用率,又進一步優(yōu)化了圖書館的服務環(huán)境。
同時,學院圖書館注重軟實力提升,優(yōu)化閱覽環(huán)境。一是在現(xiàn)有條件下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美學知識,開展圖書館新發(fā)展的探索,為學生營造更為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二是增設了自助閱讀機,為有需求的同學提供了便利;三是定期開展圖書借閱信息通報,對優(yōu)秀讀者和單位進行表揚,對正確引導學生的閱讀方向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四是不斷與時俱進,先后實現(xiàn)了微信平臺啟用、網絡資源共享實現(xiàn)等,進一步增強了讀者與圖書館的互動便利性,信息呈現(xiàn)方式的多樣性和服務響應水平的高效性。
3.加強活動文化建設,舉辦“世界讀書日”活動
圖書館利用“世界讀書日”契機,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動,以發(fā)揮教化育人職能為出發(fā)點,開拓了新的校園文化載體,創(chuàng)新了讀書文化活動開展的新理念,將讀書活動與動手能力結合起來,既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同時又提升了活動的吸引力,調動了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將校園文化魅力彰顯地更為突出。
學院圖書館以“閱讀文化經典,建設書香校園”為校園理念,開展“流動圖書館”新型閱讀推廣模式,力圖通過新方式、新理念,滿足大學群體對于文化需要的不斷增長,同時在打造魅力校園文化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
四、結語
傳統(tǒng)性和創(chuàng)新性是高校圖書館文化的必然屬性,也是應然屬性。在開展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在不斷堅持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結合圖書館建設的特色和現(xiàn)實,逐步挖掘圖書館文化的深刻內涵,以此推進圖書館文化建設,進一步強化圖書館功能,切實為廣大讀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學習空間。
參考文獻
[1]唐英.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J].現(xiàn)代交際,2014(11).
[2]段耀武.多途徑開展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以鄭州大學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