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鋼琴是外來樂器,在傳入到我國以后就受到了眾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尤其是在高校教學中,鋼琴教學一直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在多元化的背景下,鋼琴演奏中所存在的文化差異也逐漸明顯,所以也給高校鋼琴教學帶來了許多問題。想要適應多元化的發(fā)展,高校要及時做好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工作,以此來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關鍵詞】多元化;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思路
信息技術促進了多元化社會的發(fā)展,世界一體化模式也在逐漸加強。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不僅促進了文化之間的融合,同時也加大了文化之間的交流。因此,在鋼琴教學中要做好完善工作,確保與我國文化之間進行有效融合,提高鋼琴教學的效果。
1 多元化背景
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下,多元化逐漸被提了出來。不僅可以將其看作是文化上的多樣性,同時也可以從多樣化的文化上來進行分析。為了保證人們能夠對多元化有一個清楚的認知,相關組織也對多元化進行了詳盡的解釋。其主要是在面對不同文化時所進行的理解,或是在面對相同文化內部的不盡相同文化因素,以及與世界中不同文化之間所建立出來的聯(lián)系。但是也應當要明確的時,多元化并不是單純代表了每一種文化上的消亡或是戰(zhàn)勝,而是在不同文化之間所進行的交流與發(fā)展,不僅能夠加深對其他文化的認識,同時也可以確保本國文化上的完善性。在多元化背景的發(fā)展下,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要進行調整,以此來滿足發(fā)展的目標。尤其是對于高校鋼琴教學來說,就要融入好不同的文化因素,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促進高校音樂教學的發(fā)展。
2 在高校中進行鋼琴教學的意義
首先,鋼琴教學可以作為選修課來進行教學。其目的就是要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發(fā)展需求,培養(yǎng)好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滿足學生素質的發(fā)展。但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其要求上也是相對較低的。其主要就是要幫助學生掌握好鋼琴的演奏知識,認識一些比較經典的曲目,實現(xiàn)陶冶情操,保證身心放松。但是如果將鋼琴作為專業(yè)內容來學習,也就需要承擔起繁重的責任。對于鋼琴專業(yè)中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掌握好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不僅要將專業(yè)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也要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鋼琴素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提供幫助。但是不論是從哪一種需求上來進行的鋼琴教學,對學生的素質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要求,所以也就需要高效方面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充分認識到做好鋼琴教學的重要性。
3 現(xiàn)階段我國鋼琴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在一些高校鋼琴教學中,尤其是對于專業(yè)學習的學生來說,在學習中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掌握好鋼琴演奏技巧,但是卻并沒有認識到文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在研究中可以看出,在一些學校的鋼琴教學中,不論是從教學理念上來說,還是從課程設計上來講,或是在教材的使用等方面上都存在著文化知識被忽視的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訓練學生的指法與識譜能力,而對文化教育的認識存在著認識不足的現(xiàn)象。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鋼琴技巧,但是卻造成了學生對相關知識上的認識與理解,同時也會使得學生在進行鋼琴演奏中出現(xiàn)藝術活力與感染力不足等問題,尤其是在多元化背景的發(fā)展下,也對學生的藝術發(fā)展產生出了不利的影響。
4 多元化背景下鋼琴教學的改革措施
4.1 做好文化上的教育工作
在國際交流不斷加深的今天,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也成為了必然。為了滿足鋼琴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就要及時對現(xiàn)階段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此來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第一,要清楚認識到做好學生文化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學生對西方文化上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得到理解與認識,幫助學生準確分析好東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差異。只有讓學生掌握好文化知識,才能確保學生在學習中更有代入性,同時也可以理解好作品中的內涵,明確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保證自己的演奏具備高度的感染力。第二,要清楚認識到藝術之間其實是相通的,所以在鋼琴教育中也要從這一理論上出發(fā),通過幫助學生掌握好其背后的文化知識,以此來讓學生詮釋出作品中的內涵,提高學習的效果。
4.2 培養(yǎng)好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的首要職責就是要做好傳道、授業(yè)與解惑。所以在教學中就要清楚認識到教師的重要性。為了提升學生的鋼琴素養(yǎng),就要及時對教師進行專業(yè)化的培訓,以此來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能力,為高效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根據自身的專業(yè)素質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好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借助規(guī)范的日常行為來對學生產生出影響。所以在教育中教師就要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潛移默化的影響好學生。為了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高校方面也可以組織教師開展定期培訓工作,通過組織教師進行再教育與學習等,以此來幫助教師掌握好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確保教師專業(yè)能力能夠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從教師自身的角度上來說,也要確保教學中的教學相長,在不斷完善自身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能力的基礎上來提高對學生的教育效果,設計出有效的教育目標,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4.3 充實課堂教學內容
可以說高校鋼琴教學內容能夠對學生在學習中的深度與廣度等方面產生出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學生藝術學習的發(fā)展方向。因此,高校方面就要主動對鋼琴教學內容進行完善與創(chuàng)新,以此來滿足多元化的發(fā)展需求。但是也應當要認識到的時,高校方面不僅要不斷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要主動將鋼琴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去,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為學生適應好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需求奠定基礎。其次,是可以通過引進西方國家中的優(yōu)秀鋼琴作品來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借助作品的影響來延伸學生的知識視野,避免學生局限于小范圍中,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型思維,鼓勵學生主動進行創(chuàng)作。從作品的選擇上來說,也要做好適當的延伸工作,避免局限于歷來的作品與作者,而是要主動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運用新的作品等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延伸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好學生的欣賞能力。endprint
4.4 從文化差異上來完善教學模式
現(xiàn)階段鋼琴教學中存在著的首要的問題就是難以滿足多元化的發(fā)展需求,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受到了文化差異等方面的影響。所以想要解決好這一問題,也就需要從文化的角度上來進行解決,以此來提高教育的質量。由于受到多種元素的影響,使得學生在欣賞與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想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就要求高校方面要從鋼琴文化中存在的差異性上入手,及時對現(xiàn)有鋼琴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在多元化背景的影響下,學生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響,在學習鋼琴上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同。因此,高校中的鋼琴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從不同文化差異上來進行,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來引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完善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也要堅持從教學實際情況入手,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化進行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鋼琴的認識。此外,教師也要掌握好這一階段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尊重學生自主性的基礎上來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可以展現(xiàn)自己的平臺,從而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
5 結語
總的來說,在多元化背景的發(fā)展下也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實際中就要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加強文化之間的交流,選擇有利的教學模式與內容,促進高校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只有真正做好教育指導工作,才能制定出針對性的教育目標,延伸學生的知識視野。
參考文獻
[1]熊奕萍.淺談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黃河之聲,2016(04):54-55.
[2]劉菁菁.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拓展研究[J].當代音樂,2017(02):31-32.
[3]李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36):78-78.
[4]朱麗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究[J].讀書文摘,2016(23):81-82.
[5]王曉坤.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高師鋼琴教學改革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5):252-253.
作者簡介
翟玥坤(1978-),女,河南省鄭州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F(xiàn)為鄭州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音樂學。
作者單位
鄭州師范學院 河南省鄭州市 45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