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琴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課程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語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礎,學好語文能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素養(yǎng),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因此,初中語文的學習非常重要。
關鍵詞: 初中語文;預習;學習質量
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語文的總分數由150分提升到180,這表明了語文在眾多學科中的重要性。語文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語文涵蓋文字的學習,寫作的學習,還有各種文學著作、詩詞歌賦的學習。因此,僅僅依靠課堂上教師的補充講解,學生是來不及消化的,學生需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在課堂中才不至于對教師的補充手足無措。
一、 避免“形式”,注重指導
很多學生都沒有意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他們認為課堂上教師總會對預習的內容再進行講解,因此,很多學生在預習這一塊做得很不好,讓預習成為一種形式。其實,在語文這一學科,預習不僅僅是把課文看一遍那么簡單,預習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比如標記出不認識的生詞進行查閱,標記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沒有布置預習作業(yè)的習慣,但是新課改要求學生做到課前預習,其實這是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很多教師不知道怎樣布置預習作業(yè),因此,常常讓學生通讀課文。比如,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桃花源記》的預習作業(yè)是閱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有些學生覺得這份作業(yè)老師無法檢查,他們有沒有預習教師無從得知。久而久之,預習就成為一種形式了。
實際上,預習不是學生單方面的事情,教師應該在布置預習作業(yè)時給出合適的指導。語文不同于數學,學生在預習數學時可以很明確的知道要學習什么計算方法,或者要學習什么證明思路。對于語文,如果教師不給出合適的指導,學生會很茫然,他們難以把握重難點,容易造成走馬觀花的預習。預習本身就是為課堂學習服務的,因此,預習要起到一定的作用才有意義。預習作業(yè)不應該是可有可無的,對教師來說,在布置預習祖業(yè)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給學生布置有效的預習作業(yè)。指導作用良好的預習作業(yè)對學生的學習能起到‘醍醐灌頂的作用,讓學習效果達到事半功倍。沒有指導價值的預習作業(yè)對學生來說只是浪費時間,另一方面是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這種‘無用功還有可能讓學生對課堂內容產生厭倦,最后影響學習質量。
二、 避免“無效”,檢查督促
布置預習作業(yè)時,教師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條件,在多數學生學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布置作業(yè),另外,對預習作業(yè)要建立一定的檢查機制。如果教師布置一個無法完成的作業(yè),那這份作業(yè)是沒有意義的。比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木蘭詩》,如果教師讓學生預習時通過網絡查閱主人公的時代背景及有關的文學常識,教師就要考慮學生家里是否有電腦,如果是偏遠山區(qū),教師就應該布置另外的預習作業(yè),學生無法完成作業(yè)教師就無法檢查。檢查機制是用來督促學生的,如果對預習作業(yè)不檢查,學生就會忽視這份作業(yè)。比如,教師讓學生預習《醉翁亭記》一課并對原文進行翻譯,對翻譯的這份作業(yè),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來檢查。
教師還應注意預習作業(yè)的可操作性,學生要能明白預習作業(yè)該怎么做。對待預習作業(yè),學生不知從何下手的話,不僅對課堂學習沒有幫助,還會讓學生產生一種挫敗感,失去學習熱情,降低學習興趣。很多教師在上完課后習慣性的說一句‘家庭作業(yè)就是預習新課,這種說法太籠統,教師沒有給出預習的標準要求,學生會很茫然,‘預習新課到底是把課文通讀一遍還是提前認一認生詞,這種隨意布置的作業(yè)不僅學生無所適從,教師同樣無法檢查。
三、 避免“機械”,因材施教
經常會看到學生的預習作業(yè)是抄寫的,例如,初中語文七年級第三單元第12課《濟南的冬天》,預習作業(yè)是把生字詞每個抄寫五遍。第15課《古代詩歌五首》的預習作業(yè)是將五首詩抄寫一遍。似乎語文作業(yè)除了寫作文或日記就是抄寫了,這種抄寫的作業(yè)不需要學生思考,形式太過機械化,有人認為抄寫可以增強記憶,但是記憶的方法有很多種啊,抄寫并不是最好的記憶方法。
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同時也要做到‘因材施教,這里的因材施教不是對一個班的學生布置不一樣的作業(yè),而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點來設計作業(yè)。比如,初一的學生,他們剛步入初中,還保持著小學的學習特點,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yè)時應該側重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對于初二初三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比初一學生強,思維更活躍,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yè)時應該側重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思考。
結語:
總而言之,指導性強的預習作業(yè)能幫助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學得更好更快。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對預習作業(yè)的設計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指導性,并對預習作業(yè)有相應的檢查機制,同時避免讓預習成為形式,而是讓預習起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預習習慣是需要一步步養(yǎng)成的,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yǎng)和積累,教師要耐心,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提高預習效率,促進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希望本文的論述對在線教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秦剛順,晏渝生.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J].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
[2] 黃傳州.預則立——初中語文有效預習開展與生成[J].現代閱讀,2013,(1).
[3] 劉權.初中語文如何進行課前預習[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