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燕
摘 要:作為學校教育中的基礎學科之一,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優(yōu)勢,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以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推動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本文通過簡要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指出小學語文中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以期為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
小學語文是一門思想性很強的基礎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觀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1.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優(yōu)勢的需要。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沒有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德育作用,給學生以后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一些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內涵,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得語文教學的質量較低。再加上,一些小學語文教師的執(zhí)教能力不足,不重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因此,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優(yōu)勢,滲透德育,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1]。
2.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語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社會性,而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只注重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忽視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社會性,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不高。而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同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合理滲透德育,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以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
3.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
小學德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感,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思想觀念,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和品格,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小學德育的目標要求,有針對性的增加語文教學內容,加強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實現小學德育教育的目標,推動小學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
1.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
課堂教學是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合理滲透德育,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深入挖掘語文教材,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熏陶和感染學生的情緒,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例如,在學習《十里長街送總理》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營造莊嚴、肅穆的送葬情景,引發(fā)學生對總理的尊敬、哀悼之情,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2]。
2.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
課外活動是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利用課外活動,加強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品質和意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課外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愛玩好動、活潑好奇、喜歡模仿的特點,組織名人故事會、詩歌朗誦會等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3.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身作則,以文明的語言、優(yōu)雅的形象,熏陶和感染學生,以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接觸母語,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階段,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高的前提,因此,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社會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合理滲透德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3】。
參考文獻:
[1]朱青.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D].上海師范大學,2011.
[2]王玉香.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03:187-188.
[3]宋瑞瑞,任美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代教育科學,2015,0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