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姣
摘 要:21世紀的中國,正跨入了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新領域不斷的擴增,學科高度分化并且高度綜合。那么,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如何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使學生得到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是新時代的一個新課題、新要求是每個小學語文老師都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然而,新課題、新要求的完成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做好素質教育工作。怎樣才能做好小學語文的素質教育工作呢?本文將具體的談談我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方法,措施
本文對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所具有的內涵,另一個是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一個具體措施:
一、小學語文素質教學的內涵
素質教育的提出是主要是針對應試教育的,應試教育是一種單純的追求高分以及升學率而忽視學生的素質發(fā)展,脫離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實際需要的一種教學模式。而素質教育則是在國家教育方針的指引下,面向全體學生,以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養(yǎng)為宗旨,著眼于滿足學生和社會長遠發(fā)展需要的一種教學方式。同時,素質教育更多的是主張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語文,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漁”的效果,老師在課堂的教學中,只是起到一種積極引導的作用。
素質教育中,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修養(yǎng),這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的教學,對學生的課外活動和教育也應當給予一定的重視,尤其對于小學語文這門學科來講,這種內外結合模式更加的有必要。
二、小學語文素質教學培養(yǎng)的措施
(一)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
教學中老師要充分的認識到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肩負著夯實基礎素質教育的重任,因此,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要摒棄腐朽、古板的思想,樹立學生正確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每個學生存在自身的優(yōu)缺點,在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的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發(fā)展學生的優(yōu)勢。
在更新教育觀念中,老師也要做到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老師是學生的領頭人,決定著學生學習的觀念的方向。作為老師,在新課程的變革中,要積極學習,汲取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做好新的備課準備。這樣是更新教學觀念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正確處理教材,明確教學目標
好的語文課堂的前提一定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傳統(tǒng)的教學中,以傳授學生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需要改變,要制定一個符合素質教育發(fā)展觀的科學化教學目標,這樣對檢測具體的操作非常的有利。具體的教學中,首先老師明確好教學目標,(這個最好要分好階段,總目標—整個小學語文的教學大綱;階段目標--每個學年制定的教學目標;單元目標--單元的要求;最后具體到課文的要求)在這個目標體系中,老師也應當清楚課本、單元、年級之間的關聯性,通過利用系統(tǒng)論的原理,來處理好整體和局部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做好全局把握在手,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目標有條理性。
同時,在教學中,老師還要清楚地掌握好教材中相應的知識點,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三)巧設情景教學
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根據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一定的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上主要是以下這些原因:首先,情景教學是非常符合目前教學潮流新課程理念的。其次,將它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將抽象的語文教學知識具體形象化,方便學生理解。
情景教學能夠將學生帶進課文的場景當中,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之感。在我看來,情景教學主要需要注意下面幾點:1.有效利用好各種有利資源,比如說早進行情景劇場的演示時,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圖片和聲音的需求,更好的渲染情景的氣氛,必要時還可以借助適當的道具。2.緊扣教學重點,這就需要老師充分做好備課工作,畫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情景教學能夠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加深學生的理解。
素質教學下進行情景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將理論知識生活化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四)做好小學語文和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
時代的高速發(fā)展下,信息技術誕生了,當前信息技術幾乎在各個領域中都其中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教育事業(yè)也不例外。利用信息技術,老師在上課過程中,能將靜態(tài)事物變得生動,能將抽象的知識點變得形象,還能將枯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變得富有趣味。可以說,信息技術的運用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對《課標》中的下面這些精神: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好習慣,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等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
新的時代中,要采用新的教學方式,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上,學生要積極主動的對知識進行獲取,這就教方式的改革少不了信息技術的參與。
小學語文是孩子接觸文學世界的最初階段,也是認識世界的啟蒙期,這個階段良好的素質教育對小學生影響之大不言而喻,在素質教育的熏陶下,能為學生后面的教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教學方式也需要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志,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3).
[2]張石長,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淺談[J].速讀旬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