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菊春+余智超
摘要: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是專業(yè)性的基礎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強化學生的職業(yè)技能,該課程在考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學習的效果關系到學生的后續(xù)學習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文主要分析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的現狀,以對等網的組建為例,就任務教學模式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任務教學模式;科學評價
計算機專業(yè)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是計算機應用人才以及信息技術研究人才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術,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計算機專業(yè)中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該課程有很好的理論性及實踐性,傳統(tǒng)講課中使用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采用任務教學模式。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的現狀
傳統(tǒng)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中,教師主要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開始使用任務教學法,轉變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獲得較高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效果。任務教學法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某項任務時,使學生掌握本課程的知識,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中,任務教學還有一定的不足,任務設立不夠系統(tǒng),比較孤立。通常而言,教材中都是一個知識點設置一個實踐任務,知識點比較零散,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無法有效地將這些知識結合在一起,無法達到綜合考核的目標,因此,教師必須積極推進任務教學模式。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中任務教學模式的應用
1.科學設計任務
在任務教學模式中,設計任務是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任務設計的完整性、難易程度等將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重要的影響,并關系到學生實驗的效果。筆者以對等網的組建為例進行課程設計。對等網的組建是學習局域網技術之后需要做的一個實驗,要科學地設計任務。實驗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局域網技術的相關理論知識,并且明確了網絡設備以及組件配置安裝的相關情況,對組網等有較高的興趣,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實驗中。教師可以布置實驗任務,將20臺計算機組成工作組,使硬盤、打印機、應用程序等能夠相互共享??茖W地設計實驗任務是實驗能夠成功的前提。
2.劃分任務學習小組
由于網絡設備的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在實驗過程中無法實現一人一套。任務不同,完成任務需要的人數也不同,有時一個人是無法順利完成任務的,因此,需要學生相互交流、溝通。在不同的學習任務中,教師如果將所有的學習任務都交給學生自己處理,難度是極大的,因此,必須結合學生以及任務的實際情況科學地進行小組劃分。由于實驗室有20臺計算機,教師可以將學生以6~10人為一組進行劃分,每2~3人共用一臺設備。每一個小組都要有一名干部和幾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以更好地帶動其他學生學習。
3.任務反饋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中使用任務教學模式,不僅給予學生很大的自由空間,而且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必須做好任務反饋工作。教師可以使用微博、微信等與學生保持聯系,并保證任務順利布置。首先,教師應提前一周將任務交給學生,指定小組長負責;其次,學生共同探討,對自己的IP地址進行設計,對計算機名、工作組、打印機共享名等進行統(tǒng)一;最后,學生將對等網組建、打印機共享、硬盤資料、網絡連通等任務步驟進行詳細記錄,形成統(tǒng)一的方案。實驗時每一個小組要選擇一名代表,將其小組的組建方案進行講述,將方案的優(yōu)勢以及不足指出來,便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
4.科學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任務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能夠很好地約束學生,指導學生學習。在制訂考核方案時,教師要轉變以往只重成績的思想,科學地對學生的任務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進步。在對等網的組建實驗中,當小組學生講述自己的方案后,教師要對方案進行評價,比如評價方案的優(yōu)缺點,并給出建議,對準備充分的小組給予表揚和肯定,對準備不夠充分的小組進行批評指正。教師在點評方案的過程中,要從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實用性等入手,積極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對對等網的組建實驗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要使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實現良好的效果,教師就要對教學內容及方法進行科學的設計,使用任務教學模式,保證任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劃分小組并讓學生完成任務。同時,教師要科學地評價任務的完成情況,發(fā)揮指導作用,提高學生任務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小平.任務與興趣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網絡實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
[2]陳幫鵬.“任務驅動教法”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和研究[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