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
摘 要:在小學中,有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出現(xiàn)了“啞巴英語”的困境,為了解決這一困境,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要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允許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出現(xiàn)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增加練習口語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口語訓練方式進行多次練習。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學習興趣;學習氛圍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11B-0070-02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能被束縛在應試教育中,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盡可能地提高英語口語水平。這種口語表達能力應該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小學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口語作為重點項目進行教學。
一、英語口語生活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這種環(huán)境是需要人為營造的,英語老師應該在小學時就營造這種氛圍。首先,小學英語老師應該突出英語在現(xiàn)實生活情境中的應用,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用英語口語進行交際。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太強,不能直接理解如何運用英語語法和課文的內(nèi)容,這樣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小學英語老師應該注重從語境中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在教學中要及時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與英語相關的語境,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教學內(nèi)容,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英語口語生活化,需要老師和家長、學生進行積極配合,盡可能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學習情境。在英語口語生活化教學中,英語老師需要盡可能地將英語運用到現(xiàn)實教學中,運用實際事物、多媒體教學等方法,讓學生習慣在英語課堂上用英語思維去思考問題。
例如,在學習英語課程時,教師需要對課程進行口語化教學,在日??谡Z練習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見面場景交流用語時,老師可以給學生營造口語學習的氛圍,英語老師要親身做示范,假裝和學生第一次見面,從“good morning ”開始到最后“see you”結束,中間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發(fā)揮,老師雖然有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但是有時也會出現(xiàn)思維被束縛的情況,英語老師只有把學生帶到口語學習的語境中,學生在有興趣的情況下才可能打破常規(guī)思維。英語老師讓學生練習的見面打招呼的表達只是單純的“good morning”,但是學生突如其來的一句“What is your name?”就可以給老師一種新的思維,讓學生在口語練習中不僅可以練習經(jīng)常見面時需要的場景,還可以練習第一次見面的場景,讓學生每一次都有新的進步。
二、夯實口語學習基礎——增加小學生口語知識量
學生在進行生活化練習的同時,還需要夯實口語基礎,這樣做可以增加對英語單詞的掌握量。學生增加英語口語知識不僅需要老師設置情景讓學生進行練習,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詞匯量進行準備。在增加學生單詞背誦量的情況下,首先,教師需要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自然拼讀法的講授,老師要在夯實學生口語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自然拼讀的訓練。我國目前的英語口語教學正在進行逐步完善,其中相應的完善措施就是幫助學生降低學習單詞的難度,幫助學生進行拼讀,英語教師只需要讓學生記住每一個字母的發(fā)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小學生的發(fā)音問題,學生就可以根據(jù)發(fā)音進行單詞的記憶。學生在自然拼讀的時候可以掌握更多的詞匯,可以大聲地朗讀學生喜歡的原版讀物,完成小學詞匯量的記憶任務。
隨著自然拼讀法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口語閱讀有了巨大的進步。例如,某小學在進行完一學期的自然拼讀后,學生整體的英語發(fā)音有了很大的進步,全班大部分學生都可以擺脫“啞巴英語”的現(xiàn)狀,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的詞匯量也有了巨大的提高。老師在引導學生口語學習時,不僅需要掌握相關的教學方式,還需要嚴格管理學生的詞匯量,使用各種方法去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有數(shù)據(jù)表明,掌握詞匯量較多的小學生和掌握詞匯量較少的小學生相比較,有較大單詞儲備量的學生在口語中占據(jù)很大的優(yōu)勢。學生的詞匯儲備量不僅來源于老師的課堂,還需要學生自己不斷地進行詞匯量積累。
三、提高口語學習能力——立足課堂教學
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主要陣地,老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采取較為靈活多樣的方式,加強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達到語音標準、語調(diào)優(yōu)美的要求,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能力去翻譯一定的內(nèi)容,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完成在口語教學。英語老師首先需要從聽力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讓小學生從多媒體教學中聽英語純正發(fā)音,為學生能夠在口語練習中有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做基礎。聽不僅是從學生層面出發(fā),還需要從老師的層面出發(fā),老師在課堂上要多聽學生的發(fā)音,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口語進行糾正。說的能力是英語口語中的基本能力,老師要幫助學生去培養(yǎng)講英語的能力,在學生認識單詞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對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學生應該努力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進行口語練習,提高自身的口語能力。
例如,在進行新課改的情況下,很多英語老師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老師將課堂的主體進行轉移,但對重要知識點的講解還是老師自身,教師更多的時候應該讓學生自己去講,老師起到指導糾正的作用,這樣就能讓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老師在進行可數(shù)名詞和不可數(shù)名詞講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去理解相關問題,讓學生進行理解的同時,自己去尋找相關的例句。這樣在學生表達的時候就能夠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提高英語口語運用能力——增加課外實踐
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不大,學??梢越Y合自身的能力去幫助學生開展相應的課堂實踐活動。學生的口語表達如果只是按照應試教育的要求進行,就沒有太大的實踐效果,所以老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參加課外英語活動,讓學生獨立使用口語完成表達,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小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需要不斷通過課內(nèi)外的實踐去提高,讓學生親身去感受講英語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學生參加課外實踐需要獨立進行交流,在進行口語表達的時候內(nèi)容較為綜合,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社會實踐是一個大舞臺,大力開展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口語實踐。要提高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就需要讓學生進行靈活的運用,綜合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增加英語口語運用能力需要老師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從活動形式上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現(xiàn)在英語口語練習最為普遍的就是英語角的學習,英語角給學生提供了開放、溝通、平等的交流舞臺,讓學生能夠從活動中得到相關的知識。例如,某學校每周都會進行固定的英語角學習,讓學生在英語角中練習自己的口語,老師不過多去干涉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只是在學生發(fā)音有錯誤的時候對學生進行糾正。老師還可以在學生進行英語角學習的時候將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每組形成良性的競爭后,教師督促學生進行相關的口語練習。除了英語角的學習,學校還組織了集體班會進行英語口語的學習、舉辦各種形式的英語比賽,組織各種英語公開教學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學習。
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要采取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和運用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學校要配合班主任對小學生進行引導。總之,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提高和教學的成功與教學方式的變革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
[1]李宗民.談如何有效進行小學生英語口語的訓練[J]. 學周刊,2017,(25) .
[2]龔雙.談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