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輝
摘 要: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全體學生為主體,滿足不同學生不同的需求,對癥下藥,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英語;教學實踐;氛圍;感悟
一、對癥下藥
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tài)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jù)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學困生,我盡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盡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立即給出贊美之詞來鼓勵激勵他們,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提出鼓勵。他們會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而對優(yōu)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比如在上完一節(jié)課后,我會出一些與這節(jié)課內(nèi)容有關的測試題,要求學生當堂完成,根據(jù)測試結(jié)果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然后當堂評講。
二、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好成績??贪宓膶W習,不但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更會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英語學習。每節(jié)課開始都帶領學生唱英語歌曲,進行前面課文所學的Grammar focus來進行口語操練,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教導他們從錯誤中學習和收獲。這鍛煉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fā)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學習have,has 和 be動詞的用法、描述性形容詞及描述人的外貌。在教學中,我采用做游戲的方式呈現(xiàn)描述性形容詞及人體部位的單詞和短語,把全班學生分成小組,每組選出一名學生到在黑板上來,教師說:“What does he /she look like?”每位學生輪流畫出相應的人物頭像,然后讓學生描述自己畫的人物頭像的部位。
三、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在課前,我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學參考書先預習,找出語言點,并把
language points列舉出來,用筆先勾畫出重難點,然后把它們記錄在教科書上。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就鼓勵做得優(yōu)秀的同學到前面來主講,我來當助手。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給其他同學當了榜樣,也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我堅信,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還應當重視教學策略以及技巧的運用,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比如,在教學英語單詞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人的記憶規(guī)律,讓學生基于這一理論來探索適合自己的單詞記憶技巧。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在每一節(jié)課后,還有考試后,一定要老師、家長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和學是一對矛盾體,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至關重要。哪位同學總結(jié)得好,我就通過微信的形式,發(fā)到班級群里,供大家參考總結(jié)。同時,我也要求學生在班級中,在課后,公開或者私下給我的教學提意見,下課后我也經(jīng)常深入學生中詢問他們的聽課效果、學習情況,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
五、開展形式豐富多彩的情景表演活動
多開展形式豐富多彩的情景表演活動。每一單元都有一個主題,同學們的表演都要圍繞這個主題開展各種活動。表演對話、表演歌舞、表演小品、獨自表演等形式讓課堂生動形象,寓教于樂。力爭讓每個同學都是參與者,動起來。為了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說出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演練短劇,并互相評價。在這種團隊競賽中,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能夠得到有效激發(fā),學習以及參與的積極性也就更高。在一次英語課堂教學中,我事先讓學生課余搜集比較經(jīng)典以及流行的英文歌曲,并且盡可能多地記下歌詞,這對學生來說并不難,因為他們大都比較喜歡聽英文歌曲,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與其他的作業(yè)或者是訓練相比,這種“任務”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種“享受”,通過這些“任務”有意識地去了解英語詞句,在“享受”歌曲的同時獲得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張冰.淺談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10):317.
[2]袁錚.淺談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勝利油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4):64-65.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