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成
摘 要:初中數學是中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中學數學知識的基礎性、關鍵性環(huán)節(jié)。通過轉變更新教學理念,整合采納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等積極有效的教學新路徑,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于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教學策略;初中數學;實效性;因材施教
所謂教學策略,即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行為,包括教學指導思想、教學計劃、教學目標以及實現教學計劃和目標的方法等。那么,如何構思一種好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呢?它有哪些主要的內容?
一、轉變更新教學理念,有效發(fā)揮初中數學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科的性質和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要求,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具體而言,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是深刻理解新課程改革的意圖,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實現教與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從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入手,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二是熱心教學改革的事業(yè),不斷挖掘整合教學資源,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去感染影響學生,只有吸引住了學生,才能把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貫徹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實效性。三是真正落實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最終是以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為衡量標準的。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有能力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二、整合教學資源,不失時機地發(fā)揮初中生的主體作用
按照初中數學教學新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走得更近,為教學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氛圍;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師能夠根據課程性質和學生特點整合不同教學資源,不失時機地發(fā)揮初中生學習數學的主體地位,即為學生提供與所學數學知識相關的課堂情境,讓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和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只有學生感興趣了,有自信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才能得到提高,學習成績也自然就水漲船高了。比如,在教學關于“商品的進價、售價以及利潤”的數學應用題時,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該部分內容的特殊性,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我事先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商店的模樣,然后指定某一學生充當售貨
員,按照事先制定的商品價格,讓其余學生充當消費者到商店進行購買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商品價格的制定者,同時控制好課堂秩序即可,讓學生在購物的過程中去體會和思考商品的進價、售價和利潤這三者之間存在的關系。通過這種情境式的課堂導入,學生自然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上來
了,為了滿足一探究竟的強烈的求知欲,學生自然就會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來,一直到完成課堂所要實現的教學任務為止,學生實際上已經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學目標也自然地完成了。因此,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僅需要老師的付出,更多的是如何讓老師的付出成為一種有效的因素參與到評價教學成效的衡量指標中,即成為一種教學的正能量,當然,這種主體地位也有一個歸宿,那就是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了,在考試中數學成績提高了。
三、教學相長,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涌
流”,除了從教師和學生各自方面進行改革完善之外,還需要把兩者結合起來,更需要有針對性地優(yōu)化教學策略。因此,我認為,發(fā)揮教學相長和因材施教的功能性教學內涵,是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思路的“壓艙石”。
所謂教學相長,即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良好互動關系,教師通過教育教學的過程提升自我,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完善自身,提高學習成績。在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同時,要注重教學藝術的錘煉,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達到教與學雙贏的最佳狀態(tài)。舉例來說,我在講授“直線”的公理時,用一枚釘子把一根棍子固定在墻上,然后提醒大家觀察,此時的棍子可以來回晃動,之后我又把另一端用一枚釘子固定在墻上,這時棍子不動了。我就風趣地說道:“一點晃悠悠,兩點定終身?!睂W生聽后都樂開了。通過這種生動的說明和直觀的教學手段,學生不僅明白了“經過一點有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的道理,而且學習的興趣也一下子被激發(fā)了出來。
總之,教師應不斷地錘煉自身的語言藝術和教學手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參考文獻:
[1]李然.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優(yōu)化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7.
[2]顧暢.初中數學教學實效性探究[J].教育學,201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