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云
摘 要: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寫作技能的要求提高。寫作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工作中較難的一個方面。教師應該認真研讀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有效的指導學生進行英語作文的寫作練習,探索發(fā)展學生寫作技能的寫作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英語寫作 過程性習作
新課改提出的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強調的是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對于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最困難的一項就是寫作。英語課程標準對于九級寫作技能的要求是能用英文書寫摘要、報告、通知和公務信函等;能比較詳細和生動地用英語描述情景、態(tài)度或感情;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評述他人的觀點,文體恰當,用詞準確;能在寫作中恰當?shù)靥幚硪玫馁Y料及他人的原話;能填寫各種表格,寫個人簡歷和申請書,用語基本正確、得當;能做簡單的筆頭翻譯;能在以上寫作過程中做到文字通順,格式正確。新課改后,英語課程標準不僅對英語寫作技能的要求提高了,在高考中學生的寫作得分率也普遍不高。本文針對這一情況,進行思索探討新課程改革下寫作教學該如何進行。長期以來,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寫作教學一直困擾著我?!敖o出題目,提出要求,并讓學生在課內或課外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交給教師批改”是傳統(tǒng)英語寫作教學的一種模式。這樣的訓練模式,往往使大部分學生寫作相當被動,缺乏積極主動性和寫作的熱情;同時又使得自己任務繁重,埋頭批改于學生作文的語法和詞匯等細節(jié)性錯誤,可學生卻不領情,效果微之甚微,形成了學生聽到寫作心煩,教師見到寫作頭疼的現(xiàn)象。
通過研究新課程標準,我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寫作教學走入了誤區(qū)。在近來的英語寫作教學中,我嘗試使用更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過程性寫作教學模式,過程性寫作教學模式將英語寫作教學看做成一個復雜、循環(huán)式的心理認知以及思維創(chuàng)作過程,重視學生自主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以及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意在充分挖掘學生寫作的思想內容,強調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給予學生以充足的自由的時間,并且通過英文寫作成稿的反復修改,使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英語寫作能力,不斷地增強英語寫作的自信心。過程性寫作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改善傳統(tǒng)寫作教學因重視結果、輕視過程所造成的弊端,改變教師單一、陳舊的評改方式,讓學生積極自主地進行自我修改,使學生英語寫作的水平獲得長足的提升。
使用過程性寫作教學模式,教學步驟分為五個階段:寫前活動(構思、列提綱)——初稿階段(寫初稿、自我評價)——二稿階段(第二稿、小組討論修改)——三稿階段(第三稿、教師評價)——最后定稿(定稿、評價與展示)等階段。
第一,寫前活動。寫前活動中最重要的是列提綱。在學生領會了寫作任務的意圖,明確該寫什么,不該寫什么,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確定了文章的題材、體裁、格式、內容要點后,再開始列提綱。列提綱時要圍繞寫作的主題和要點。邊構思邊用英語寫出每個段落的主題句,再根據(jù)主題句進行選材,用英語寫出關鍵詞及短語,并努力在腦海中構思能支撐主題句的有關內容。對于關鍵詞及短語的選擇,可以組織學生使用頭腦風暴法,先給學生1----3分鐘的個人思考時間,然后再開始小組討論,并且要求學生動筆記下來。然后老師可以用投影呈現(xiàn)兩至三個小組的討論結果。如果存在問題,也要讓學生小組討論,自己進行糾正。在這一過程完成之后,寫作的準備工作也已經基本趨于結束,就可以要求學生動筆寫作了。
第二,初稿階段。在學生初稿完成后,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從時態(tài)、主謂一致、措辭、連詞、標點符號、大小寫、語言地道性等方面對作文進行語言評價。之后,再要求學生從內容要點、篇章結構、佳詞佳句、不足和病句等方面對作文進行整體評價。然后,根據(jù)自我評價的結果,對文章的初稿進行修改。
第三,二稿階段。在完成第二稿之后,要求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閱,互相討論,交流意見,通過修改組員的文章,切實認識到自己文章所存在的問題,成為自身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然后積極主動地進行修改,逐漸完善自己的初稿。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在寫作內容的討論上,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創(chuàng)作內容,以使文章結構更加合理完善。然后將第三稿交給老師。采取自我評價和同伴間相互閱讀作文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學到更多的寫作知識和技巧,還可以讓他們在自己寫作中留心語法及用語錯誤。
第三,三稿階段。在學生寫好第三稿交給老師后此時,老師所做的不應該是批改,而是評價。評價學生的整體卷面,評價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探討,評價學生的潛在發(fā)展能力。通過這三次評價,不僅有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提高其自信力,學生也會更認真地寫好作文,因為他們意識到老師不是自己唯一的讀者。教師應該在學生寫作、討論以及修改的過程中,認真細致地進行觀察,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同時總結學生比較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集中進行意見反饋。教師在評改過程中也應該突出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最好只是給予學生以指導性的意見。
第四,最后定稿。在接受老師指導性評價之后,可以讓學生再次修改,最后定稿。老師可以挑選出優(yōu)秀文章在教室的學習角或者多媒體上進行展示,同時給予量化考核分的加分,以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寫作的愛好和激情,激勵學生在以后的寫作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這樣,學生雖然寫的是一篇作文,但是反反復復練習的機會很多,而且每次循環(huán)就是一次提高,一次升華。這種方法與不斷地讓學生寫新的文章相比,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新課改下,教師應該積極地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過程性寫作教學模式,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作為新課改的參與者,我們必須把握好機遇。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繼續(xù)對英語寫作教學進行探索,讓寫作教學變成我們教學工作中的一大樂趣。
參考文獻
[1] 王瑩.淺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J]. 科技資訊.2014.(33):164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張玉梅. 淺談新課標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J]. 延邊教育學院報.2009(01)
[4] 鄒仙華. 淺談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J]. 中學英語之友(高二版).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