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 要】不少的學生都認為語文枯燥,無味,只是不斷地背誦。漢字詞語聽寫老是搞不清筆畫,聽寫了無數(shù)次,可是仍然還有學生寫錯,需要利用語文思維去思考的問題,學生都覺得難以解決,究其根本,還是學生的興趣不夠,所以本文就是要探討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習興趣 課堂氛圍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69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要想使學生保持一種很好的學習狀態(tài),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要先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只有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有了興趣之后,學生才會主動地去學習語文,才愿意花心思去思考語文,這樣學習的效率才會得到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也就得到了保障。
一、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教育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傳授知識的事業(yè),教育是需要投入愛以及情感的,有一位情感學家曾經(jīng)說過,人要想創(chuàng)立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是萬萬不能離開情感層面的,若缺少了情感的支撐,那么人就是一臺機器,毫無情感可言。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先與小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也是每一位教師進入教師行業(yè)前的一門必修課,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很是活潑,單純又可愛,對所有新奇的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開始上課之前,我們就應該充分地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站在學生的視角去看待事物,盡量讓自己融入學生的世界。當然,教師在課堂上時,也不能再像傳統(tǒng)的教學一樣那么的死板,教師應該盡量讓自己的話語有吸引力,抑揚頓挫,時快時慢,用語言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最好是教師有自己的上課風格,詼諧幽默的風格是最能吸引學生的,這樣的課堂不僅不會太枯燥,還能使得課堂變得活躍,學生的注意力全在老師的身上,這樣一來,學生的聽課效率自然也就大大的提高了。
曾經(jīng)有人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對于一門學習科目是否有興趣很大的程度上是取決于任課老師是否有足夠多的親和力。所以在課堂上,尤其是小學語文老師,自己所有的語言行為全被這些小學生看在眼里,如果我們對他們和藹友善,那么他們同樣也會對我們充滿信任。
在課堂上,老師要多多的去關注學生的閃光點,哪怕他再差,只要有一個優(yōu)點,那這個學生也是值得被表揚的,老師要不吝嗇自己的贊美,多多的去肯定他們的努力,在空閑的時間要多多與學生交流,讓學生說出他的觀點以及看法,讓學生充分的信任你,在這種和諧的環(huán)境中,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也使得學生與老師相處更加的輕松融洽。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拋棄傳統(tǒng)的給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采取啟發(fā)式的教學,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的思考問題,并且不斷的進行鼓勵,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鼓勵后便會更有信心去思考解決問題。在我們過去的教學生涯中,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經(jīng)常得到老師表揚和肯定的學生,對于學習語文有著較高的興趣,上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更高,注意力也更集中;而在課堂上沉默寡言的學生則更不愛回答問題,對課堂沒有興趣,注意力不集中。這時我們老師就應該多去關注這些學生,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多給這些學生灌輸一些正能量,讓他們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是一種較為抽象的東西,老師要想提高他們的興趣,還是得我們老師多對學生進行觀察然后進行引導。
二、做好課堂教學設計
一堂課的好壞,課前準備占有很大的部分,優(yōu)秀的教師大多都會精心的準備教學設計,在課堂有限的幾十分鐘內(nèi)做到不浪費,并且給學生建立一個好的語文學習氛圍。一堂課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課堂的導入,這是一堂課的最開始的部分,所以馬虎不得,如果導入用得好,那么學生的興趣是很容易被激發(fā)的,這樣就算是開了個好頭了,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利用故事來進行導入的,也有利用圖片來進行導入的,更多的是利用回顧舊知識來進行導入,任課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來選擇導入的方式。
然后是教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老師可以多多的設置一些學生有興趣的環(huán)節(jié),比如說,在一些課文中可以有角色扮演,讓學生自己來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不一定全部要講課文中的臺詞,可以自己穿插一些,讓故事更加的有趣。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自主參與,而且學生也處于一個相對輕松的氛圍,這樣學生就會保持一個好的學習狀態(tài),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也就被提高了。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教學手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從前的黑板粉筆不離手了,越來越多的老師傾向于使用教學多媒體,幻燈片替代了板書,老師在課堂上也可以播放音樂和視頻,學生的感官得到了豐富,課文中的世界也更加的直觀,仿佛觸手可及,教師也輕松了不少。但是,過多的使用幻燈片也是不好的,語文課堂講究的就是一個文學趣味,少了教師的細細品讀,缺了文學雅致,剩下的只是快餐式的課堂,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表演,學生不斷的接受老師傳遞給他們的知識信號,課堂又變回以前那個呆板枯燥的時候了,教師精心準備的課件可能收不到想象的教學效果。所以,多媒體與板書的適當結(jié)合才是最適合課堂的教學手段。
三、多開展課外活動
在美術課中,教師經(jīng)常會讓學生去校園里寫生,感受大自然。語文課也可以這樣,在春天的時候,在初秋的時候,老師可以用一兩節(jié)課帶領學生去校園里走一走,在落滿黃葉的樹下背一背古詩,在草地里感受撲面而來的秋的氣息,學生想必都是非常樂意的,對于老師來說,這不僅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也可以使學生更近距離的感受書中所描繪的美景,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學習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在課堂上我們也可以舉辦一些小比賽,比如猜字畫,小記者,成語接龍,背古詩大賽等等,鼓勵全部的學生進行參與,對于獲勝的也可以給予獎勵,讓學生在活動中相互促進。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語文興趣可以通過很多的辦法來培養(yǎng),上面只是一些平常常用的,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的學習能力高低并不僅限于考試的分數(shù),也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社會交際。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們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在于要培養(yǎng)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謝娟.如何激發(fā)小學語文學習興趣[J].華文周刊,2016:37-45.
[2]王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興趣培養(yǎng)[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56-60.
[3]于永正.名師課堂經(jīng)典課堂小學語文[J].江蘇月報,2016:20-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