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宗雪
淺談如何增強小學足球教學的趣味性
董宗雪
現階段,足球教學在我國小學教育中發(fā)展的非常突出,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對于提高學生的肢體協調性,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新課改以后,對于小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足球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那么在全新的教學背景下,我們該如何提高小學足球教學的效率呢,筆者認為增加足球教學的趣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學 足球教學 趣味性
新課改以后,對各科目的教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教學亦然。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再只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具有堅強不屈、吃苦耐勞的品質。而足球教學,作為體育教學中,比較流行的教學項目,既可以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向上的精神,挖掘學生的潛能,對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有積極的作用。這就需要,小學的體育教師,要切實的從學生的根本出發(f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創(chuàng)新足球教學的形式,促進小學生的發(fā)展。
足球教學與語文、數學等科目的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其比較注重對學生進行技能方面的教授,學生的運動量比較大,如果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常此發(fā)展下去,很容易降低學生學習足球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點,給學生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足球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足球的興趣。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作,進行技術知識方面的教學,增加課堂學習的氛圍。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很多學生對于足球技能知識方面的學習,并不感興趣,但是卻喜歡一些比較出名的足球運動員,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就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如馬拉多納,被人稱為 “上帝之手”是很多小學生都喜歡的足球明星,就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下載馬拉多納比賽的視頻,學生個個都興趣高漲,在學生看的激動的時候,我及時的發(fā)問:馬拉多納那個傳球帥不帥,學生們大聲的回答,帥,于是我接著問,那你們想不想學,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很自然就將學生引入到學習中。此外,教師可帶領學生,根據學校的實際環(huán)境,建設一個小型的足球場地,和學生共同進行布置,可張貼足球明顯的圖片,也可張貼自己的照片,通過建設這種足球文化,對學生進行熏陶,激發(fā)其喜歡足球的熱情。
新課改中已經明確的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明確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是為了服務學生而產生的。因此,小學的體育教師,要想更好的落實足球教學,就要堅持“以學為本”的原則,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的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考慮學生的個性需求,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爭強好勝”是小學生具有的明顯特征,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學生這一特點,設計教學活動[1]。如,在講解完 “如何進球是有效的”相關知識后,可將將學生合理的分成小組,展開足球競賽,老師當做評委,哪個小組進球的動作最標準,傳球較準,有效球最多,就獲勝,獲勝的小組就會獲得豐厚的獎勵。學生一聽頓時就來了興趣,積極的進行練習,想贏得比賽的勝利。如果一些學校,沒有合適的場地來開展足球比賽,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足球比賽的視頻,讓后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哪些進球是有效的,哪些是越位球,并說出自己的理由,這樣的教學形式也同樣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這種“以學為本”的教學原則,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足球教學的形式比較單一,教師在教學中只固定開展一種或幾種教學形式,反反復復,沒有新鮮感,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與新課改的要求不相符,與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也不相符合,很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元化的趣味性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2]: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講述完足球知識或者技能后,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會自己示范動作,學生照樣學樣,很多時候無法正確的掌握技術要領,再加上,很多時候教師的動作也是不準確的,這不僅會降低教學的有效性,還會減弱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技術自身具有動畫、視頻、音頻等效果,教師在教學時,不再需要自己去示范動作,而是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演示動作,這種簡單易懂的動畫示范方式,不僅提高了動作的準確性,還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很多時候教師一句鼓勵的語言,一個欣賞的目光,就能讓其高興很長時間,讓其有學習的動力。眾多教師都深深的意識到評價的重要性,也積極的對學生進行評價。但是評價的過程,部分教師的評價語言過于平鋪直述,千篇一律的評價語言,學生初聽時,還會有興奮感,積極的進行學習,但是每天都聽同樣的話,也會讓學生產生疲勞,進而失去了努力的動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創(chuàng)新評價的語言,改變以往“千篇一律”的評價方式,多用趣味性的語言,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的來說,小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正是教育的關鍵所在,教師在開展足球教學時,要嚴格的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在“以學為本”的基礎上,開展趣味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產生學習的動力,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1]潘正開.增強小學足球教學趣味性的策略[J].學苑教育,2014(14):232~233.
[2]胡俊玲.增強小學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4(06):108~109.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