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蘇榮
【摘要】隨著課改的進行和減負增效的呼聲越來越高,語文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實行既減負又增效的難題,減負增效不僅是語文課堂的追求,也是所有課堂應該達到的一個要求。減負增效將會使課堂效率有一個質的飛躍,既可以使學生學得輕松,又可以讓教師變得更有效率。此文將探討一些減負增效的辦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減負增效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一直以來存在著“耗費時間較多、收到的效果甚微、老師和學生負擔很重”的狀況。課改進行了多次,現狀仍然如此。如何讓高中語文課堂實現“減負增效”,是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鳥瞰高中語文課堂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一直以來存在著“耗費時間較多、收到的效果甚微、老師和學生負擔很重”的狀況。有的語文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教學目標,使課堂處于一種看起來學生積極發(fā)言、實際卻無序的狀態(tài)。教師未能發(fā)揮好課堂上引領者的作用,未能使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一節(jié)課結束后教師沒有教給學生什么知識,學生也未能從課堂上有所收獲,因此課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尤其有些年輕的教師,對課堂駕馭能力欠缺,經常在課堂教學中被學生的提問牽著走,忽略了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和學生都沒能從中受益,浪費了雙方寶貴的時間。
二、為何要實現減負增效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從短期的角度看,直接關乎學生的高考成績;從長期的角度看,間接關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現“減負增效”,能夠把學生從耗費時間較長、學習效率低下的學習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給予學生較多的精力、更高的素質和發(fā)展的全面,為祖國培育出高素質的人才做貢獻。
三、把握課程標準,制定科學教學目標
科學的教學目標既要重視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同時也要重視結果、探究過程和方法,從而全面、整體地實現教學目標。在課堂上,教師心中時刻牢記自己的教學目標,同時不斷地強化目標意識。否則教學方向就不正確,也不能夠起到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的控制作用,課堂上老師只是隨著意識流而教,那么就不會有效率可言。教師應當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針對知識點巧妙地提出疑問,鼓勵學生積極地思考,準確地對學生進行點撥、激勵,努力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如此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所反饋的信息,不斷地修正先前的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更加科學合理。
(一)課前訪談
課前圍繞教學目標訪談不同層次的部分學生,重點了解學生相關知識的儲備和思維方法、能力基礎。
(二)課內觀察
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表現,重點關注學習興趣、思維活動和活躍程度,以及他們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水平。
(三)課后調查
在課后隨機測評或訪談學生,了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際掌握情況。
四、切實轉變教學思想
有的教師認為教學任務重,教學時間又短,怎能做到“減負增效”呢?教師不是照著教材念一遍,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大量做題應付考試,這樣只會消磨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的積極性才是最應該被重視的東西,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調動他們的自主性,給予學生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活躍學生的思維。要轉變教學思想,以科學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從而讓他們自己得出結論。如教師只是把課堂實驗作為學生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手段看待,此類思想就會影響教學效果。假如轉換教學思想,把課堂實驗作為一種真正的教學目標來實驗,那么通過實驗得到的就是研究問題的方法、觀察問題的方法、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實際動手實踐的能力,同時可以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
五、提高課堂有效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俗語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如今,在科技的帶領下,教學手段不斷翻新,比如多媒體的制作、軟件開發(fā)等。教學手段越來越先進。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最好利用數倍于一節(jié)課的時間和精力去精心準備好每一節(jié)課。
六、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作業(yè)是減負增效的重要措施
課堂作業(yè)能夠真正地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的程度,并且應當盡可能地留出一點課堂時間讓學生來完成作業(yè)。同時逐個觀察學生的課堂作業(yè)情況,獲得正確反饋并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認識,學生也會獨立思考問題,認真完成作業(yè),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教師應在課堂上認真批改作業(yè),對于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錯誤及時講解、實時輔導,使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徹底理解和掌握,這也是減負增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長此以往,一定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七、總結
雖然減負增效是一個理想的狀態(tài),但是我們不能停止追求減負增效的步伐,前進的道路縱然曲折,我們也要迎難而上。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減負增效的意義所在,才能內化動力,堅持執(zhí)行。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思路,制定切實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盡量將作業(yè)布置在課堂上,邁出減負增效的一大步。
參考文獻
[1]姚曉萍.高中語文課堂實現“減負增效”的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4(5).
[2]楊建國.素質教育,減負增效——教師應該怎么辦[J].課外閱讀:中旬,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