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摘 要】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助手,只有產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把學習搞好。初中語文老師要想把語文教學搞好,就必須調動學生對漢語的學習興趣,認真的把握好教材中心內容,挖掘出不同文體各自的特點,引入興趣。同時根據不同學生的求知心理,誘發(fā)興趣。一般可以利用情感教育、精心設計導語、多媒體教學、提供成功機會、開展豐富多采的課外活動等方式來來引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正是一個人一生中長知識、增見識的最好時機,學生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平時說話做事、判斷是非喜歡憑個人的意氣和喜好。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加學習。尤其是語文學科,由于其涉及的知識面廣、范圍大,教師在課堂中的知識講解、文本分析會使語文學習枯燥乏味,因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每一位語文教師來說都很重要。只要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和沖動,他才能主動學習,才能學好語文。但學生對學習語文是否懷有興趣,這又跟教師在教學中能否引導得當,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有時在課堂中處置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并且事后自己也并不在意,沒有放在心上的小事,但對當事的學生來說卻會變成影響他今后學習語文的一件大事,以致從此改變他對學習語文的態(tài)度,甚至會使他失去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此,我作了深深的反思。
一、提高備課的有效性
教師在備課時,對教學內容的設置或者教學活動的設計,都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這樣便于學生接受,可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入,提高學習有效性。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課堂參與率,使學生的神經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要想實現這些目標,教師要認真?zhèn)湔n,提高備課的有效性,在備課的時候,以教材為載體,把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滲透進去,為課堂增添活力,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實際教學中,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介紹給學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使其對文章有更深刻的認識,不但獲取了語文知識,還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語文學習的熱情。
二、明確學習目的,體驗學生樂趣
語文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學生一開始接觸語文學習都比較有興趣,他們學習的勁頭非常足,熱情高漲,充滿好奇心。但是隨著語文知識的加深、內容的繁多,部分學生感覺語文枯燥難學,失去了原有的學習興趣,產生枯燥的不良情緒,不愿意上語文課,在課堂上無精打采,不認真聽講,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興趣不能長久地保持下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想順利地進行語文教學,語文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習興趣。首先,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他們明白語文學習的意義。語文知識用途廣泛,它是獲取其它科學知識的基礎,獲取世界各方面信息的必備武器,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工具,是掌握好語文技術化時代的需要。其次,讓學生懂得語文學習對他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是非常有用的,使他們能主動地學習語文,并找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主動去獲取新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尤其是語文這門課程,更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融入課堂,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事實證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構建寬松、愉快的課堂生態(tài)氛圍。枯燥無味的教學氛圍會使學生注意力分散,要想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必須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的溝通,要想加強師生互動,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放下架子,做學生的朋友。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全力肯定學生的努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建立新的評價體系,以不同的標準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樹立語文學習的信心。這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就實現了。其次,建立情感溝通的正常渠道。初中學生對老師的情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既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還要充分研究他們的心理,關心他們,尊重他們,多參加學生的集體活動,真正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思想上有共識,就會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實現教和學的和諧統一。
四、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對于學生來說,直觀教學便于其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在語文教學時,教師可以發(fā)動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掛圖,在教學之前,布置學生用彩筆在硬紙片上自己繪畫,并在圖畫背面寫上生詞,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為了便于以后保存,老師要對學生所選紙張的大小統一要求。在上課時候,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準備出來,運用到學習中去。開展畫圖片活動,其作用不單單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進一步激發(fā)他們語文學習的興趣。此外,外畫圖片,開發(fā)他們的智力,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也達到課前預習的目的,可謂一舉多得!
五、實施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競爭力
成功的快樂可以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當代的初中生表現欲望強烈,如果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賞識,更能促進他們積極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小組長要發(fā)揮帶頭作用,讓小組成員都能參與活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優(yōu)秀個人獎勵相對的獎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樣學習起來會動力十足。
六、及時觀察學習反饋情況,激勵學生不斷努力
學生的學習有目的性,他們是在一定的學習動機促使下進行的學習,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學習效果會導致學習動機的不穩(wěn)定,可以加強也可以消弱。如果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便可以強化學習動機,使學生更有針對性。相反,學生不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很可能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除此之外,明確學習目的、引入競爭機制、合理評價、教師的期望等都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凹睢辈粌H能使學生感覺到心情舒暢,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有一雙能發(fā)現學生優(yōu)點的慧眼,激勵他們不斷努力。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教學有效性的保障,是強有力的催化劑和穩(wěn)定劑。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一旦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感覺到語文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因人而異,根據教學內容產生各種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進而構建語文高效課堂,讓更多的學生在良好興趣的指引下,快樂學習,高效學習,全面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語文課堂教學是科學、是藝術。它應是一片知識甘泉流淌的園地,一片師生心靈交流的園地,是學生訓練思維、提高技能的實驗田。教師采取新鮮活潑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值得大力探討和研究的。這在教學中的具體途徑甚多,就看我們如何去運用。我想在這方面是值得我們花大力氣去思考、去探索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