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杰
摘 要:小學體育教育當中,足球教學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產生的影響比較突出。相對而言,小學足球教學在落實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積極的手段來完成,要讓學生在競賽模式下不斷地學習,從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在技能方面加強鞏固。針對競賽模式下的小學足球教學方法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小學;足球教學;競賽模式
就小學足球教學本身而言,在難度上并不低,想要學生去積極地學習,必須對學生的興趣更好地引導,在培養(yǎng)足球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按照循序漸進的方法來完成。小學生在身體發(fā)育上雖然比較快,可是為了讓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都得到穩(wěn)步提升,外部的訓練壓力并不能表現過大。
一、競賽模式的優(yōu)勢分析
小學足球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傳統教育手段并沒有辦法幫助學生得到較好的成績,反而會造成學生的抵觸心理,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競賽模式下的小學足球教學,其具有的優(yōu)勢較多。首先,小學生本身存在強烈的好勝心,通過競賽的積極作用,能夠讓小學生在足球的鍛煉、學習過程中,努力提升自己。足球是一項團隊合作的運動方式,小學生想要在競賽當中獲得勝利,必須在團隊合作水平上不斷提升。所以,競賽能夠讓小學生在心理上,放下與同學的一些矛盾和沖突,大家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從而增進友誼。其次,競賽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小型比賽和大型比賽的實施,都會按照階段性的原則來完成,一方面是為了對小學生的能力做出分析和判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競賽的模式,讓小學生顯著提升自身的能力,從而為今后的持續(xù)性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競賽模式下的小學足球教學對策
1.培養(yǎng)興趣
足球雖然是小學體育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并非所有學生都特別喜歡,如果教師采用了強制性的手段來教育,很容易造成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問題,同時還會引發(fā)家長的聲討,社會輿論的壓力也較大。競賽模式下的小學足球教學,追求的是讓學生在成績、能力等方面都獲得較大的進步。所以,有必要對學生的興趣積極地培養(yǎng)。第一,在日常的足球知識教育當中,可以通過班級內部競賽的方法來完成,給小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讓他們回家查找資料,或者是向自己的小伙伴、家長詢問,然后在班級內部競賽的過程中,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通過必答、搶答等方法,促使學生對足球知識進行學習,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加強鍛煉實踐的興趣。第二,在日常的訓練當中,應該努力讓小學生多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然后繼續(xù)在團隊的合作上多元化地實施。小學足球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比較注重的是循序漸進,如果一開始的壓力特別大,很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2.加強比賽的鍛煉
對于小學足球教學而言,競賽模式的實施是比較可行的手段,同時能夠在很大層面上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發(fā)展。本文認為,在小學足球教學的過程中,加強比賽的鍛煉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足球競賽的過程中,比賽規(guī)則是至關重要的內容,一定要對小學生開展普及教學,促使其在競賽的過程中能夠積極地遵守規(guī)則,而不是因為自己的一時之氣而違反規(guī)則。其次,比賽開展的過程中,應該由兩名體育教師共同指導兩個隊伍,讓每一個隊伍的小學生都能感覺到教師的關心和積極的指導,由此來在實戰(zhàn)鍛煉的過程中,努力發(fā)揮出自身較好的水平,從而在實戰(zhàn)鍛煉以后,努力提升足球技能。第三,在比賽鍛煉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擦傷的情況,要求班級其他同學,為足球運動員準備好相應的藥物和水,便于及時處理傷口,將小學生的身體損傷降到最低。
3.實施個性化培養(yǎng)
經過上述幾項方法的實施,小學足球教學基本上能夠得到較好的效果,競賽模式的應用也逐步獲得小學生的歡迎。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身心發(fā)育,需要加強個性化的培養(yǎng)。在足球鍛煉的過程中,每一個位置的球員都具有自身獨特的作用,為了讓小學生的足球能力更好地鞏固、進步,個性化培養(yǎng)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我們在鍛煉前鋒位置的同學時,應加強耐力的培養(yǎng)和速度的鍛煉,促使其在運球的過程中,能夠達到高速、穩(wěn)定的效果;對于后衛(wèi)同學的鍛煉,則需要在敏銳的觀察力方面提升,要及時為隊伍提供較多的幫助,阻擋進球。
本文對競賽模式下的小學足球教學方法展開討論,現階段的足球教育相比以往有所改善,競賽模式的應用,幫助很多小學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日后,應繼續(xù)在小學足球教學方面持續(xù)研究,加強競賽模式的推廣應用,讓小學生在成長上獲得更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張磊.內蒙古高校足球教學改革措施研究[J].運動,2015(8):78-79.
[2]阿不都艾尼.淺析培養(yǎng)小學生對足球興趣的實施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239-2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