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詞匯的記憶和運用也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一大難點,學生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他們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記憶和擴充詞匯的能力和效率,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有效地掌握所學詞匯,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 詞匯 有效策略
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1972:111)說過:“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它在語言的使用中起著重要作用。Laufer(2001:20)認為:“不管母語還是外語,不知道篇章中詞匯的意義,是不可能理解文章的?!备鶕?jù)現(xiàn)階段中國英語的教育體系,在初高中階段完成了英語基本語法知識的學習,在大學階段,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全面擴充詞匯量。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詞匯知識的多少直接影響著他們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的發(fā)揮。沒有一定的詞匯,則無法用所學過的句法結構進行有效的交際。然而對大部分學生來說,詞匯的積累和擴充是語言學習中最大的攔路虎,所以詞匯教學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
一、詞匯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從目前整體大學英語教學情況來看,英語詞匯學習存在許多問題。在學生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詞匯量不夠大,怎么學也覺得不夠,很多單詞記不住,總是一邊學一邊忘;2.對詞匯的掌握沒有深度,沒有真正做到掌握詞匯的用法,對許多詞匯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漢語意思的層面上,因此造成了大量“中式英語”的出現(xiàn);3.對詞匯學習缺乏興趣,只是應付考試,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考試前以強記的方法大量學習英語詞匯。這樣的學習不利于詞匯的長期記憶,不利于對詞匯的鞏固和實際應用。在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很多教師在詞匯方面采取的教學方法依舊是按照單詞表,一個單詞對應一個例句;或者一下子給出這個單詞的很多種含義和用法。2.直接把目標詞匯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讀,自己記。3.對學生缺乏詞匯學習策略的引導。有些教師認為詞匯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記不住是因為學生下的功夫不夠,與教師無關,因而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詞匯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的應用
1.重視語音教學與詞匯記憶的關系。英語屬于拼音文字,詞匯的構成與拼寫、發(fā)音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好發(fā)音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學好發(fā)音,才能把所學的詞匯以正確的形式在大腦里存儲下來,以正確的形式重現(xiàn),從而有效地提高詞匯的實際使用能力。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了解英語的讀音規(guī)則,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法。英語的拼法和讀音的關系雖然復雜,但仍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那種只背字母順序而不管其發(fā)音規(guī)律的學習方法是違背語言學特點的。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注重詞匯的發(fā)音與糾音教學,尤其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部分學生受漢語方言的影響,存在對/n/ 和 /l/、/s/和/?/不分的現(xiàn)象。例如,night /na?t/ 和light /la?t/,sign /sa?n/ 和shine /?a?n/。第二,要正確區(qū)分 /s/ 和 /θ/,/z /和 /?/,注意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不要把thick /θik/ 發(fā)成sick /sik/,也不要把breathe /bri:? / 發(fā)成breeze /bri:z/。第三,要注意重讀音節(jié)。英語中有許多單詞拼寫相同,但由于重讀音節(jié)的變化而使得其詞性或意義發(fā)生變化。例如,content用作名詞時重音在第一個音節(jié),表示“內容”;用作形容詞時重音在第二個音節(jié),表示“滿意”。因此,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規(guī)范英語發(fā)音,使學生依照發(fā)音規(guī)律記憶單詞,逐步養(yǎng)成發(fā)音記義的習慣,提高記憶單詞的速度和效果。
2.利用構詞法學習、記憶單詞。英語的全部詞匯估計有一百多萬個。Laufer (1992a,1992b)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達到大學閱讀平均水平最少需要3000詞匯量。我國大學生入學詞匯量起點低,平均1800左右。四級詞匯量要求是4000,六級是5300,托??荚嚍?500,而GRE為19000左右,因而學生從入學起就面臨著在短期內迅速擴大詞匯量的問題。大量英語單詞都是加前綴或后綴之后變成的派生詞。因此根據(jù)構詞法學習、復習和記憶單詞不僅很重要,而且也很有效果。從形態(tài)結構來看,英語的構詞方式有:詞綴法,轉類法、合成法、拼綴法、逆成法、縮略法等。其中詞綴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英語中大量的詞都由詞根、前綴、后綴組合而成。美國讀者文摘出版的《如何擴大你的詞匯能力》(How to Increase Your Power)一書中把詞根、前綴、后綴稱為“擴大詞匯量的三把鑰匙”。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系統(tǒng)地教授一些構詞法知識,使學生掌握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增強學生記憶詞匯的信心。教師如果能讓學生將同一詞的所有派生詞一起記憶,那么記憶會變得輕松有趣。例如,拉丁詞根duct就可以通過附加前后綴派生出:conduct, conduction, conductive, conductible, conductivity, conductance, conductor, semi-conductor, non-conductor等詞。如果再將這些同根詞融入語境中,不僅可以記住詞的含義,還可以掌握其用法,記憶也變得更有意義和趣味。例如,The manager managed to conduct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his business with his managerial skills.
3.利用同義詞和反義詞對比學習單詞。英語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的語言,隨著英語詞匯的不斷豐富,同義詞群隨之形成,構成語義同義場。語義同義場中的詞所表達的意義基本相同或相似。在學習新詞時,如果能用學生學過的詞進行釋義,不僅可以復習以前的單詞,還可以把新舊詞匯聯(lián)系起來,豐富詞語表達方式,加深記憶。英語中語義同義場相當多,例如,brief:short, quick, condensed, terse, succinct, momentary, fleeting; admit:own, concede, confess, acknowledge。然而,從嚴格的意義上講,絕對的同義關系并不存在,同義詞雖用來表達同一概念但在語義和用法上仍存在著細微差別。例如,escape和flee這兩個詞都表示“逃”或“逃脫”的意思,但后者更強調在緊急情況下倉促逃跑之意。教師在教學中應對一些同義詞的用法進行比較,使學生能夠根據(jù)不同的語境使用合適的詞語。英語中具有反義關系的詞很多,但其反義關系也只是相對而言。英語中的許多詞都具有一詞多義的特點,其反義詞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一個詞。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找出某一個詞的反義詞。在學習詞匯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用同義詞進行解釋或利用反義詞進行對比,這樣可以加深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endprint
4.根據(jù)上下文,在語境中學習單詞。英語是一種詞義靈活、豐富的語言,它通過詞與詞、詞與句以及句與句之間的千變萬化表達人們不同的思想,孤立地學習記憶單詞有可能只記住單詞的一兩種意思,而忽略了其他的意思,從而影響對上下文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學會根據(jù)上下文猜測單詞的意思,這是一種有效地學習新詞的方法。Oxford和Scarcella(1994:106)指出,“到目前為止,詞匯學習中最有用的策略是從語境中猜測詞匯。”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把所要記憶的詞匯置于一定的上下文中,在具體的語境里準確把握某個詞的意義,建立詞匯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這樣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該詞的印象,記憶不僅準確,而且會長久。例如競選廣告中有一句話:Every vote counts!如果只記住了count有“數(shù)數(shù)”的意思,忘記了它還有“有重要性,有價值,算數(shù)”等意思,不注意從上下文去猜測和推理,會產(chǎn)生理解上的困惑和錯誤。
5.對詞匯進行分類學習、記憶。分類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手段,就是把同類的詞匯按其語義、用法、構成、搭配等進行分類組合。心理學研究表明,把相關內容集中或聯(lián)系起來學習和記憶,效果更佳。教師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將學過的詞匯進行分類、歸納,而分類的過程就是學習和記憶的過程,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對相關詞匯內容建立聯(lián)系,使學習變得有系統(tǒng)、有條理,記憶也會更加清晰和深刻。例如,可以讓學生把lead to(導致),stick to(堅持,不放棄),look forward to(期待)等放在一起學習,既有助于學生掌握這些短語的意思,又可以使學生了解to 在這些用法中是介詞而不是動詞不定式符號,這樣學生會感到學習詞匯更有意義。
6.利用聯(lián)想對同類詞進行學習。在學習一篇文章時,由于談論的是同一主題,圍繞這一主題出現(xiàn)同類詞的可能性很大。教師如果能指導學生對同類詞進行聯(lián)想、擴展,并借助這種聯(lián)想在大腦中建立一個詞匯網(wǎng),可以快速地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而且這種學習、記憶更加有效。例如,在學習Study Online這一主題時,可以聯(lián)想出以下詞語:computer, Internet, website, web page, e-book, e-shopper, e-mail, web surf, virtual life, virtual office, cyber-culture, cyber-nut, cyber-pet, cyberian, netter等。
7.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所學詞匯,加強記憶效果。學習詞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準確自如地運用它們表達自己的思想,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不能充當字典,一個單詞一個例句的給學生講解,這樣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費時、乏味,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詞匯的興趣。教師應當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學生詞匯學習情況的檢查者和解決學生詞匯問題的指導者。在教學中教師應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鼓勵學生在聽、說、讀、寫、譯中運用所習得的詞匯,并在學生犯錯時給予適當?shù)闹笇Ш忘c評。課堂活動應盡量設置語境,盡可能地使學生動起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大多以課文為基礎來講解詞匯,因而可以組織以下活動使學生練習和運用所學詞匯:(1)提問。問題要精心設計,回答問題要運用所學詞匯,這樣可以檢查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例如,“What people do you miss? And when do you miss them?”“I miss my parents. I miss them when I feel homesick.”“What would be the result if you wanted to catch the last bus but you were late?”“I would miss it.”通過提問,學生對miss 會有一個準確地把握。(2)復述課文或摘要寫作。課文講解完后,可以通過這種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引導學生使用和復習所學詞匯,加深記憶。(3)編寫故事。給出所學單詞,讓學生將這些單詞組成故事。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使學習變得積極主動。
總之,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教學策略和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根據(jù)學習材料采用靈活多變的有效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詞匯學習策略和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詞匯學習中去,有效地擴大詞匯量,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穎秋.元認知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6).
[2]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4]陸國強.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5.
作者簡介:關靖(1967-),女,河北晉州人,石河子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