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是學生步入學習的初始階段,課程的基礎性強,如何使學生轉變對學習的態(tài)度、增強學習能力,成為了當今教育界炙手可熱的話題。為了營造更為輕松實用的教學方式,中國教育應借鑒西方的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本文將對于該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前言
中國的語文閱讀教學尊崇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課堂氛圍莊重嚴肅,學生剛步入學校大環(huán)境,難免在不適應的同時對語文課程產(chǎn)生不好的情緒。近年來,隨著西方教育模式的引進與興起,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大大改善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翻轉課堂的含義及特點
(一)含義
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中,教師負責完成講解,并留設作業(yè)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而翻轉課堂將兩者對調,在課后時間里教師提供視頻資料供學生學習,而課堂時間用于答題解惑。
(二)優(yōu)點
翻轉課堂的視頻普遍簡短,多為理論知識的講解,視頻只負責錄制教師的相關動作,此設計類似一對一教學模式,拉近了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且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重新構建的學習流程使學生在視頻上很好的完成對課題內容的吸收,教師在講解過程中也可總結出學生的問題,并在下次視頻中著重講解。此外,視頻具備來回切換的功能,不像課堂上,時光一去不復返,學生做課后習題遇到不懂的情況,可以回頭重新觀看視頻,加強記憶。
三、我國現(xiàn)階段閱讀教學狀況分析
(一)教師與學生關系存在問題
現(xiàn)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占據(jù)著主導地位,負責發(fā)號施令,而學生必須服從,一旦產(chǎn)生逆反心理將會被指對于集體不負責任,其思想嚴重的阻礙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等。長此以往,教師越來越強勢,而學生嚴重依賴于教師,沒有自制力和思考學習的空間。
(二)授課方式存在問題
不論何種教學方式,對于教學的內容一定會產(chǎn)生問題。教師花費大篇幅講解課文內容、主旨、意義等,卻安排很少的時間給課后的習題,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盡量在課后進行詢問,如此當學生產(chǎn)生疑問時,其注意力將無法集中,接下來的聽課質量下降,或遺忘掉問題在哪里。
(三)課堂結構存在問題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教師負責全套的講解、答疑,即便在授課時充滿感情,也只能稱為“獨角戲”,學生并不能融入其中。如此的授課模式猶如空中樓閣,華而不實。此外,學生將閱讀課視為“非正式”課堂,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課堂秩序亂成一團,對于教師的問題只是心不在焉的附和,實則為了享受熱鬧的氣氛。
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將課前預習變?yōu)樽灾鲗W習
我國的課堂式教育要求學生對課程內容提前進行預習,這種學習方式有好有壞,學生保持預習功課的習慣,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沒有做到預習的學生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而預習過的學生會產(chǎn)生懈怠心理,不屑于聽課,兩者的聽課質量都不算好。尤其閱讀課程,對于學生的概括總結及辯字能力要求高,一旦沒有做課前預習,根本不知道文章的大致內容,教師也不會在課堂上給你時間瀏覽。采用反轉式課堂教學,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通過視頻講解與課后習題的結合,可實現(xiàn)同樣的課堂效果。例如,針對《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文,可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自行提出疑問并解答,學生在尋找問題時便完成了多次全文的閱讀,通過對學生問題的匯總與歸類,教師會發(fā)現(xiàn)普遍學生以生字作為題目;還有學生以名詞解釋作為題目;而大多是學生選擇概括文章內容或闡述中心思想,教師通過學生的解答情況就可分析出每位學生對于文章的了解程度,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進行答疑解惑。
(二)將課堂講解變?yōu)榇鹨?/p>
“翻轉式”課堂詣在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并發(fā)掘學習樂趣,因此課堂的模式應重視趣味性,學生已自主完成對于文章的學習,課堂上將有大量的時間組織游戲,進行辯論。教師針對文章內容建立課題,并查閱資料等整理相關游戲,在學生對文章更深一步的了解后,提出問題。例如,針對《小珊迪》一課進行情境劇表演,利用投影儀還原故事背景,學生分別飾演‘我、小珊迪、旅店侍者,臺下觀看的學生思考著小珊迪如果沒死會發(fā)生什么,并聯(lián)系自身環(huán)境談談自身幸福在哪里,如此安排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疑問,并結合實際作出解答,有效的利用了所學知識,真正的實現(xiàn)了活學活用。
(三)將作業(yè)變?yōu)閷W習報告
語文閱讀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閱讀量較大的學生,知識面寬,且對于詞匯的掌握多,思維的活躍性相較一般學生要高,因此,在小學教學中,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教學視頻中,教師除了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驗收外,還應拓展學生的閱讀領域,在視頻中推薦兩到三篇與教材文章內容結構相似的作品,學生可憑興趣進行選擇,在閱讀完畢后以口述的形式分享讀后心得,在計算機上制成報告,加入心得感想語音數(shù)據(jù),定期傳給教師。此方式多方面考驗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保證了學生的完成質量,應用高科技進行溝通,使生活方式更加快捷,實現(xiàn)了我國教育體制的革新。
五、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使用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改善學習質量,不得不說對于現(xiàn)階段教學是一次非常好的改觀,但目前此模式的應用仍處于發(fā)展階段,對于教學課件及教師要求都非常高,存在一定的缺陷,國家教育部門應加強該學習方法的改善工作,創(chuàng)造符合我國國情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唐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J].科教導刊(下旬),2017,(01):146-147.
[2]劉楠楠.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研究——以《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為例[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08):75-77.
作者簡介:
楊正芬(1979.09—),女,苗族,貴州安順人,2009年1月畢業(yè)于貴州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現(xiàn)供職于安順市西秀區(qū)新場鄉(xiāng)關口小學,職稱:小學語文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