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課堂組織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是決定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xiàn)在的老師們所關注的領域之一,也是一個影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它是保證有效教學的前提。所以老師要制定一套完整科學的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組織管理策略。其中分為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老師提前安排好的有效組織管理策略以及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付意料之外的情況所要采取的有效組織管理策略。
關鍵詞:低年級;組織管理;有效聽課堂教學
引言:
低年級兒童最大的特點就是活潑好動,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同時自控能力相對薄弱、很難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這些因素會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大打折扣。而一二年級正是學生開始學習數(shù)學的關鍵階段,打好基礎尤為必要。話雖如此,可對于低年級兒童這個相對特殊的受教育群體來說,認真高效的上課學習效率往往是很難保證的。所以對老師來說,如何幫助學生有效聽課是重點也是難題。
一、課堂教學前的組織管理策略。
(一)充分備課,了解教學內(nèi)容。
正所謂“有備而無患”,只有老師充分理解了書本內(nèi)容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教給學生。并且在了解書本結構規(guī)劃的基礎之上,可以將知識分為幾大體系,把握住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著重去講。比如人教版的二年級的《數(shù)學》課本,前七個單元是本冊的重難點,授課老師要有計劃性,針對性的去講。也可以提前設計一些教學語言,或者注意語音語調(diào)的變化,使課堂一改往日沉悶風格,同樣可以促進學生認真聽課。
(二)正是授課前的師生問候不能少。
與成年人不同,低年齡階段的孩子不能夠很快的調(diào)整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經(jīng)歷過課間休息,學生們的精神還處于高度興奮或者特別放松的階段,無法快速投入學習。那師生間的問候就成了他們“比賽”前的準備活動,有了心理準備,才能在“哨聲”吹響時奮力奔跑。調(diào)查顯示,師生不打招呼的課堂節(jié)奏松散,學生注意力差;而師生打過招呼的課堂節(jié)奏緊湊,學生注意力集中。常規(guī)上是學生起立問好,老師環(huán)視學生注意力都集中了,問好請坐。當然,你也可以根據(jù)班里學生情況,設計一些自己和學生的專屬用語。
(三)樹立威信,有獎有罰,嚴格要求。
古語講“嚴師出高徒”,這“嚴”可不是嚴厲,老師越兇越好?!皣馈笔菄栏褚?。有自己上課的規(guī)矩和制度,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獎罰制度也有多樣性,但體罰,帶有侮辱性的批評絕對禁止??梢允羌臃种贫龋ㄆ诠急憩F(xiàn)優(yōu)秀的同學名單,加以表揚也可以有適當?shù)莫勂?。由于低年級孩子正處于身心發(fā)育階段,以表揚的方法激勵表現(xiàn)好的同學,由于孩子們之間相互模仿,表現(xiàn)稍差的同學也會受到影響好好表現(xiàn)。比如,把表現(xiàn)好的同學,安排在稍微淘氣一點的學生身邊,但不要說XXX上課紀律不好才換位置的,這樣會對這名學生產(chǎn)生反面影響。
二、課堂教學中的組織管理策略。
(一)開展活動,培養(yǎng)興趣。
抓住低年級孩子生性好動而且表現(xiàn)欲強的天性,游戲往往最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而且對于親自實驗過的事情記憶更加深刻。舉個例子來說,數(shù)學計算是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數(shù)字對于孩子來說太死板,而生活中買東西卻再熟悉不過。可以組織一次角色扮演類游戲,一部分學生扮演售貨人員,一部分作為顧客消費。這樣讓他們對抽象的數(shù)字就不再陌生。而且從中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交流溝通能力還可以激發(fā)他們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一舉多得。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再比如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教材第五單元是觀察物體。這種都需要通過學生親自感受才能真正了解,也可以組織一些小的比賽,看看哪位同學能答得又快又準。
(二)根據(jù)情況,隨機應變。
教師隨著學生聽課時的反應,來掌握他們是否理解了剛剛所講的知識點,從而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在大部分同學都有疑惑的地方,節(jié)奏放慢,或者考慮換個角度從頭再講一遍。在學生對問題答案意見不同,有分歧的情況下,先讓同學們安靜先來,以保證課堂秩序。然后讓有不同意見的同學分別闡述自己的觀點,以便老師了解學生們的想法,以及矛盾點。針對其觀點進行解釋說明和講解分析,有針對性的解答對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事半功倍。
上課時如果外界有突發(fā)事件,教師要隨機應變,加以適當?shù)奶幚?。如果,課堂進行中從窗外飛進來一只小麻雀,學生們的注意力會被分散,全都忍不住盯著看,這樣就無法保證課程的順利進行。這時教師安撫同學情緒可以說:“你看,這只小麻雀來是為了看看誰是上課最專心聽講的好孩子?!边@樣風趣幽默的語言容易被學生接受并及時地調(diào)整了聽課狀態(tài)。比強行的制止更有效果。
(三)從學生中來也到學生中去。
有很多教師在上課時總不肯走到教室中間去,一味在臺前溜達,與學生之間有距離感,隔閡感。特別是低年級數(shù)學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容易的學科,并且由于數(shù)學本身相比體育美術類學科來說缺少趣味性,學生的興趣本來就不濃厚,如果老師又缺少親切感,那整個課堂氣氛就死氣沉沉,學生聽課效率一定大打折扣,甚至會有反感抵觸情緒。如果師生關系融洽,那同學們自然與你親近些,愛屋及烏的心理,對數(shù)學也會產(chǎn)生興趣。
另外,相對來說,坐在后面的同學更可能出現(xiàn)紀律問題,究其原因,“天高皇帝遠”與老師距離大了,教師的影響力也小了。教師走到學生周圍,對其近距離的加以影響。有同學違反紀律,以眼神、動作等交流方式代替語言交流,既不會打斷自己上課,也不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保證課堂節(jié)奏也保護學生自尊心不受傷害。而且,中國自古講究“因地制宜”,孔夫子也推崇“因材施教”。所以針對低年級學生上課聽講問題,也應該找準其自身特點,以及對應的管理教育模式。重要的是,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幫助學生從小鍛煉意志,戰(zhàn)勝惰性,為以后漫漫人生路做好保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民對教育事業(yè)的關注越來越多,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對學生教育方向越來越全方位,多領域,高層次。也正因如此學生要學習科目不斷增多,平均到每一科目上的時間就會相對減少,所以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安排時間。
結束語: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自古以來,一個老師對人的影響非常深遠。除了自身要學識淵博,品行端莊以外,如何將知識有效的傳達給學生也至關重要。組織管理課堂效率的高低也是對一個老師教育水平高低的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1]李鎮(zhèn)西.把心靈獻給孩子[M].漓江出版社,2009.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1984.
[3]戚業(yè)國.課堂管理與溝通[M].北京師范大學,2005.
[4]王永春.小學數(shù)學思維方法梳理[R].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