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授受表達是日語習得的一大難點,它不僅體現了日本的文化內涵,還體現了日本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日本人強調受恩,避免施恩的交際原則使授受表達在日常交流中頻繁出現,授受表達成為了日本人喜歡的表達方式。本文通過分析禮貌策略與授受表達的關聯,旨在幫助日語學習者掌握授受表達的語用原則,避免跨文化交際失敗的產生。
關鍵詞:禮貌策略;授受表達;應用
授受表達的學習不是單純的語法項目,學習者除了從詞匯、語法等角度加深對授受表達的理解外,還要更多地從語用層面入手,探究其內在理論基礎及語用規(guī)則,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授受表達的內涵,才能掌握地道的日語。
一、關于B&L的禮貌策略
(一)面子理論。
B&L(Brown和Levinson)認為簡單地 說“禮貌”就是“為了維持順暢的人際交流而采取的禮貌策略”。他們認為:“禮貌”是典型人(能進行正常交流的人)為了滿足面子而采取的理性行為。他們對“禮貌”的定義最顯著的特征是“面子”理論的應用。社會學者Goffman 提出了“面子”理論,并如是定義:“フェイス”とはよいとされている社會の特性によって描かれている自畫像であるが、自分を見えばよくすることで、その職業(yè)や宗教全體をよく見せるときのように、他者と共有していることもある。人類在社會生活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會與周圍的人產生聯系,與他人的人際關系和公共自我形象,就是所謂的面子。在于他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既要保全自己的面子不被他人侵犯,又要尊重他人的面子?!懊孀印庇袃煞N,一種是積極面子,一種是消極面子。積極面子是指滿足對方想被認為友好的愿望,也就是希望別人接納的愿望;消極面子是指滿足對方不想被強迫、不想被限制自由的愿望。
例1 「さあ、入って。」
例2 「もしよろしければ、どうぞお入りください。」
根據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的定義,例1表示積極面子,滿足了對方希望友好、不被疏遠的愿望;例2表示消極面子,滿足了對方不被強迫、不被干涉的愿望。
(二)FTA的產生。
FTA是指威脅面子的行為。FT是指面子傷害度。在社會交流中,雙方都在盡力維護對方的面子和保全自己的面子,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威脅面子的行為。比如在向他人發(fā)出請求的時候,如果對方拒絕了請求要求,就威脅了發(fā)話人的面子。如果不拒絕發(fā)話人的請求,自己的面子又受到了威脅。
威脅面子的行為(FTA)包括四種:
(1)威脅聽話者消極面子的行為:命令、勸告、強迫等;
(2)威脅聽話者積極面子的行為:牢騷、譴責、反語等;
(3)威脅說話者消極面子的行為:接受申請、接受感謝、不感興趣的約定等;
(4)威脅說話者積極面子的行為:謝罪、接受贊美、告白等。
發(fā)生面子威脅的時候,我們要盡力縮小FT的值。FT值越高,越需要禮貌策略的支持。B&L提出了FTA的矯正策略。
(三)FTA的矯正策略。
為了保全面子,消除FTA行為,B&L提出了五種矯正策略。
(1)不采取矯正措施(bald on record without redressive actions)。說話者可以直接向聽話者表明自己的意圖。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可以不采取矯正措施。在緊急情況下;對聽話者面子沒有威脅的情況下;說話者的權利遠遠大于聽話者的情況下。
(2)積極禮貌對策(positive politeness,簡稱PP)。是指滿足聽話者積極面子需求的禮貌對策。B&L提出了五十種方案。
(3)消極禮貌對策(negative politeness,簡稱NP)。是指滿足聽話者消極面子需求的禮貌對策。B&L提出了十種方案。
(4)隱諱型禮貌對策(off record)。說話者將表達曖昧化,使聽話者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其意義。B&L提出了十五種方案。比如:暗示、隱喻、反語、曖昧、夸張等都屬于隱諱型禮貌對策。
(5)避免威脅面子(Dont do the FTA)。這種策略是最禮貌的表達方式,不會對說話者面子造成威脅。但由于說話者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通常帶來交際失敗的后果。
這五種禮貌策略中最重要的是積極禮貌對策(PP)和消極禮貌對策(NP)。PP使聽話者自尊心得到滿足,使其心情愉悅,滿足對方積極面子需求的禮貌策略。PP包括15中具體策略。NP是為了不傷害聽話者的自尊心,不增加對方心理負擔,不侵犯對方的領域,滿足對方消極面子需求的禮貌策略。NP包括10種具體策略。語用論的禮貌原則在分析授受表達的語義機能和特征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例3a 先生はわたしの意見がおもしろいと言いました。
例3b 先生はわたしの意見がおもしろいと言ってくれました。
從語法角度分析,兩個句子都沒有錯誤。但日語表達中要用第二種表達形式?!挨皮欷搿钡膽茫m然違背了配合原則中的數量公理,傳達了多余的信息。但是,說話者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激之情,符合了B&L的禮貌策略,是對對方面子考慮的結果。日語交流中,當說話者將對方的行為作為恩惠行為,并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時,要用授受表達。
二、禮貌策略在授受表達中的應用
(一)“(て)あげる”中的禮貌策略。
益岡指出:“(て)あげる”的使用頻率低于“(て)くれる”和“(て)もらう”。
例4 先生、荷物を持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
這一表達中,說話者強調了自己對老師的施恩行為,說話語氣高高在上,施恩于人的感覺非常明顯,是不禮貌的表達方式。威脅了聽話者的面子。因此,當說話者單方面認為接受者接受了恩惠的情況下,就產生了FTA現象,對于聽話者產生了施恩的感覺,威脅了聽話者的免洗,因此,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盡量不用“(て)あげる”。當說話者要表示“我?guī)湍恪钡臅r候,可以采取轉換說話者和聽話者立場的禮貌策略。這種立場的轉換正是考慮對方消極面子的禮貌說法。如:“~(さ)せていただく”和“お+動詞ます形+する”等形式。endprint
并不是所有場合都不能應用授受表達“(て)あげる”,當“(て)あげる”用來表示“親密關系”和“共有的立場”時,可以使用“(て)あげる”。根據B&L的禮貌策略,這兩種用法屬于說話者想接近對方,想被對方認為友好的積極禮貌策略(PP)。因此,當說話者和聽話者處于平等的關系,雙方一致認為聽話者接受了恩惠的情況下,“(て)あげる”表示了積極的禮貌策略(PP)。
(二)“(て)くれる”中的禮貌策略。
根據B&L的禮貌策略,“(て)くれる”可以分為積極禮貌策略和消極禮貌策略。積極禮貌策略主要用于“(て)くれる”表示直接受益和間接受益的情況下。消極禮貌策略主要用于“(て)くれる”表示立場反轉和諷刺的情況下。
例5 弟は新聞を買ってくれました。
例6 桜の花がうまく週末に満開になってくれました。
在表示直接受益和間接受益的時候,“(て)くれる”用來表示說話者對對方的感激之情,滿足了對方的積極面子,屬于積極禮貌策略。如例句5和6。
例7 Aこれあげる!
Bえ、いいの
Aこれ、一人で食べきれなくて、あなたがもらってくれればちょうどいい。
例8 俺の単車を盜んでくれた**君どうもありがとう。
例7中恩惠的給予者與實際的受益者交換了立場,好像自己接受了恩惠,從而減輕了對方的心理負擔,使交流順暢進行。滿足了對方的消極面子需求,屬于消極禮貌策略。例8中對于**君的行為本該是否定的評價,但說話者卻運用了本表示恩惠意義的“てくれる”句,表達了自己的受害行為,語氣中充滿了強烈的諷刺意味。諷刺機能違反了“配合原則”,傳達了多余的信息。但威脅聽話者面子的可能性變低,繼續(xù)維持了雙方的友好關系,滿足了對方的消極面子,屬于消極禮貌策略。
(三)“(て)もらう”中的禮貌策略。
“(て)もらう”表示的是說話者向聽話者發(fā)出請求,根據說話者的請求,聽話者對說話者實施恩惠行為,說話者接受了恩惠。在這一過程中,“請求”這一行為會產生威脅對方消極面子的可能。“(て)もらう”的使用是考慮聽話者消極面子的說話。
例9 私はジョンさんに英語を教えてもらいました。
例10 私が來る前にここで待ってもらいます。
例11 先生に踴りをほめていただくなんて。
例9和例10屬于“使役型てもらう”句,例11屬于“被動型てもらう”句。說話者滿足了聽話者消極面子需求。根據B&L的禮貌策略,強調自己受恩,自己背負債務的表達屬于消極禮貌策略。消極禮貌策略強調自己受恩,對于對方是非常禮貌的說法。
例12 週末にAがBの家で食事をすることについて相談している。
A:じゃ、今度の日曜日にお邪魔するね。
B:うん。あ、いいよ。こちらで用意させてもらうから。
例12中通過使用“てもらう”將受益立場進行了轉換,換成了自己,從而減輕了本來要來添麻煩的A的心理負擔。這是滿足對方消極面子的行為,屬于消極禮貌策略。
三、總結
綜上所述,B&L的禮貌策略在授受表達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禮貌策略在保全會話參與者的面子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日語教師而言,日語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語法層面,應該滲透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堅持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并行。幫助學習者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語用意識,促進學習者理解中日禮貌原則的差異,減少不同國家間“禮貌原則”不同而產生的跨文化沖突。
參考文獻:
[1]朱世波,葛曉昱.日語寫作中授受表達的誤用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 2011(10): 32-33 .
[2]王星.授受動詞與日本人的文化心理特征[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3):17-19.
[3]王南.從文化視角看日語的授受表達[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0(1):96-100.
[4]Leech,G.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Longman.1983.(池上嘉諺·河上誓作訳.語用論.紀伊國屋書店). 1983:149-150.
[5]Brown&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ObanaYasuko,1987.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省“十二五”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專項2015年度課題“建構主義視閾下《基礎日語》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WYYB150161)”以及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17年度校級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課題編號2017XJJGXM1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郭力(1978—),女,漢,遼寧大連人,碩士,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和日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