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桑卓瑪
【摘要】數學是一門應用非常廣泛的學科,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價值,這樣,把數學融入實際生活,學生就不難體驗到數學所蘊含的趣味和其它學科所無法替代的作用。學生只有會學習,才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夠在快樂中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學數學課堂上的趣味性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課堂;趣味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54-02
一、趣味導入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合適的數學課堂導入方法等于譜寫了一首教學樂章優(yōu)美的前奏,是引起我們小學教師和學生之間情感共鳴的第一個音符。如果想要使小學生感覺數學課學起來“有意思”,一個合理、有趣的數學課題導入方法是非常關鍵的。良好的開端就是我們成功的一半。一個有趣的導入方式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一節(jié)課是否教的成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的“導”就是指的引導,“入”就是指的進入學習。我們說的導入技能就是小學教師以所要教授的教材內容為目標,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開始,通過一些巧妙的方法和有趣的語言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協助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小學課堂數學知識的學習。
二、激發(fā)興趣,輕松教學
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良好的興趣不僅使人開闊眼界,還可以積極主動地從事各種自己所喜歡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小學生主動地去鉆研數學,與同學、與老師一起克服學習數學時遇到的困難。作為師者,要努力把數學這種內在力量顯示出來,使學生看到一個“快樂的數學王國”,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對數學產生深刻的興趣。如在教學“20以內個數的認識”時,我出了這樣一道題:同學們排隊做操,小華的前面有5個同學,后面有8個同學,這一隊一共有多少同學?讓學生解答,結果學生們不假思索的告訴我:5+8=13(個)??粗鴮W生們一個個神氣的神態(tài),我并沒有急于表態(tài),而是講了一個故事:兔媽媽帶小兔們到草地上去做游戲。天黑了,兔媽媽讓小兔們把隊伍整理好準備回家。她認認真真的數了數,大吃一驚:“不好,丟了一只小兔”。她又仔仔細細數了一次,小兔卻一只都沒少。為什么14只兔子變成了13只呢?這時學生們頓有所悟,邊笑邊喊:“兔媽媽把自己都忘了數了?!币舱谴藭r,學生們馬上意識到剛才那道題存在的錯誤。其實,每一個人都充滿著幻想,開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較大的選擇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問題也就相對豐富。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想象力豐富,思路開闊,樂于表達自己的發(fā)現和見解。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便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如在學習數的大小比較后,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95<□我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可以進行合作討論,然后反饋交流,起初我把數的順序從小排列,問:你還能有其他的填法嗎?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說出一大串101、102、103……那是遠遠超過當前所學的范圍的數,接著我說:“還有寫嗎?寫得完嗎?”給學生留下了較大的思考余地,學生竟然有說出“無數個”,課堂氣氛異?;钴S,一堂好課就是這么激活的,教師也能輕松愉快地教學。
三、有效的教學方式選用
新課程改革給課堂教學帶來的改變是全方位的。這其中最重要的轉變應該算是課堂學習方式的轉變。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看,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教師占用了絕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學生只能是被動地聽講,在教師的指導之下練習。因此,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數學學習是枯燥的、低效的。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卻是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動學習占據了絕大部分的課堂時間,教師隱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數學學習就是有趣的、高效的。因此,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應該積極地改變教學的觀念,順應教育、教學的潮流,深入思考并大膽探索適合本班學情的優(yōu)良教學方式、方法。
雖然從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角度來說,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是主流方式,但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師還是要根據具體的學情選擇最佳的操作方式,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程序進行規(guī)范,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相應的訓練,使小組合作更加完善,更加高效。
四、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
21世紀是信息技術大爆發(fā)的時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帶來了質的飛躍。我們中國的教育由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走向“屏幕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小學生展現一個生動形象的數學世界,使抽象的小學數學知識具體化、清晰化、趣味化,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無窮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這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對數學課產生厭學情緒、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同時還有利于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關于一堂好的小學數學課的標準有許多,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不管怎樣,課程目標的實現、教學方式的選擇、教材內容的活用以至教學效果的達成都是需要評判的標準。特別是關于教學方法的選用上,雖說“教無定法,只要得法”,但只要是小學數學教師從自身的教學長處出發(fā),從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出發(fā),從尊重并活用學情出發(fā),選擇了正確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的重難點進行有效突破,那么,課堂教學效果就有了保障,也就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羅彥明.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施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262.
[2]楊珂.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OL].學周刊,2016,(31):151-152.
[3]伊永傳.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教學的基本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93.
[4]姚桂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23):56.
[5]譚銀華.論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的趣味性[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3年8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