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新偉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能夠按照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但是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教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進行簡要介紹,同時提出幾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改善對策,希望能夠為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 ; 課堂教學 ;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246-01
教學設計指的是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以及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教學諸要素進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從而選擇一種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主要以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為主要的內容。教學設計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教學設計目標要明確、全面
有明確目標的指引是教學活動成功的前提,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對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明確、合理,將會直接影響甚至決定這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從而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應該從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兩方面著眼,保證教學目標的明確性以及全面性。例如在對《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多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以及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應用,教學內容就直接對應了本課的知識技能目標。而本課的發(fā)展性目標因素也蘊含在教學內容中,也就是說在進行公式推導的時候,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真正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能夠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并且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以及積極的情感體驗。那么,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將教學目標確定為:(1)讓學生掌握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且能夠使用多邊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2)引導學生參與到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抽象概括能力。(3)讓學生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參與來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興趣。以上目標中第1條是知識技能目標,而2、3條是過程性目標,充分體現了教學目標的明確性以及全面性。
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有效
教師在進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學習能力以及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出發(fā)。首先,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能夠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將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生數學學習的認知起點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夠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并能夠對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解決,不斷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包含相應的數學問題,并且教學情境中應該包括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解決來掌握相應的知識。最后,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應該包含的問題具有層次性以及整體性,讓教學情境在教學實踐中貫穿始終,通過不斷深入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知識,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畫、圍、拼的活動,可以讓學生用線圍成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三角形,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三角形進一步感知;可以讓學生在長方體中尋找不同和相同的長方形,增強學生對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理解。再例如在學習《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像進行折疊,讓學生自己尋找這些圖形的對稱軸。通過這樣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教學知識,還能夠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層次性以及整體性。
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對教材知識進行全面的掌握,然后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對相關資料進行查詢,并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融入各種數學游戲,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能夠營造出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并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面積單位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將學生合理分為5-6人的小組,讓每個小組測量不同物品的面積公式,讓小組內的每個成員分別記錄、測量、監(jiān)督測量和匯報測量的長度,并對面積進行計算。再例如在學習《圓柱的體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通過實踐來將把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讓學生通過對圓面積進行推導來將圓柱體切割成長方體。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具有發(fā)現問題并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樂于探究、勤于動手。
四、結束語
受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經驗、個體差異以及自身素質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存在著例如教學目標“本末倒置”,空泛、含糊,情境創(chuàng)設牽強附會,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等多種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對課堂教學設計內容不斷優(yōu)化,來使教學設計能夠給予教學工作正確、有價值的指導,來對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量進行提高。
參考文獻
[1]馮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22(11):211-212
[2]周宏梅.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J].學周刊.2015,18(08):51-52
[3]喬東海,張莉.基于自主創(chuàng)新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15(11):147-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