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鳳
摘 要:在當今的社會新課程理念下,經(jīng)有關部門決定重新拾起古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高中語文教學在執(zhí)行新課改要求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要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怎樣使古文融入學生的的日常生活中,怎樣落實新課改思想,創(chuàng)新性拯救古文,是主攻的最終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古文;教學;興趣;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相關部門漸漸認識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并隨著新課標的推進,在課程結構中發(fā)生了許多改變,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文言文的篇數(shù)上新增了不少;二是文言文在高中語文中出現(xiàn)不再集中,而是采用混合的排序,把文言文排在了其他文章之間;三是在分值上對文言文給予更多的肯定。通過這些課改,我們可以看出,文言文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正在慢慢發(fā)生改變,同學們學好文言文有助于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傳承我們的傳統(tǒng)精神,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因此,在現(xiàn)階段的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老師應該努力改革,做順應時代的潮兒,建立健全古文教學策略。
一、改模式,變傳統(tǒng)
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模式為在一堂45分鐘的課程中,老師從開始就不停地向同學們講解這篇文言文的各個要點,在講臺上全神貫注地講著知識點,同學們在下面認真地做好筆記,哪個字認識,做好標記,哪個詞語不知道意思,做好注釋。在老師的講解下哪段話是重點,做下記號并把老師做的分析記在書上。一節(jié)課就這樣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同學們頭也不抬地做著各種筆記。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高中階段特別是文言文教學中最常見,因為文言文不與現(xiàn)代文一樣,同學們只要拿到一篇現(xiàn)代文就能滔滔不絕的念出來,而拿到一篇文言文可能首先字就認不得。畢竟文言文的年代久遠,要讀她,自己的文字功底一定要好。那么在教學中,如何解決這一大難題呢?根據(jù)從事語文教學多年的研究,我認為在新課標的課改下,語文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助,課文為材料。把古文教學思想與現(xiàn)代教學思想相結合對同學們進行教學,激發(fā)同學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進而培養(yǎng)同學們的愛國精神。
二、重興趣,輕理論
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在同學們學習高中文言文時,如果對文言文有學習的興趣,那么在老師的講解下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老師如何使同學們對離自己年代已久的文章產(chǎn)生興趣呢?第一,要學會介紹文言文的背景,比如,在學習“鴻門宴”一課時,老師要先向同學們埋下引子,說說鴻門宴的由來,鴻門宴會中發(fā)生的一些趣事,比如,項羽為什么會賜樊噲生的豬蹄呢?樊噲又為何會吃呢?讓同學們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第二,在講到精彩的部分時,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同學們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感受他們之間的微妙關系。
古文是古人留給我們唯一的研究的文字,是他們的社會經(jīng)驗,也是我們國家最寶貴的精髓,學習古文是我們每個高中生的必不可少的一課。
三、講方法,重技巧
由于歷史的原因,文言文中的字詞句與現(xiàn)代文有明顯的區(qū)別。因此,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無疑是枯燥的,因為你要對文言文中的多音字進行分辨,生字詞進行注解,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對重點句段進行深層次的揣摩,這些部分在高中階段的同學們看來無疑是最困難的。那么我們要怎要做到使同學們愿意去讀?去理解呢?
(一)讓學生進行自我的朗讀
在文言文下面都有注解,在對一篇新文言文進行講解時,先提前讓同學們進行試讀,根據(jù)自己以前所學的文言文知識,文言文下方的注解,對文言文進行一次簡單的試讀,讓同學們自己去感受文言文獨特的魅力,戰(zhàn)勝自己的畏懼心理。
(二)讓同學們毛遂自薦的朗讀
比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一課時,通過同學們的提前預習,讓同學們進行自發(fā)的朗讀,在兩到三名同學朗讀過后,老師根據(jù)同學們朗讀時體現(xiàn)出來的不同問題進行總結,得出大部分同學的問題,并進相應的改正。因為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很多字詞的讀音的錯誤會導致意思的曲解。
(三)班上同學集體的朗讀
在經(jīng)過前面兩輪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朗讀,在朗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共同的問題,比如,一些字詞的后鼻音在集體的朗讀中最容易體現(xiàn)出來,老師再進行相應的改正;最后才是老師的標準讀法,在讀“荊軻刺秦王”時對同學們出的地方加以停頓,比如,開篇“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中的“翦”字和“虜”字,對文中字詞的斷句、前鼻音、后鼻音進行正確的解讀,讓同學們再次對自己出錯的地方進行改正,讓同學們體會完整讀法帶來的語境。
四、提認識,固基礎
通過新課改后,文言文在語文課中的比例進行了很大的更改,但有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存在問題,在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下,想改變老師們的思想,最直接的方法還是改變在各考試中文言文的所占比例,比如,增加文言文在期中考試中的分值,增加文言文在高考中分值,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老師會不自覺地去抓同學們的文言文功底,進而提高同學們的文言文解讀能力,培養(yǎng)同學們的愛國、愛家的精神。
對于學習文言文,是一場持久戰(zhàn)。需要學生與老師的共同努力。在教育部的帶領下,讓我們好好學習文言文,傳承經(jīng)典。實戰(zhàn)放在課堂中,老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同學們進行教學,在教學模式中,要大膽地去創(chuàng)新,讓同學們自主地去學習,去學好文言文。
參考文獻:
[1]王秀枝.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加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初探[D]. 河北師范大學,2015.
[2]劉燕.高中語文古代經(jīng)典文本閱讀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