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祥
摘 要:作為化學學科的子系統(tǒng),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科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瘜W實驗則更加直觀和形象地詮釋了化學的所有魅力,在化學實驗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更加深刻又輕松地對化學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本文主要針對實驗探究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教學;實驗要求
一、化學實驗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在課堂上演示千變?nèi)f化的化學實驗,對于講臺下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最激動人心的事情了。然而,正是在這樣的時刻,更容易出現(xiàn)危險事故,化學反應往往引起光、熱甚至爆炸等,我們要更加牢記化學實驗中的安全事項注意,安全知識方面不得不引起師生的重視。
(一)酒精燈的使用
酒精燈的使用遵循“三不”原則:①不能向正在燃燒的酒精燈內(nèi)直接添加酒精;②不能用點燃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盞酒精燈,可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③不能能用嘴吹滅酒精燈,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酒精燈的蓋帽將火焰蓋滅。另外,酒精燈內(nèi)酒精的添加量應該在酒精燈容器容積的1/3~2/3之間;當酒精燈被打翻,酒精在桌面上燃燒起來時,不能能用水將火沖滅,因為酒精的密度比水小,酒精會浮在水面上,隨水流流動,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從而使火勢更旺。
(二)試管的加熱
加熱試管時,先對試管預熱(即均勻加熱),再進行局部加熱,以防試管炸裂。再者,加熱試管時,試管口不可以對著人,以防反應物受熱后噴出傷到人。
(三)硫酸使用
硫酸沾到皮膚上,先用干抹布擦干凈,再用清水沖洗,不能先用水沖洗,因為濃硫酸遇水會釋放出大量熱量,使得皮膚燒傷更加嚴重。稀釋濃硫酸時,由于濃硫酸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水沿著容器壁或玻璃棒慢慢流下,并不斷地用玻璃棒攪拌,使產(chǎn)生的熱量及時散發(fā)。
二、化學實驗探究在課堂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中學生正處在知識系統(tǒng)建立期,對知識的好奇與興趣剛剛萌芽,這個時期,處在初中化學教育教學崗位上的老師應該努力挖掘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幫助他們從小就建立起對化學學科的熱愛和孜孜不倦的學習態(tài)度。在21世紀的今天,學習化學學科是與新時代的科技接軌,例如高新材料的合成及應用需要有一定的化學知識的儲備,各種食品添加劑離不開化學,現(xiàn)代交通工具需要石油化工產(chǎn)品……我國著名化學前輩楊石先生說過:“農(nóng)、輕、重、吃、穿、用,樣樣都離不開化學”。
三、化學實驗探究在教學課堂應用的策略
(一)化學實驗引導理論知識
化學實驗是對化學知識理論的深度理解和創(chuàng)新應用。在完成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記憶、思考,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學習化學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走近化學,學會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現(xiàn)象,做到把化學具體化,這是化學所具有的實際應用性所決定的。在實驗過程中,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書本上沒有出現(xiàn)過的新的問題,學生需要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新問題的出現(xiàn),并思考解決該問題的方法,總結出經(jīng)驗和規(guī)律。例如: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中,選擇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的裝置,實驗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試管底部炸裂的現(xiàn)象,是由于加熱過程中試管口沒有向下傾斜導致液體回流發(fā)生事故,還是加熱試管事先沒有對試管進行預熱處理導致局部受熱而炸裂制取氣體結束開始收集氣體時,用排水法進行收取,是選擇向上排水法還是向下排水法?確定操作步驟無誤的情況下收集到的氣體驗純不合格,又是什么原因?如何判斷將要收集的氣體較純?這一系列實驗中的易錯事項需要學生對實驗器材的規(guī)范使用有良好的掌握,需要對實驗過程的原理有清晰的認識,需要對實驗誤差采取一定的降低減少措施,需要對實驗中的藥品特性等有熟悉的認識。
(二)化學實驗激發(fā)熱情
初中學生處在興趣的萌芽時期,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喜歡探索,追求刺激和新鮮,對未知事物充滿想象和向往。這個時期正是需要有正確和健康的教學引導,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出孩子的學習潛能,引領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發(fā)揮出孩子的特長,逐步確立學生的人生航向。而化學學科的學習對孩子而言無疑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以實驗室里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實驗,第一步,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紅磷,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塞緊塞子;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通過實驗可以觀察到如下現(xiàn)象:第一,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第二,放出大量的熱量;第三,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水沿著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內(nèi)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空氣總體積的1/5。從而得出結論: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為例:實驗步驟如下,第一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第二步,從錐形瓶口裝大理石,塞緊塞子;第三步,從長頸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稀鹽酸;第四步,收集氣體;第五步,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已收集滿。做實驗時,老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為什么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為什么最好選用稀鹽酸?”讓學生們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們探索欲望,自覺地投入到實驗探究的過程中來,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正確結論。
對于初中生來來講,這是視覺沖擊帶來的“享受”,這樣的變化通過動態(tài)和色彩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興趣盎然,對實驗多了一些好奇與探索,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好的途徑。
四、總結
作為極具實用性的一門學科,化學學科的進一步探究和學習對于由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化學。初中生處于理想意識的萌芽時期,這一時期對于初中生在學習情志方面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在興趣懵懂期,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需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和多樣性能夠很好地滿足這一時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化學以它獨有的“魅力”影響著許多的初中生。相信我們會做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牛新文.芻議初中化學中的實驗探究[J].學周刊,2017(8):23-25.
[2]張翠華,郭紅偉.實驗探究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3):31-33.
[3]魯禮琴.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礎學科,2016(6):114-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