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琴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有效進行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作為教師要注重學生平時的積累,引導和鼓勵學生善于觀察生活,親自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動眼的習慣,日積月累,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逐步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閱讀;創(chuàng)新
學生們??嘤趯懽魑摹S谑?,一篇篇學生習作要么千篇一律,毫無特色,要么空洞無物,言之無味。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有效進行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引導和鼓勵學生注重平時的積累,善于觀察生活,親自體驗生活,還要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動眼的好習慣,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才會逐步提高。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談一下小學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一、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好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只要是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次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進行一次乒乓球比賽,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通過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活動的樂趣和感受,學生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班級實際,可讓學生通過寫日記或周記來積累。日記是訓練學生寫作的重要方式,更是師生心靈交匯的一種重要渠道。日記為寫作收集素材,同時不斷豐富了自己的閱歷,為寫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二、給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
閱讀與寫作是一個統一體。寫作的技能、本領應該是從閱讀中來的。但是如何教學生閱讀,我認為要注重方法的指導:
1.教學生自己感悟。語文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體會,通過眼前所讀的文字提取自己的生活積累、調動自己的親身體驗去再現作者筆下的情景、去體現作者的生活感受。例如,對于《趵突泉》中的“冒,冒,冒,永遠那么晶瑩,永遠那么活潑”這句話,有學生讀出了自然界的“神奇”,有學生讀出了大自然的“偉大”,有學生讀出了泉水的“持之以恒”,有學生讀出了泉水的頑強生命力,對此,我都充分的肯定,因為這是一種體現主體意識的自我閱讀。
2.教學生在讀中傳情。在學生“讀中領悟情”之后,教師還應要求吟誦品味,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進入作者的意境、傳達文字的情趣、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語言渲染、音樂背景等手段,帶動學生多種感官,使情動于中,形之于聲。例如,在學習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時,我通過音樂、語言、畫面把學生帶入了美好的暮春田園?!澳憧吹搅四墙馉N燦的菜花地了嗎?你聞到了菜花的陣陣香味了嗎?你聽到了孩子們的聲聲歡笑了嗎?”三個問題,伴隨著美妙的樂曲調動了學生多種的感官去喚起記憶中的感知,“菜兒黃,蝶兒飛,孩兒戲蝶”的場面形象的出現在學生的頭腦中時,我就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你仿佛看到的景、所能體會的“情”表達出來,即“讀中傳情”。
三、加強思維方式訓練,培養(yǎng)學生作文創(chuàng)新能力
作文的過程是對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綜合訓練過程。葉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梢?思"是作文的最初階段。兒童作文是兒童思維的產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現的前提。
教給學生思維方法,訓練小學生思維,需要老師的引導。在引導過程中,讓學生探索以小見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為加強思維方法的訓練,或結合課文、或結合范文,或結合學生生活實例,讓學生觸景生情,觸類旁通,聯想思考。這樣長期注重思維訓練,學生認識水平明顯提高,并學會了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作文,寫出的作文別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如:《樓房高了,藍天少了》《我與凡卡比童年》《窮人故事續(xù)編》《由烏鴉喝水想到的》等作文,充滿童趣,又散發(fā)出理性思維的光芒。
利用活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作文教學應當把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放在首位,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滲透到活動中去,如欣賞音樂作文,我是利用學生在音樂課中學到的節(jié)奏、旋律等知識,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欣賞和分析,體味樂曲的情感和意境,產生共鳴,再進行形象思維,在頭腦中構建創(chuàng)造出符合本曲主題的連續(xù)畫面,最后引導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
四、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通過反復訓練,片段講評,使學生懂得語言積累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后,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為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jié)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東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離開我。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fā)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fā)就在后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蕩蕩的,怎么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很感人,學生是用心說真話、說實話。
五、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的意識,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一定能激活,創(chuàng)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一定會能得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