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蓮
【摘 要】情感教學在課堂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并滿足新課程改革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推廣多媒體技術和更新教學理念三種方式來完善課堂中的情感教學。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感教學;研究
情感教學主要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交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情感教學能夠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完成教師向學生傳遞歷史知識的要求。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能夠逐漸影響學生的個人情感,特別是對祖國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實現新課程改革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對于初中歷史教師來說,必須要從這三方面入手去改善教學方法。
一、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處于一種“上下級關系”,教師是絕對的權威,學生在課堂中只能夠被動的接受。這種師生關系嚴重影響了歷史課程情感教學的推廣和普及。因此,構建情感教學首先就要轉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無論是在課下還是課上,都要盡可能通過談話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拉近師生關系。其次,除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之外,教師更應該在教學中注重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達到新課程標準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例如,在學習《十年“文化大革命”內亂》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用與學生共同討論的方式來對事件進行正確客觀的分析。
二、積極推廣多媒體技術
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大多數的教師已經逐漸意識到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的弊端,并開始將先進的教學手段融入到課堂中,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歷史情感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推廣也十分重要,它可以通過圖片、聲音等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去,并積極參與課堂中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抗日戰(zhàn)爭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去展示一些日軍暴行的照片,也可以向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源,通過這些歷史資料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但是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雖然采取了新的教學模式,但是其教學理念仍然沒有從根本上發(fā)生轉變,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依然很低,嚴重影響了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更不要說在課堂中構建情感教學了。想要改變這一情況,就必須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不能將成績再作為教學中唯一的評判標準。而是要注重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不斷開發(fā)各種教學資源,例如影像資料和歷史文物等等,努力在課堂中將其中包含的情感因素挖掘出來,引起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1]胡文芳.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教學行為研究[J].才智,2015(18)
[2]常春.構建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