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翀
【摘 要】長時間以來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被人們漸漸的淡化和忽略。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本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不應被淡忘。物理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物理學習內化的帶有物理學科特性的品質,是學生素養(yǎng)的關鍵成分。
【關鍵詞】物理教學;德育滲透;課堂實踐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么是德育滲透?所謂德育滲透是指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也就是說把知識內容與其可載的思想同時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在飽食知識的同時品味思想的甘露。教育者根據(jù)教育目標和培養(yǎng)要求通過借助載體、建構氛圍熏陶、引導教育對象,使之接受有關思想、觀點、作風、行為,實現(xiàn)教育意圖的教育形式。
其次,怎樣進行德育滲透呢?反思過去德育,我們過度地關注“觸及靈魂”德育,更多地停留在口頭上,太空洞太抽象,過度地寄希望于一次教育使學生“茅塞頓開”、思想大大轉變。其實,如果少了“潤物細無聲”量的積累,“觸及靈魂”的質變又如何發(fā)生呢?立德樹人理當成為教學的中心和重心,老師們要多下苦功夫,走近學生,了解他們的內心,運用多種途徑對孩子進行道德熏陶,潛道德入學生心靈于無聲才是當務之急。物理課堂教學絕不只是要培養(yǎng)知識的能人,沒有道德和節(jié)操,知識又有何用?
課例1:在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四章第一節(jié)《光的直線傳播》這節(jié)課中,以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視頻引入新課。首先讓學生暢談這則傳統(tǒng)故事帶給你的啟示,學生對故事的內涵把握的相當準確。我也借機鼓勵學生向匡衡學習那種刻苦學習的精神,同時提醒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要注意愛護眼睛、保護身體健康、合理作息。學生自己理解了故事中匡衡的精神內涵,同時也感受到了老師的關心,學生自然地接受了老師的建議。緊接著我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匡衡的故事中蘊藏著怎樣的物理知識呢?把傳統(tǒng)故事與物理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課堂教學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課件展示出匡衡的生平介紹,學生了解到匡衡和自己是同鄉(xiāng),增加了學生的家鄉(xiāng)自豪感,也激發(fā)了學生對家鄉(xiāng)歷史文化的研究興趣。
課例2:在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一節(jié)《質量》這節(jié)課中,以《孔融讓梨》的故事視頻引入新課。教師介紹:孔融至今被人們所傳誦的是禮讓的美德!希望同學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也能夠相互禮讓!緊接著我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大小不同的梨在體積上是不同的,從物質的角度講它們又有什么差別呢?再通過分析、比較身邊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所含物質多少的不同引出質量的概念。這時,學生就會明白孔融是把質量大(所含物質多)的梨讓給了別人,而自己留下了質量?。ㄋ镔|少)的那一個。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天平的使用是重點。在學生學習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實驗態(tài)度。例如:實驗完畢要整理實驗器材;記錄實驗測量結果要仔細、真實;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要實事求是等等。本節(jié)課結束總結時,我提出對學生們一點希望:希望同學們在不斷的學習中豐富自己的學識,培養(yǎng)自身的優(yōu)良品德,爭做一名德才兼?zhèn)涞娜耍?/p>
以上的兩個課例是在日常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在實際的課堂實踐中還可以聯(lián)系時政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教育。
課例3:在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七章第一節(jié)《力》這節(jié)課中,以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的視頻引入新課。賽場上的排球在一次次擊打中不斷的改變著運動的方向和快慢,女排姑娘們每一次觸球都拼盡全力!在分析力的作用效果這個問題時,結合排球比賽的視頻讓學生們討論:力在比賽的過程中都產(chǎn)生了哪些作用的效果?學生的討論很積極,總結的也很全面。本節(jié)課的課后中我布置了這么一道題目:仔細觀察和分析你喜歡或熟悉的一項體育運動,看看力在這項運動中都產(chǎn)生了怎樣的作用效果?形成報告和同學們交流。本節(jié)課結束時,我播放了女排姑娘們高高站在領獎臺上,聆聽國歌奏響,目視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畫面。沒想到的是,全體同學都自發(fā)的站立起來了。我覺得,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愛國主義熱情高漲!
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科學探究式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物理思想的養(yǎng)成起著尤其重要的作用。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學習的個性、溝通和思維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在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fā)揚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鼓勵學生辨認自己的價值觀念,揭示并解決自己的價值沖突,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與別人交流,并根據(jù)自己的價值選擇來行事。教師通過誘導,反對呆板的說教和僵硬的灌輸式教育;用小組討論模式,啟發(fā)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或辯論,作出判斷,尋找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答案。如:用天平測量液體質量時,就要引導他們是“先測出空容器的質量,再測出被測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還是“先測總質量,再測空容器質量”。哪個比較準呢?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討論中考慮他人的觀點和意識,協(xié)調與他人的分歧。允許學生犯錯誤,并改正錯誤。面向全體學生,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創(chuàng)造條件,給后進生以更多的成功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增強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正確并合理使用獎勵和懲罰,在教師期望的良好行為出現(xiàn)后,就要立即給予獎勵,不要耽擱太長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會充分得到實現(xiàn)。
德育教育需要滲透、影響,它應該是一種朝朝暮暮集腋成裘的過程,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一次次情緒感受心靈顫動的過程。讓我們從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讓物理的課堂教學得到再次的升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