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小學英語IIO課堂教學模式,是按照學生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通過“輸入(input)——內(nèi)化(Internalization)——輸出(Output)”,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應著力提供與教材既有一定聯(lián)系,但又高于教材本身的文本,通過聽、說、讀、看、寫等多種途徑和方法,達到讓學生積累詞匯,掌握句型,并獲得語感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 IIO課堂教學模式 閱讀教學
“接觸英語的重要途徑就是通過閱讀,所以我們在小學階段,即便是低段我們也要安排一些小故事,讓學生來閱讀、來表演,這樣能夠通過學習故事、表演故事、能夠有更多語言輸入?!保ǔ虝蕴?新課程國家級遠程培訓資料)。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閱讀課已經(jīng)成了IIO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一個基本課型。下面就是筆者在IIO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常用的模式和方法:
一、讀前準備,以“拼”助讀
1.激趣引入。在學習閱讀材料之前,教師要做好準備工作。包括文章的背景介紹、話題的引入、喚起學習興趣、介紹學習任務等。例如學生學習繪本大師Eric Carle的作品《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教師可以介紹作者Eric Carle的一系列作品,讓學生分析作者的作品特點。這些活動不但讓學生收獲了一系列的課外知識,更重要的是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封面解讀。每一個故事都有主題,而封面最能表達故事主旨。通常在閱讀繪本之前,筆者會引導學生根據(jù)繪本的名稱和圖片對繪本的內(nèi)容進行猜測。通過一系列的問答,不僅僅激發(fā)了學生想要學習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對繪本封面展開的想象,也間接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推斷能力。例如學習《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時,通過觀察封面的兩個色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小藍和小黃是怎樣的關系?他們?nèi)诤显谝黄饡鯓??這樣的變化會有什么影響?通過一問一答,學生大致了解了繪本的內(nèi)容,不但讓學生學會了更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想象能力。
3.解碼生詞。對于繪本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可以引導學生用以舊帶新和自然拼讀法相結合的方法來學習。例如:學習到sight這個詞,首先會引導學生學習igh的發(fā)音,然后根據(jù)night,right讓學生讀出sight的讀音。然后再根據(jù)上下文,讓學生猜測sight的意思。通過解碼生詞,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學習更多的詞匯,擴大詞匯量。
二、讀中感知,操練內(nèi)化
1.帶著問題去讀。在讀文本之前,教師可以針對文本進行提問。問題設計逐層遞進:(1)就文本本身進行提問。如:你看到了什么?(2)對學生閱讀完文本之后的感受提問。如:你喜歡這個故事嗎?(3)對文本進行自主性思考。如:你認為這樣做合理嗎。通過回答一些自主性思考的問題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2.帶著任務去讀。在略讀文本之后,可以讓學生分段細讀,完成任務,讓學生在任務中發(fā)展能力。老師可以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設置一些練習。如判斷真?zhèn)?、搭配連線、畫圖標圖、排序、挖空填詞等等。學生在略讀文本之后,對故事內(nèi)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在進行圖片排序的過程中,學生會進一步了解故事并關注一些細節(jié)。
3.帶著策略去讀。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缺乏一定的閱讀技巧。教師應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地閱讀文本,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如:略讀、精讀、尋讀等等。教師也可以通過布置不同層次的任務,讓學生從略讀逐漸過渡到精讀再到尋讀,在提取信息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和能力,為以后的自主閱讀做好鋪墊。
三、讀后拓展,學有所用
1.文本改寫、擴寫或縮寫。完成文本閱讀之后,學生能根據(jù)文本的內(nèi)容對文本進行改寫。例如筆者和學生學習完《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之后,學生們改編了他們自己喜歡的故事。對于高年段的學生,學生可以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擴寫或縮寫。通過擴寫和縮寫,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角色扮演。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讓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進行角色扮演是讓他們在真實情境下的交際體驗。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真實的場景,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可謂一舉多得。
3.復述文本或挖空補充文本。對于高年段的學生,為了能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能力,對文本進行復述或填出有效信息是個不錯的方法。學生通過對一些關鍵詞的使用,能更好地理解關鍵詞的意義和用法。對于復述文本,可以嘗試讓學生先進行口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再根據(jù)關鍵詞寫出文本的大概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結束語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閱讀教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課堂教學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更注重層次性、在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要上更注重有效性、在教學方式上要更注重多樣性、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凌順詩.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11).
[2]王薔,陳則航.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2016.
[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