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兵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不僅有助于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還有助于學生在相互討論中深化對問題的認識。本文基于高中語文課堂實踐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經(jīng)驗,從理論層面探討如何在實踐中有效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以期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 合作學習模式 理論基礎(chǔ) 實踐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人為本,強調(diào)了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引入合作學習模式,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有益探索。筆者通過分析具體的案例,闡述了如何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以期為廣大一線高中語文教師提供借鑒。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理論基礎(chǔ)
在20世紀90年代,合作學習模式已經(jīng)在西方教育界受到了廣泛的推崇與運用。根據(jù)1993年美國教育調(diào)研數(shù)據(jù)顯示,當時有79%的初中學校和62%的高中學校已經(jīng)運用了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能夠被廣大中學教育者接受和認可,在于其有三個優(yōu)勢:
第一,合作學習模式適應高中生階段性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高中生正處于思想與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對于問題有了自己的獨特思考,思維的邏輯性與科學性也正在逐漸完善。同時,高中生還渴望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有著交流與合作的欲望。
第二,合作學習模式實踐了高中語文教學目標。《普通高中語文課程目標(實驗)》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五項語文基本素養(yǎng),著重突出了思考與閱讀。如蘇教版的語文教材中增加了課外名著閱讀章節(jié),還有配套的閱讀體驗活動,旨在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導學生合作討論,自由地表達閱讀體驗與觀點。
第三,合作學習模式樹立了終身學習教育新理念。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遇到問題時積極與人開展合作探究有著重要作用。在獨立思考與互相幫助的結(jié)合之下,學生不僅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還逐步樹立了終身學習的學習新理念。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合作學習的形式不是固定的,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的,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新理念與新方法。在基于國外成熟的合作學習組織策略基礎(chǔ)上,筆者經(jīng)過本地化的改造,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兩種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即“思考—組隊—共享”和“K—W—L”。下面,筆者結(jié)合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中《林黛玉進賈府》一文,闡述了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運用。
1.“思考—組隊—共享”的合作學習模式
“思考—組隊—共享”的合作學習模式是迄今為止運用最廣泛、收效最大的方法,它基于一定的教學目標或者問題導向,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與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形成獨特看法,并且組建一定的小團隊,發(fā)揮團隊合作交流的作用。學生在團隊里發(fā)生思維碰撞,最終在團隊間的相互交流中完善自身的觀點。
以《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探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為例,筆者通過運用“思考—組隊—共享”的合作學習模式,解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首先,筆者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以4人為一組最佳。在分組過程中,筆者充分考慮了組內(nèi)成員的男女比例、語文水平高低和學生的性格等因素,盡量做到學生能優(yōu)勢互補,保證合作討論的效率。
其次,筆者采用問題導向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如筆者提出“曹雪芹通過不同的人物視角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林妹妹”和“寶玉與黛玉初次見面的情節(jié),你能從哪些細節(jié)中感受到兩人的‘似曾相識”以及“黛玉眼中的寶玉是怎樣的形象”等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與獨立思考。
再次,在學生思考的基礎(chǔ)上,筆者通過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部互相交換想法,讓學生的思維碰撞出火花。同時對于討論中出現(xiàn)的不同意見或者是爭辯,筆者會及時進行正確地引導,以幫助學生妥善解決問題。在各組綜合闡述討論結(jié)果時,筆者會整合全班學生的意見,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與解決。
最后,筆者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參考答案,總結(jié)與點評學生的觀點,同時向?qū)W生講解他們思維的“死角”,最終促使學生全面和正確地認知問題。
2.“K—W—L”的合作學習模式
“K—W—L”是“Know(已知的)—Want to learn(想學的)—Learned(學到的)”的縮寫,這種合作學習模式是由教育學者奧格非創(chuàng)造的,它以簡單明了的特征受到廣大教師的喜愛,其核心思想是學生首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對于這部分知識,教師沒有必要再次浪費精力去講解),然后通過有效地思考,知道自己對哪些知識點存在的疑慮,或者是還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從而給教師課堂講解提供一定的指向,最后通過個人思考、合作學習和教師精講來掌握新知識。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K—W—L”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形成一種思維模式,即了解已知、明確未知,繼而通過各種方式探索未知,讓學生在反思、總結(jié)與探索中形成良好的思維與學習習慣。
以《林黛玉進賈府》一文為例,在探究“林黛玉形象”的過程中,筆者首先設計了一個“K—W—L”表格,其中“K”表示我分析的林黛玉形象,“W”表示我存在的疑惑或者我想知道的,“L”表示通過學習我得知的。在課堂上,筆者把“K—W—L”表格分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在閱讀與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完成表格。其次,表格完成之后,筆者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自由討論,在組內(nèi)傳閱每個人的表格,組員們積極地討論自己未知和想知的問題,并將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填在“W”一欄中。最后,對于組內(nèi)尚未解決的問題和學生們同時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統(tǒng)一講解。
三、總結(jié)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改變以教師為主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真正突出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問題的精神,為學生今后更高層次地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朱萬香.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探析[J].教學研究,2013,(2).
[2]孫倩影.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5).
[3]符玉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30).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