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小學德育教育具有德育目標確立、授課內容引導、德育教學實施導向等重要作用。德育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以其內涵為基礎開展德育教學,針對不同年級開展實施不同的德育教育形式與內容,積極推進德育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育教育;小學教育
學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所、少年兒童是關鍵期、德育課程教學是主渠道。對少年兒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可以為學校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有效理論支撐,同時也能更好地塑造少年兒童復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小學階段是公民培養(yǎng)的初始階段,德育培養(yǎng)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核心價值觀引導德育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教育必須體現新時期、新形勢下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新方向,體現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根據新形勢下社會發(fā)展的情況,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實踐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中的對公民道德的要求更是德育教育的指引方向,德育教育為基礎教育之本。只有公民在初始成長階段接受正確的德育教育指引,其道德素養(yǎng)才能形成。一個人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個人的道德方面的發(fā)展,更是關系整個社會的道德發(fā)展水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屬于精神世界和中華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有利于為小學德育教師提供正確的導向與指引。
二、核心價值觀內涵對應德育教育的目標
目前許多中小學校的德育教育缺乏統(tǒng)一的、適合時代發(fā)展與國家發(fā)展的正確道德指引,很多地區(qū)和學校更是將當地的一些風土人情融入到了德育教學的框架之中,造成德育教育沒有導向,或者多元導向,難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新形式下對公民的道德素質的要求。在小學的德育教育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入,并使之成為德育教育的指引,便能克服上述小學德育教育之缺陷。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對應指引的是將熱愛祖國、集體主義教育、擁護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等作為小學德育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對應指引的是將培養(yǎng)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等作為小學德育目標;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對應指引的是個人文明習慣教育,個人規(guī)范的行為教育,優(yōu)良品質教育,對家庭、社會、國家熱愛的美德的教育等作為小學德育目標。
根據上述的核心價值觀內涵的指引與目標對應,全面涵蓋了小學德育教育當中的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民主與法治的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信仰教育等全體系內容,使德育教育具有較好的針對性與完整性。
三、以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德育教學實施
德育教育常存在以下問題:
(1)低年級的孩子理解能力不高,要求他們理解到什么程度?
(2)中年級的孩子理解能力提高了,判斷能力和是非觀念在進一步提高,這階段的德育教育又要達到什么目標?
(3)高年級的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建立,進行德育教育又該達到什么水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便可解決小學德育教學的層次性問題,個人——社會——國家三個層面,三者的關系是層層遞進的,很適合依據不同的教育階段進行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三個層次的內涵也非常符合教育的連續(xù)性與完整性,以個人層面是基礎,進而延伸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社會層面,在向上發(fā)展便是包含全體公民的國家層面。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認識能力的發(fā)展,配合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低年級中主要培養(yǎng)個人層面的道德基礎,例如對祖國的認識、誠實、誠信的教育,團結友善的教育等;在中年級中德育教育層面進一步向上開展,擴展為社會層面的教育培養(yǎng)一些法制意識與道德意識,公平公正的教育;在高年級中再向上發(fā)展為國家層面的教育,體會國家富強、文明、和諧對個人的重要性,熱愛我們的國家,輔之以生動的故事與案例,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知道歷史上中華民族曾遭受帝國主義的欺辱和進行的英勇反抗,這些高年級才能較好理解的內容。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將核心價值觀中的個人、社會與國家三個層面兼顧、統(tǒng)一;學校德育與家庭教育結合、共進;德育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共性教育與特例教育各有側重;正面說教與反面警示比例適當;大方向即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又兼顧德育的細小環(huán)節(jié)。在德育課程教育的同時,做到與特色德育課程相結合。多方位的開展實施,探索實施一系列德育實踐活動,將學生的德育社會實踐活動列入學生的考核,用以促進學生課堂上的學到的德育內容的內化。更好的引導、教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德育教育,要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能夠潤物無聲地潛移默化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起到規(guī)范引導作用。
可以充分利用國家和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些有利時機,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宣傳身邊優(yōu)秀老師和學生的先進事跡,積極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自覺的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同時開展以“講好中國故事”為主題組織多種多樣的繪畫和寫作創(chuàng)作活動,將中國好故事中對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提煉出來,讓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豐富、生動起來,真正做到德育教育的“入腦”、“入心”與“實踐”。
德育的最終目的是要進行內化,將所學用于實際生活中。核心價值觀即為道德發(fā)展的最高要求,也是德育培養(yǎng)的素質底線,標桿清晰,對其進行分年級的擴展、改進、完善使之符合各年齡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價值觀中的每一個詞都能與具體生活產生聯(lián)系,便于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與培養(yǎng)。
開展好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必須要有中國特色與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引,可以更好的使我們小學的德育教育跟得上我們時代的發(fā)展,滿足時代對公民素質的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特色感。
只有中國特色的主流價值觀引領德育教育,才能奠定好基本道德素質,使學生更有責任情感去貢獻社會和國家。推動價值觀教育進入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并時刻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好,開發(fā)好小學德育教學,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符合時代道德素質要求的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班建武. 基于學生經驗的學校價值教育有效性基礎及其實現途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例[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6, 221(5):54-59.
[2]劉根旺, 吳云志.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公民道德建設[J].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6, 15(3):104-108.
[3]劉明慧.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德育教育[J]. 黑河學刊, 2014(8):128-128.
[4]黃慶堂. 淺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 學周刊a版, 2014(34):90-90.
[5]徐蕓.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學校德育建設[J]. 兒童發(fā)展研究, 2016(1).
[6]劉玉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小學德育工作轉型[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6(5):12-13.
作者簡介:
陳金花(1967~),女,蒙古族,浙江天臺人,小學一級教師,小學教育大專學歷,研究方向:小學德育教育。endprint